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子菜中香叶木苷对急性血瘀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5-03-10董坤寇韩旭宁馨孙超马英丽

中医药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香叶内皮血瘀

董坤,寇韩旭,宁馨,孙超,马英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蓬子菜(Galium verum L.)为茜草科(Rubiaceae)拉拉藤属(Galium)药用植物。实验证明,蓬子菜中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蒽醌及环烯醚萜类,其中黄酮类成分是其治疗周围血管病(静脉、动脉及淋巴系统疾病)的有效部位,主要包括香叶木苷(Diosmin)、木犀草苷(Luteoloside)、芸香苷(Rutin)等。据研究表明,蓬子菜治疗静脉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香叶木苷(Diosmin,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芸香苷),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抗炎的作用[1]。本实验以香叶木苷药理作用和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病理表现为基础,通过测定凝血四项指标,证明香叶木苷具有抗凝血和改善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同时,通过测定血液中相关细胞黏附因子的含量,证明香叶木苷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为蓬子菜治疗血瘀证的临床使用提供药效学依据。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200~300g,购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2009-0002)。

1.2 药品与试剂

香叶木苷(C28H32O15),质量分数≥90%(HPLC);阿司匹林泡腾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2026199);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号H12020526);水合氯醛(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30325);大鼠sICAM-1 ELISA试剂盒(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批号1406053);大鼠sVCAM-1 ELISA试剂盒(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批号140609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Siemens Lot54557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试剂盒(Siemens Lot538084);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Siemens Lot504472);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Siemens Lot546743)。

1.3 仪器

全自动血液凝固仪(CA-7000,SYSMEX);离心机(KDC-160HR,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连续光谱扫描式酶标仪(SpectraMax Plus384,Molecular Devices)。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Wistar大鼠,雄性,平均体质量250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大鼠给药剂量参考陈奇主编《药理试验方法学》,按人的临床给药剂量进行换算。实验分组如下:空白组与模型组:均灌胃与给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香叶木苷低剂量组:45mg/(kg·d);香叶木苷中剂量组:90mg/(kg·d);香叶木苷高剂量组:180mg/(kg·d);阿司匹林组:25mg/(kg·d)。各组均采用灌胃给药,按剂量连续给药14天。

2.2 造模方法

各组大鼠连续灌胃14天,于第13天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每只大鼠每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共2次,间隔4h。于第一次注射后2h时,将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别的大鼠均置于0~2℃冰水中浸泡5min,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后,禁食不禁水。在禁食第12h后,于手术前30min时最后一次灌胃给药。

2.3 取材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剂为10%水合氯醛。将大鼠仰卧位固定,沿腹中线剑突以下切开皮肤3cm,进行下腔静脉采血,并于4h内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将部分血液分别取血清、血浆分装,贮存于-80℃冰箱,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细胞黏附因子的含量。

2.4 检测方法

2.4.1 凝血功能检测

将处理后的样本及各种所需试剂放入血液凝固仪,检测凝血四项。即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

2.4.2 细胞黏附因子sICAM-1、sVCAM-1检测

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sI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V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含量,所有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香叶木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T、APTT、TT时间缩短,FIB值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在造模过程中,血瘀大鼠的凝血功能明显发生异常。PT: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的PT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其中低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则无统计学意义。APTT: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APTT时间均延长,其中低、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TT: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均能延长TT时间,其中低、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FIB: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FIB值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蓬子菜中香叶木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PT时间的延长,表明香叶木苷能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对APTT时间的延长,表明香叶木苷有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对FIB值的降低,表明香叶木苷能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促进纤溶活性;对TT时间的延长,表明香叶木苷能延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减慢纤维蛋白形成速度,抑制血液凝固。

表1 香叶木苷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表1 香叶木苷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剂量(mg/kg) PT(s) APTT(s) FIB(g/L) TT(s)空白组 - 10.82±0.21** 23.82±0.59** 2.96±0.02** 46.66±1.44**模型组 - 9.62±0.35△△ 17.34±1.66△△ 4.79±0.07△△ 41.35±0.13△△低剂量组 45 11.23±0.71** 20.23±0.33* 3.78±0.09** 45.40±0.52**中剂量组 90 11.75±1.35* 22.45±1.80** 3.84±0.42** 47.50±1.65**高剂量组 180 9.89±0.27 19.31±0.83* 3.62±0.22** 42.00±1.55阿司匹林组 25 12.18±0.35** 19.26±1.79 4.11±0.16**42.16±1.25

3.2 香叶木苷对细胞黏附因子sICAM-1、sVCAM-1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所释放的sICAM-1和sVCAM-1含量增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急性血瘀造模过程中,血管内皮受损,血液中黏附因子表达上调,导致内皮细胞黏附白细胞能力增强,引起炎症发生,促进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瘀发生。

sICAM-1: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sICAM-1的含量,其低剂量组较之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

sVCAM-1: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苷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sVCAM-1的含量,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蓬子菜中香叶木苷能改善白细胞的流变性,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改善血瘀症状。

表2 香叶木苷对大鼠sICAM-1和sVCAM-1的影响()

表2 香叶木苷对大鼠sICAM-1和sVCAM-1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剂量(mg/kg)sICAM-1(ng/ml)sVCAM-1(ng/ml)空白组 - 13.07±3.60* 49.00±34.41*模型组 - 17.34±4.41△ 90.37±39.32△低剂量组 45 10.23±6.28* 32.84±25.29**中剂量组 90 9.39±5.89** 35.72±30.31**高剂量组 180 10.25±5.24** 27.07±11.48**阿司匹林组 25 11.16±6.84* 26.14±6.96**

4 讨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血瘀造模方法,可导致健康动物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从而造成血管内皮受损,而内皮细胞的损伤正是血管病变的始因之一。相对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进一步促发血瘀证。

血瘀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同程度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继而释放黏附因子ICAM-1、VCAM-1等,介导血管内皮与白细胞黏附得更加紧密和稳定,并逐渐改变内皮细胞骨架形态,引发并扩大血管局部炎症[2]。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导致黏附分子ICAM-1、VCAM-1等从内皮表面脱落,以可溶形式sICAM-1、sVCAM-1等存在于血液中,可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早期标志物。

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内膜下蛋白基层,激活血小板,而在活化的血小板膜上则暴露出FIB的结合位点,黏附血浆中游离的纤维蛋白原,以它为连接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3],促进凝血酶生成,加快凝血速度,并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

实验结果显示,香叶木苷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损伤参与了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血瘀证产生的重要基础。内皮细胞受损后,刺激血小板释放凝血酶,导致大量的ICAM-1、VCAM-1释放,促使内皮细胞黏附白细胞的能力增强,故血液中sICAM-1和sVCAM-1的含量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4]。香叶木苷能减少急性血瘀大鼠血管内皮中的ICAM-1、VCAM-1的释放,进而下调血液中sICAM-1和sVCAM-1的表达。

实验结果表明,香叶木苷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凝血功能。凝血四项已被广泛用于检查凝血机制异常。PT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含量,香叶木苷能延长PT、APTT时间,通过抑制外源及内源凝血途径,抑制血瘀发展和血栓形成。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时间,香叶木苷能延长TT时间,增强纤溶活力,降低凝血因子活性。FIB即凝血因子I,是一种主要的凝血蛋白质,香叶木苷能降低FIB含量,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瘀的进一步发展。

[1]苏秀丽.香叶木苷调控血栓靶蛋白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郭杨志.益气化痰活血法对AS黏附分子的影响及其与血脂异常证候的相关性[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陈可冀,薛梅,殷惠军.血小板活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瘀证的关系[J].首都军医大学学报,2008,29(3):267-269.

[4]柴欣楼,张永生,等.葛根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VCAM-1、MCP-1、IL-6及NO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8):546-549.

猜你喜欢

香叶内皮血瘀
鱼香叶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血瘀体质知多少
功到自然成
香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