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英语“悦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2015-03-10李艺敏

英语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悦读建构教学模式

李艺敏

建构英语“悦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李艺敏

【摘要】培养并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综合语用能力。本文以一线教师的教学视角,从走“心”教育和走“智”教育两个层面出发,介绍了作者在培养初中学生英语“悦读”教学模式中的经验及做法。

【关键词】建构;英语“悦读”;教学模式

所谓的“悦读”,即快乐地学习,同时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它含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学习前心情必须是喜悦的。学习者心甘情愿地进行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英语不仅感兴趣,而且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快乐自主地学习英语;二是学后感受必须是愉悦的。通过学习活动,学习者掌握了语言知识,提高了学习技能,获得了情感体验,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他们既学得开心,又学得有收获,有成就感。基于“悦读”理念,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点来建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并收获一定的情感教育。

一、走“心”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兴趣倾向与情绪状态有直接的联系。兴趣使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它们得到满足,会成为精神上的一种快乐。因此,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去积极地认识事物。兴趣的这个特点,使它对一个人的学习具有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是培养初中生英语快乐阅读的关键。那么,如何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里,培养学生的愉悦心情?

(一)会煽情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使用煽情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所谓动机,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所做出的努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英语在国际、国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时代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一旦对英语有积极的情感,就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心甘情愿地进行英语学习。

(二)持真情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对自己的关怀,时时刻刻感觉老师在关注自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我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根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手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有激情

以“情”激“情”。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不断学习新知识,认真研究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不断从有关教学书籍中汲取营养,提高备课质量。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有了这两方面的激情,自然就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让他们对学习保持持久的激情。

二、走“智”教育

学生在学习中“有法可依”,方能学而不累,学有所得。为此,在英语教学中,笔者除了走“情”育,还注重“智”育,也就是不同课型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在英语各种课型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借助简便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加喜欢读英语。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听说课”中的信息处理表格化

在听力过程中,会涉及如何快速地获取和整理听力信息内容。信息表格化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编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所以在“听说课”中,指导学生制作类似表格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2 SectionB 2a,2b,2c时,根据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如下表格(表1):

表1 

这样学生在处理听力材料并获取信息时就容易得多,同时,经过这样的思维导构表,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活动“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就能较流利地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eg:It’s polite to do sth.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do sth.等等。接着在Section B 3b的教学中,为顺利引导他们将口头的说过渡到笔头,笔者就这样设计:

One of your friends is going to Japan for a trip,He’d like you to tell him something about the table manners in Japan. You can write to him like this:

I am glad I can help you. 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table manners when you visit Japan.

First of all,you sh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ope these messages can help you. Wish you have a good trip!

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刚才“听”的材料获取,再通过表格内容和下面“说”的框架,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阅读课(table manners in France)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读写课”中的思维导构和框架搭建

在英语教学中,读写课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会学得被动且无味,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1.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读前活动,激发兴趣,化解难点

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预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再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笔者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设计如下导构图(图1):

图1 

其中各个主线的具体分支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内容删减或增加。思维导图在英语前置性作业中的使用,不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独立完成知识的前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学习,梳理知识,把握重点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利于梳理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通过此脉络图(图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方式,梳理本课要点句型并识记,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eg:

图2 

厦门是闻名全国的文明城市,作为一名厦门人你肯定为此很骄傲,现某杂志社正开展以“我的家乡——厦门”为主题的英语征文活动。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提示,用英语写一篇80个词左右的短文应征。

表2 :Topic of English Composition

表3 :Outline of English Composition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框架的搭建,整合知识,发散提高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找好词好句,形成学生写作细节部分的语言支持。并通过上表掌握地点介绍文章的脉络。这时,教师再给出作文要求和框架,学生就能轻车熟路地将所学知识整合一体,从而形成能力。如本课教学时,笔者给出如下要求和框架(表2、表3):

经过这样的处理,写作难度大大降低,学生练习时有话可说,能够饱尝学习的成就感,自然就喜欢学习。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教师用心、用情,讲究方式方法,定能帮助学生形成“悦读”英语的习惯,让学生快乐学习并收获一定的情感教育。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忠义,王哲. 2003.英语议论文图式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6).

南庆珍.201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英语学习[J].中学生英语(高中),(10).

作者信息:361101,福建厦门,福建省厦门市巷西中学

771583023@qq.com

猜你喜欢

悦读建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