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动因及其优化策略
2015-03-10何小钢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动因及其优化策略
何小钢博士
根据商务部2014年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三位。跨国并购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行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并购成为中国企业早期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根据清科投资的并购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为384.95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36%。跨国并购具有双重特征:既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又是一种并购行为。因此,跨国并购不但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同时又会影响中国的跨国公司在本土的经营绩效与国际竞争力。从宏观层面来看,海外并购还涉及中国对海外资源、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的获取能力,并最终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中,海外并购的行业分布以及国别特征会对海外并购获取资源、技术以及引导产业升级产生决定性影响。
进一步地,我们自然会追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选择以及地域选择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和趋势,海外并购偏向这些行业和地域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因此,研究和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概况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本土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不论从资源获取需要还是市场获取需要,这些企业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走出去、国际化。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企业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走出国门收购东道国企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获取资源、技术和开拓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以下我们以汤姆森并购数据库以及清科投资公布的并购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概况。
如图1所示,2006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数量稳步增长,并购总金额不断突破新高。2006年中国海外并购总金额为58.95亿美元,并购数仅为20例。2007年中国并购总金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6.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4.9%,并购数为35例,比上一年增长75%。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国资金紧缺,企业破产现象严重,给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会。从图1可以看到,经过2008年短暂调整后,2009年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突破150亿美元,达到160.99亿美元,站上新台阶。而且,2009年后海外并购总金额均未低于100亿美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之后,海外并购又突破200亿美元大关,高达280.99亿美元,并购数也首次突破100例大关,达到110例之多。总体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稳步增长,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
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近年来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潮。由于企业所处的特殊制度环境加上国家所有制等原因,企业跨境并购在呈现出共性规律的同时又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选取2012—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业与地域分布数据对此加以分析,旨在探索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构筑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路径。
(一)行业分布特征:按并购总金额划分与平均并购金额划分
2012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为1032.72亿美元。其中,并购总金额最大的为能源及矿产行业(如图2所示),并购总金额达到571.37亿美元,是排名第二行业(房地产)的5倍还多,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食品/饮料、金融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与中国早期并购主要集中在初级部门(行业)不同的是,近年来中国海外并购出现了多行业齐发展的良好局面。虽然能源及矿产行业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占比为55%),但制造业和服务业走出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机械制造、电信以及金融等行业成为近年海外并购的热点行业。如图3所示,中国制造业并购在2007年后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于2011年达到116起并购的高峰,制造业走出去并购整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从并购行业的平均并购金额来看,食品/饮料行业平均并购额最大,为14.40亿美元;能源及矿产行业次之,为9.68亿美元;随后分别是房地产业(6.38亿美元)和金融(3.41亿美元)等行业。除了这4个行业之外,平均并购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行业还有娱乐传媒、连锁及零售、互联网、农/林/牧/渔、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电信及增值业务、物流8个行业。这表明,金融、互联网以及机械制造等热点并购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群雄并起的局面。
(二)地域特征分布:按并购总金额划分
图1 2006—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规模与案例数
图2 2012—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行业分布特征
图3 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次数
从海外并购的地域分布来看,中国早期走出去主要分布在与本国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制度环境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又以亚洲为最。清科投资并购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遍布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其中亚洲投资占比高达71.4%,拉丁美洲为13%,欧洲为5.9%,大洋洲为4.4%,北美洲为2.7%,非洲为2.6%。然而,最新的统计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了新动向。如图5所示,从并购总金额来看,葡萄牙、加拿大、意大利、美国和瑞士等欧美国家占据前列,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重要归属地。其中,葡萄牙在2012年至2014年并购总金额达到17.62亿美元,加拿大也达到7.24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不再仅限于地理、文化上与其相似的亚洲邻国,逐步开始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欧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获取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这表明,早期以获取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为主导的走出去方式已经开始向获取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和品牌等战略性资源转变,而这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并购规模特征:按每起并购规模划分
图4 2012—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行业平均并购额
图5 2012—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地域分布特征(前20名)
每起并购发生的平均规模经常被视为评价海外并购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每个并购案例的金额以及数目将并购规模分布特征作图,如图6所示。2012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出现平均分布特征,在所发生的306起并购案例中,1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例为98起(占32%),2000万至1亿美元的并购案例为73起(占23.9%),2000万美元以下的并购案例为135起(占44.1%)。从中可以看出,与早期小规模走出去相比,并购的平均规模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大规模的并购(1亿美元以上)案例已经初具规模。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的驱动因素分析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中国近30年都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期间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动因显得错综复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行业、地域以及并购规模方面的独特性是企业所处的国内环境以及走出去开展海外并购时的国际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前文的特征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剖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的驱动因素。
(一)政府政策驱动
图6 2012—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规模分布特征
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类走出去战略与优惠政策是推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为了响应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号召,国有企业会根据国家走出去战略、政策率先走向海外,实现资源获取、开拓市场等战略性目标。鉴于中国海外并购中国有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中央政府的走出去战略和政策成为显著影响海外并购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在1999年首先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随后这一战略被写入“十五”计划,成为国策。200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100万美元以下的海外投资项目和总投资额2亿美元以下的项目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2006年,海外投资总额的额度限制被废除。另外,商务部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优惠政策,在审批、融资等方面给予便利,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并购投资。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层面的战略和政策,纷纷将鼓励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纳入工作规划,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给予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1∶1的配套融资支持。正是这些国家战略、部委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支持政策的叠加,推动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在2007年之后出现了井喷式的长期增长趋势。
(二)要素需求驱动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自身能源、资源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早期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能源、矿产等关键性自然资源以满足“世界工厂”高速增长的资源需求。对自然资源、高端技术的渴求迫使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就形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以能源及矿产为主的并购行业分布特征,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初级部门(行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海外并购的绝对主导行业。而且,由于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初级部门走出去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初级部门仍然会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行业之一。当然,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对先进技术、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品牌等战略性资源的获取需求将逐步取代对传统自然资源的需求,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首要动力。未来,初级部门之外将有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三)国内产能过剩驱动
如果说中国早期走出去战略是由高速增长导致的资源稀缺所致,那么近5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则成了近年来推动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重要诱因。自2010年以来,制造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实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共识,特别是钢铁、电解铝、有色金属冶炼等传统行业在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反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全行业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会尝试通过海外并购打开国外市场。这样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同时又可以较好地绕过东道国贸易壁垒。比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对德国和意大利公司的海外并购即属于这种类型。同时,产能过剩会激发国内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高新技术和设备、高端人才等资源,对现有设备和产品进行更新换代,通过产品升级换代来占领新的市场,从而实现对现有产能的转型升级,绕开产能过剩行业的恶性竞争。中国汽车、软件等行业的海外并购即是典型案例。
(四)国际性外部因素驱动
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欧元区以及美国经济疲软,为中国企业走向欧美国家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两次危机导致欧美一些企业出现财务困境被迫出售资产,危机导致股市下挫,欧美公司估值大幅下降,这都给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并购机会。同时,2008年后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增强,海外投资日益理性,企业投资的需求由获取自然资源转向获取技术、人才和品牌资源,导致海外并购逐步走出亚洲、冲向世界。欧盟和北美地区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技术研发资源,尤其是在绿色能源、机械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世界水准,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国。与欧盟和美国企业进行并购整合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技术研发资源,还可以乘机开发东道国市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因此,一些具有良好现金流的企业在2010年后纷纷涌向欧美市场“抄底”并购,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并购总额井喷式增长。
四、结论与优化海外并购的政策建议
海外并购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形式、行业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走出去战略。本文通过对海外并购的总体规模走势以及2012—2014年中国海外并购的最新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以及规模特征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以能源资源性行业为主、制造业与服务业多点推进的特征;同时海外并购地域已不再局限于临近的亚洲地区,逐步开始走向欧美以获取更多的高新技术、高端人才等战略性资源;海外并购规模日益增大,1亿美元以上并购占比近1/3。总体上,海外并购表现出质量、效率与速度并重发展的态势。同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存在着由国有企业主导、行业多样化不足以及并购绩效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着重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首先,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需要加强与欧美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通过签署系列合作协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良好的投资便利环境,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国企业的在“一带一路”布局、投资。其次,进一步完善海外并购的法律法规、放松对海外并购的限制性政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的法律是针对海外并购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管理加以规范、指导和控制,为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保驾护航。同时,放松对海外并购的规制,实现国企与民营企业在融资、审批以及税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再次,从操作层面来看,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分步骤走出去,比如先在海外上市,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度、丰富企业国家化经营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后实行海外并购。在海外并购中加强对企业投融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以及融资程序的复杂性。
(二)企业层面
首先,企业应该练好内功,在国内市场上先赢得一定的竞争力之后再考虑海外并购战略。从而避免企业盲目为了走出去而并购,增加并购失败的风险。其次,企业在并购对象选择上应该避免走过去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的并购老路,增加较高技术的高层次制造业、服务业并购力度。优化投资的行业结构、地域结构,从而更好地从并购东道国获取技术、人才和品牌等战略性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再次,积极培育、储备跨国经营人才。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熟悉国际金融、贸易、投融资、法律、财务与会计等专业知识的海外并购专门人才,为企业海外并购时在“谈判、风险评估与控制、投资规划”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参考,增强企业海外并购的信心,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与并购绩效。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463022)、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71333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4M560535)以及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4YJC790090)、2014年度江西社科规划项目(项目号:14YJ13)阶段性成果,特此致谢。]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责任编辑: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