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探究
2015-03-09张代芬
作者简介:张代芬(1976-)女、汉、自贡、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单位:四川电影学院。
摘要: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需要,是贯穿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中国近代史纲要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内容,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生动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爱国主义;教育教学
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爱国主义的教学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着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1)影响国家前途和名族命运的重要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道出爱国主义教学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需要。爱国主义是伴随着国家和名族的产生而形成的。人们受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熏陶,对生活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之情。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1]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2)贯穿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爱国教育内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爱国是和谐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美德。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报国之志的积极思想,关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成为有益于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爱国主义思想是大学生重要的的美德和基本的素质涵养,是党和政府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当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时候才是大学生积极的爱国主义真正体现。由于大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和对和对社会责任感也形成与这个时期,对他们以后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爱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相应的重视
高校爱国主义教学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体现的。由于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打折扣。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教社证[2005]5号文件中指出开展中共近代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但实效性如何,归根结底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受到重视相关联。
(2)教育内容缺乏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一个长期问题就是内容枯燥,缺乏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但是过去生硬的理论作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没有达到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某些高校尝试宣传爱国主义内容,但是往往只讲究气氛,没实质性的内容。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对这类教育活动缺乏兴趣。[2]爱国主义内容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学校和教师如何准备把握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3)缺乏多样化的教学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多样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和内容枯燥无趣。课堂说教方法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最基本途径,片面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承载。偶尔举办的一些活动也是如此。造成了大学生不感兴趣,不理解和无法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只有创新性意识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创新意识的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正是爱国主义所欠缺的。
三、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方法途径
(1)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实际行为不统一,主要体现在集体意识不强,缺乏自信心等方面,还有很多学生对中国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应着重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将侧重点放在爱国主义教学上,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用历史来教育学生。教师讲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让学生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明确爱国主义实践的必由之路,从而真正的将爱党,爱国,爱社会相统一,成为一名有理想和抱负的高素质人才。
(2)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长期以来,课堂在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占着主导作用和地位。教师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加强学生非爱国主义感性的认识,提高爱国主义教学效果。而且,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须结合“中国近代史纲要”,增添社会实践内容,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融合地方爱国主义和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很容易是学生产生兴趣,如果教师能将这些资源融入到“纲要”教学中,不但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提倡理性爱国
经验证明,在理性爱国的认识下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加的强烈和稳定。因此,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并使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具有理性的意志力,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的理性,智慧,团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强国的动力,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蔼君.《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学实践[J].纺织教育。2009
[2]刘锡芳.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提高《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J]群文天地,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