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2015-03-10

老区建设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史黄炎培职业

沈 进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沈 进

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起源于晚清时期,在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莫过于黄炎培,可谓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第一人,其职业教育思想对当时及后世职业教育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此综述在占有大量他人研究成果之上,运用资料分析法进行时空整合,在综合他人观点之外,提出相应之不足,以期对今后此类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黄炎培、职业教育、综述

目前,学者对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黄炎培时期至改革开放前,此阶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在对黄本人生平研究、教育活动概述、职业教育思想的简要介绍,研究成果主要零散在教育史及职业教育史专著里面,例如,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正书局出版的《职业教育研究》、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等。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这段时间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人们对其研究更加深入具体,研究内容在前有基础上显得更加丰富细致,研究成果好比雨后之春笋,可谓硕果累累。其代表性成果有《黄炎培年谱》、《中国职业教育史》、《黄炎培教育文选》等,此为专著;以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及启示》等,此为学术论文。第三个阶段为现今的10几年,这段时期对其研究除了更加全面细致之外,还呈现出研究成果与现实接轨的特点,更加注重了其研究的现实价值与启示,主要代表性成果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等学术论文。

一、现有研究的综述

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虽历时之长,研究之广,但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对黄炎培生平的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

(一)对黄炎培生平的研究

这类研究把黄炎培定位为近代民主政治家、教育家及诗人。重点突出黄以民主人士参与抗日爱国运动,以教育家身份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如尚丁先生于1986年所著的《黄炎培》,许纪霖、倪华强的《黄炎培——方圆人生》,中华书局出版的《黄炎培日记摘录》,许汉三整理的《黄炎培年谱》等。相关的硕士论文有《黄炎培——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形象”》、《黄炎培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于发展研究》、《黄炎培教育思想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等。以吴雄江硕士论文《黄炎培——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形象”》为例,该文从中国近现代史大背景出发,以黄炎培个人活动为主线,主要论述了黄对中国文化问题的思考、黄在教育启蒙与整治改造之间的选择、黄对新视野的道德信念这三个主要问题。在教育上吴雄江认为,黄炎培主要是一位经验型的教育家,变局之中所做出种种选择也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这些选择判断的过渡时代特点同样浓重,但由于人生经历的原因,又独具特色;在政治上,吴雄江认为黄炎培是一位民主政治家,但由于在政治改造的努力屡屡失败后,黄与同时代许多知识界人士一样,逐渐脱离了政治,继而转向了教育启蒙和民间事业①。

此外,还有针对黄炎培本人、教育活动的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主线展开,即伴随着相关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议召开,随后出版了一系列的文集、专著及研究文集等。1983年12月28日中华职教社在北京召开复社以来的第一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座谈会,会议就黄炎培教育活动、教育思想等进行讨论。②1987年5月6日至8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会后编辑出版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专刊》。③1992年5月6日至8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京举行了第二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活动,会议收到论文近30篇。④此后,诸如此类的会议活动在国内陆续召开。此类研究是针对黄炎培的现今学术活动,是研究黄炎培生平及职业教育思想的客观载体,在对黄炎培生平研究做出综述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关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的研究,是关于黄炎培研究中最为丰富、最为广泛的部分。例如《黄炎培教育文选》、《黄炎培职业思想研究》、《黄炎培教育论著选》、《黄炎培研究文集》等专著都对黄炎培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随着学者对黄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越加广泛,在对黄炎培这一块研究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目的;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三是职业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四是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五是对“农村教育论”的研究;六是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探讨和研究。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黄仁贤教授对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倡导到创办,至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指导,并且第一次把职业指导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在其数十年间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和教学教育实践中,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⑤武汉大学张建华教授从黄炎培的职业道德观着手,认为包括“敬业乐群”、“劳工圣神”、“完善人格和爱国主义”等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思想对我们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叶凤刚教授认为,在21世纪2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黄炎培是最早注意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经历了由“分区立系”到“划区施教”、综合改进,再到“先富后教”、“富教合一”三个阶段的演变。⑥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庄缇缇的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过程、具体内容、思想特点、及其启示做出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就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而言,除以上六点外,还提出了黄炎培的人性化教育制度这一内容。⑦

(三)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注重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把其职业教育思想与蔡元培、张謇、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上。例如,王彪认为蔡元培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发展的关系,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而他的学生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这也教育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⑧他们在职业教育思想上有着密切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实践上,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淑丽对黄炎培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两人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具体从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三个方面来计较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异同。在杜威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张晓明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斌也对黄炎培与张謇、陶行知等教育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者提出了各具个性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⑨此外,姜建、马万明对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该文章主要从两者职业教育思想起源、职业教育实践形式、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原则进行比较,认为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先于黄炎培,并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在职教实践形式方面,两者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但张謇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而黄炎培更加偏重职业指导;在职教内容方面,该文在张謇“事业之所至,教育之所至”的教育理念与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理念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在职业教育原则方面,作者认为两者都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但从具体实践上看,黄炎培职教对象更为广泛。⑩

(四)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台阶,并在继续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于是学者在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研究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此类研究也愈加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个性化教育的启示;二是“手脑并用”的启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四是开放性办学的启示;五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六是借鉴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启示,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等等。相关期刊论文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借鉴作用及启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启示》等。以刘云《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与启示》为例,该文具体通过分析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最后得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并概括为三点内容:职业教育造就的不是“改良的艺徒”,而是“良善的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社会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此外,相关的硕士论文有《黄炎培职业道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等。以华东师范大学许瑞泉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为例,该文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主线,从思想内涵与现代价值两大层面进行梳理与分析,重点从思想精髓的当代实践、“大职业教育主义”、“农村改进理论”三个维度进行阐释。在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现代价值探讨方面,许瑞泉认为,应借鉴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事业;并且认为职业教育应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平民思想,要覆盖广大民众,要适应一般劳动人民的需求,解决他们的事业和生计问题;此外,还有职业教育应贯穿职业生涯、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要重点突破,首先应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办学应遵循实践原则。这些都为该硕士论文总结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应用。

注释:

吴熊江《黄炎培——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2009(14),PP 1-5。

- 黄立志《改革开放以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学术会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P18。

黄仁贤.《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简论》[J].发展研究,1994(7),PP1-5.

张建华.《浅谈黄炎培职业道德观》[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PP1-3.

庄缇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PP14-20

王彪.《试论蔡元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1)PP1-4

马斌.《张謇、黄炎培、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职业时空,2007(23)PP

姜建、马万民.《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实践之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PP140-142.

许瑞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7,PP9-12.

[1]李桂林.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吴玉倚.中国职业教育史[M].吉林:吉林出版社,1991.

[3]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南京:三民书局,1974.

[5]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9]高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0]刘祥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11]吴华彪.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2]吴熊江.黄炎培——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2009,(14).

[13]唐蓓.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J].教育与经济,1997,(1).

[14]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J].教育研究,1998,(5).

[15]王成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评述[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6]吴学敏.黄炎培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及重要贡献[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

[17]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2,(5).

[18]赵长林.试论黄炎培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9]刘莉.试论黄炎培实用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教育史的地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0]吴玉伦.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J],洛阳大学学报,2003,(9).

[21]陈国平.由改良到革新:从实用主义到大职业教育主义——1913-1926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简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5).

[22]吴浙,徐健剑.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责任编辑:邵猷芬]

沈进(1989—),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职业教育史。(江西南昌330013)

猜你喜欢

教育史黄炎培职业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再读黄炎培周期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职业写作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三个动向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