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
2015-03-10黄宇
黄 宇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1 相关概念表述
1.1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我国关于休闲农业的词源与概念最早源自台湾地区,其中“词源”源于1989年《台湾休闲农业研讨会》;“概念”最早在《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即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与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1](2006)。冯建国认为,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农业与农村为载体,集休闲、观光、科普、示范、旅游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传统农业内涵的充实与外延的扩展[2](2012)。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我国现已形成了不同角度、表述不一的各种概念。但总体来看,休闲农业有两大属性:农业与旅游业,是经营者依托农业产品与服务,吸引旅游者参与吃、住、观赏、购买、体验等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参与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生产科技的活动,以获取农业相关的科技与文化知识。
1.2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L.R.Brown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Agenda 21st)》,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开始在全球进行推广。王瑞红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并得到整体发展,坚持公平、和谐、可持续及高效等基本原则,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内容。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比较短缺,城郊与乡村地区的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风俗文化比较脆弱,往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休闲农业在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中心,不断强化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休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
1.3 西安休闲农业概况
西安地处渭河平原,气候温和,年降雨量600~800mm,光热条件好,地势平坦,给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空间保障用地,并且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与区位优势[4]。同时从农业发展来看,西安是重要的粮食、水果、蔬菜的产区。西安休闲农业发展开始于21世纪初,开始时以单一的农家乐为主,近些年伴随着西安旅游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其生产区域主要有猕猴桃基地、蔬菜、石權、葡萄、樱桃、厚皮甜瓜生产基地与番茄制种、奶牛育种基地等,同时还建设多功能特色农业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休闲农业的类型也出现多元化趋势,有农业生态园、农业旅游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体验园等[5]。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图1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休闲农业的特点,可将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分为2个层次:要素层与指标层。要素层B,包括:B1经济基础可持续性、B2产业基础持续性、B3社会基础持续性、B4资源基础持续性、B5产业与社会持续性、B6产业与生态持续性、B7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性、B8经营与管理能力持续性;指标层C,包括:C1人均GDP、C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3居民农业旅游支出占总支出比重、C4第一产业比重、C5旅游产业比重、C6旅游收入、C7大规模企业数量、C8当地居民支持程度、C9村民文化水平高低程度、C10人均土地数量、C11水资源容量、C12劳动力数量、C13生活用水清洁程度、C14生活垃圾处理程度、C15农产品质量高低、C16接待游客数量、C17提供就业岗位数量、C18旅游带动村民增加收入、C19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程度、C20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程度、C21交通可进入性程度、C22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C23网络通讯水平、C24相关企业基础设施水平、C25管理机构管理水平、C26管理制度健全程度、C27相关企业品牌知名度、C28旅游者满意程度。
2.2 数据来源
C1~C28各项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途径有两个,即2006~2013年《西安市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信息网站,其中存在一些数据不足的情况,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以其前一年与后一年的平均值代替。
2.3 评定系数的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在评定系数确定的过程中,使用到了无量纲化处理。为了便于比较同一层次各指标不同的重要程度,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得到各个衡量指标的评定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Yit为第i个指标在第t年时的评定系数,Cio与Cit为第i个指标在第0年时与第t年的统计数值。对于任意一个指标,若评定系数的数值增加,则理解为对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通过 (1)式可计算出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项指标的评定系数,如表1所示。
2.4 确定权重
由于同一个层级的各指标对上一级指标影响的重要程度不同,则根据不同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比较,并用采用1~9的标度法,构建两两进行比较的判断矩阵来确定权重,具体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文得出的指标权重与评定系数,在此基础上,依据Zt=∑Wi×Yit公式,来对西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Zt:代表第t年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定系数;Wi: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Yit:第i个指标在所对应的第t年时的评定系数数值。
对于任何一个年份来说,若计算结果为Zt+1≥Zt,则说明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可持续性的,若相反,则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能力如下:
(1)影响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通过图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影响到西安休闲农业可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地居民支持程度、人均土地数量、接待游客数量、旅游带动村民增加收入的程度、交通可进入性程度、旅游者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另外村民文化程度、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率也对当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2)休闲农业开展地区居民旅游收入提高。从2007年以来,伴随着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休闲农业经济基础发展良好,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对农业经济进行投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收入增加速度较快、旅游产业比重也明显增加,休闲农业旅游开展地区当地居民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
(3)西安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休闲农业交通进入可持续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也体现为稳步增长,网络通讯水平可持续性良好。同时与休闲农业旅游相关的企业设施水平可持续性良好,大规模企业数量增加,知名度提高。
(4)从评价结果来看,西安休闲农业开展地区水资源容量基本变化不大,劳动力数量增长也较为缓慢,生活垃圾、生活用水处理与清洁程度还存在不足,这些生态基础与资源基础条件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中未得到合理的解决。再加之环境污染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及可持续发展程度,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5)由于文化水平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总体来看当地居民文化水平提高程度可持续性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程度与经验管理水平可持续性增长缓慢,休闲农业旅游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再加上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低,所以对休闲农业旅游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者主
要凭自身经验对休闲农业建设与经营管理做出决策。而从事休闲农业服务的人员大部分未有正规学习与培训的经历,导致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与服务水平同标准化间有较大差距。
表1 2006~2013年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项指标的评定系数
表2 2007~2013年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4 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西安多数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是当地居民个体经营发展起来的,不管是从农业资源还是经营方式上来看,都是千篇一律的相同形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该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起到引导作用,积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资金、专业人才、宣传及农业科技提高等方面[6]。同时对于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休闲农业基础接待设施与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越的体验环境。
4.2 合理开发休闲农业资源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优势,西安有着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要将其同休闲旅游相结合,转化为产业资源,则应该对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首先要认识到西安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对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合理地分类整理,要有目的地、有规划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7]。在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开发过程中,要对西安农业发展水平,休闲农业消费者需求特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潜力与生态、经济、资源、社会等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估,才能做到合理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8]。
4.3 注重地区农业文化特征表现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除了具有地区优势的自然农业资源,如蓝田板栗、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长安草莓、高陵苹果之外,各地区的农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农耕文化特征也要结合起来,比如各个地方不同的乡土文化、饮食习俗、建筑风格、劳作方式等都是具体有明显人文特征的优势资源。做到既兼顾生态、经济效益,也要重视个性化的规划。要发展休闲农业,就要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农业民俗与乡村文化上下功夫,才能发挥农业资源整体特点,取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更好地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4.4 建立农业科技体系
休闲农业依赖的是农业资源,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必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行科学培植、科学管理。作为西安来说,要突破其农业资源天生的禀赋、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与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科技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各级社会团体资源参与,实现多元化、多方位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才能使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提升实力,保障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9]。
4.5 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
休闲农业的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依托,在保证种植与养殖业特色的基础上,应注重农产品、工艺品的再加工,并加快农产品交流、餐饮、住宿接待服务的快速发展[10]。其中以农产品与工艺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提高休闲农业可持续能力、增加农业附加值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所以要扩大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完善农产品的加工体系,创新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并且建立与健全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有机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与品牌注册,完善产业链条,才能保障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1] 毛帅,聂锐.浅谈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环境容量的冲突及解决思路.生态经济,2006,(2):197~200
[2] 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23~30
[3] 王瑞红.西安市长安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10月
[4] 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方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求索,2010,(6):21~23
[6] 王晋臣.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1(5):88~94
[7] 齐晓辉.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1,(4):45~49
[8] 马瑞涛,马彪.青海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农业经济,2009,(1):75~76
[9]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7
[10] 张莉侠,马莹,谈平.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