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2015-03-09高彦

亚太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朗读新课标初中语文

作者简介:高彦(1989-),女,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在读研究生,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2011版新课标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朗读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教师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朗读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也是一种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桥梁,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但是,朗读长期被挤压在语文课的一个角落,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正确认识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对其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的。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但每个学段都强调朗读: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学段(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朗读这一“对话”方式。

(二)初中语文朗读特点。笔者认为现在中学生的朗读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平、急、淡”。

所谓“平”,主要是指语调方面,学生读书,就是逐字逐句地读,每个字、每个词的音调相同,没有抑扬顿挫,缺少音韵美;所谓“急”,主要就速度而言,是指学生朗读,太过急促,对于一个长句,学生往往一口气将其读完,在如何换气、如何停顿等方面缺乏相关指导;最后,所谓“淡”,主要指朗读时缺乏激情,讲究字词的准确而忘了情感的表现,关注时间的流失而忘了字词句之间的停顿、音调的起伏,这样的朗读当然无法包含其中的情感,课堂上也就缺乏了各种闪光点的迸发。

(三)初中语文朗读问题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学生正处于“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进入叛逆时期,喜欢与教师、家长对着干,而这些学生可能被同学们视为英雄。①所以,如果有一个学生不好好朗读,其他学生也许会跟着这样做。此外,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比较敏感,认为在同学面前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可有可无,过多地朗读会耽误学生主课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讲和问,而忽略了读。此外,朗读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齐读为主。即使让学生单独朗读,也只是叫几个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最后,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就说“读得很好!”对初中学生而言,评价不能单单一个“好”,而应说出好在哪儿,这样学生在下次朗读时才能找到方法。

最后,家长、兴趣等方面也是影响朗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许多家长认为,朗读就是读书,而每个人都会读,所以不需要再练习。这一认识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再加上大量的兴趣班,课外辅导等,学生也没有时间朗读。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如何改进上述问题,笔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措施:

(一)教师示范适当,激发朗读兴趣。朗读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通过教师优秀的示范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师饱含真情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好的朗读不仅是一场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更是一次重新认识老师的过程。

但是,老师的朗读要适当,同时也要适时。不是说什么都要老师来范读,对一些简单的的文章而言,学生在把握文章情感思路的情况下,自己也能朗读得很好,如朱自清的散文《春》。这篇散文调理清晰,对朗读的指导不宜面面俱到。此外,对于一些感情较为含蓄或情感变化较大的文章,则需要老师在引导下,理清情感,再做朗读,如苏教版中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等。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朗读知识,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二)保证朗读时间,加强有效点评。首先,老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朗读。老师应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不能将朗读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同时,老师如果把学生学完课文后能否做到流利、熟练或有感情地朗读,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指标,②学生一定会更加努力地读好书。其次,老师要懂得如何点评学生的朗读。简单的字词读音点评或只是笼统的好或坏,是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笔者认为,朗读好坏在于你是否对文本有了较深的了解。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有感情地朗读”,就是以对文本的掌握为基础的。

(三)丰富课外朗读,积累朗读技巧。对学生而言,课上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朗读水平的提高同样需要学生长期性的练习。笔者认为组织朗读比赛,开展演讲活动等都是一些不错的手段,除了锻炼学生朗读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语言组织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能力的提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需要教师,也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长等的指导与支持。学生朗读在讲求技巧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对文本情感的挖掘能力,在掌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大胆尽情地朗读。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6

②尚云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6.

[3]尚云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新课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