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

2015-03-09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核心课程优化研究教学平台

吕 静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

吕静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吉林建筑大学以适应城乡规划学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进程和专业教学的规律,积极推进在课程体系、教学基础平台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建构起“1+1+3”的三段化教学模式.在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上注重课程群建设在纵向和横向的衔接,以确保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各阶段之间得以顺畅衔接,架构学生“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专业规范;教学平台;核心课程;衔接;优化研究

在“城乡规划学”升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我校以此为契机,推进规划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基础平台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将2年的“基础训练”阶段转化为“1年建筑空间基础训练”+“1年城市空间基础训练”,建构起“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1背景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历程

1.1 背景

吉林建筑大学于1985年设立城乡规划(原城市规划)专业,是吉林省最早开展规划教育的院校,是学校重点发展与建设的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2014年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办学30年来依托建筑学办学优势,从经验的传授到理性的建构出发,逐步建立起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在历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城乡规划专业融合“朴实性与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规划理论的发展,强化以规划师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教育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1.2 历程

1985-1994年的专科办学阶段,培养方案以规划设计与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兼顾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995-2005年的本科办学阶段,培养方案的修订强调拓宽相关知识面和设计基础训练,重在设计主线课程梳理.特别是2005版培养方案,注重启发并教育学生对创造和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的使命感,强化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合作的能力;2006年至今为五年制本科办学阶段中,2006年版培养方案侧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知识、设计训练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课程的教学体系.2009年版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教育由培养学生单一的形态规划技能向综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转变.2014年版培养方案根据从市场需求、专业评估及注册规划师制度等多重制约因素出发,对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基本模式、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设计课体系及主要实践环节进行系统化研究,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突出应用能力的专业培养方案.

2培养方案优化的指导思想

2014年版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吉林省城乡建设的新动态与新需求对课程群体系整合,吸取国内教学改革成功的院校的经验,展开基础教学由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向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模式转化的探索[1].基于学校建筑学的学科背景,强调在一级学科大背景下的规划课程体系独立性和完善性,优化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与核心知识单元内容.在课程体系上强调特色性、各相关课程的衔接性等特征,围绕专业规范所规定的10门核心课程、25个核心知识单元及知识点,整合核心课程及其相关专业规范、知识体系、核心知识领域以及知识点[2],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基础平台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合理的专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3培养方案优化的目标

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的主要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的改革.

3.1 强化以规划师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能力训练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原则,培养方案既注重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及规划思维培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强调对城市基本问题的认知分析与训练.此外,还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增加选修课的涵盖广度.

3.2 以地域特征研究为导向构筑特色课程模块

突出地方性院校办学特点,设置具有吉林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性特点的课程,将小城镇和乡村的规划设计融入教学过程,并注意规划设计课、毕业设计结合吉林省的地域环境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选题,引导学生对特定的寒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和探索.

3.3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培养方案将基础课程改为规划设计基础系列课程,专业原理理论课程的开课时间全部前置.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训练,在教学组织上推行“三实”教学框架,即为“实验”(理论验证)、“实训”(专业技能的强化模拟训练)和“实践”(结合项目真实条件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3.4 教学内容更新适应学科动态发展

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完善,重视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内容的学习,突出地域特色,增加了寒地、经济、地理、乡村、区域、景观等方面课程的更新.

4核心课程群整合与优化路径

表1为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

表1 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一览表

4.1 以执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筑“三、四、五”的专业课程体系

尊重城乡规划的学科认知过程及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规律,形成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个系列、四平台、五阶段”专业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设计课程(专业主干理论课程、设计主线课)、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系列课程的融贯,构建综合素质培养的整体教学课程体系(见表1).

4.2 理论课程、设计主线课程和实践类的三个课程系列的设置

秉承“专业课程系列化”的思想,逐步完善理论课程、设计主线课程和实践类等三个课程系列,构建相关课程群(见图1).特别系统梳理了专业规范所规定的十门核心课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以培养规划设计能力为目标的城乡规划设计主线课程系列.

图1 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体系构成

4.3 强化四个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支撑

教学体系按照平台课程建设和课群组织的思路展开,以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主线开展密切相关的支撑课程群建设,并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对各分层规划设计课程的关联,构成分层教学目标之间的纵向支撑(见表2).

4.4 五个逐次递进的课程教学阶段的构建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群优化研究,着重加强专业空间认知和塑造能力等方面的基础训练.通过五个阶段来完善专业知识训练体系,从而形成基础扎实、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性强的教学平台体系.

4.5 强调学科间的融通和渗透,拓宽专业综合基础

加强城乡规划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贯和渗透,加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工程技术等相关课程设置,增设《城市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村镇规划与建设》和《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等课程,并结合主线课设置短期分类型实践课程来强化专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表2 城乡规划核心课程群平台训练目标一览表[3]

5结论

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在2014年版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得以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整合上注重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完善的知识结构,突出创新型教育内涵,探索了地域性教学的特色;在专业实践上构建规划设计能力训练为主线,狠抓基础、拓宽口径、结合实践、强调应用的教学特色,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专业课程群优化即在纵向上强调依据专业能力的培养序列,选择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相应的教学载体;在横向上依据各阶段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配置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形成对应且相互支撑的课群组合,从而建构起理念先进架构完整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公寒,高伟.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A].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2.

[2]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5.

[3] 吕静,白丽敏.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学习指南[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18-25.

[4] 赵志庆,张昊哲,李天扬.基于规划职业现实性的规划价值观培养模式初探[A].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8.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Core

Curriculum Group in “1+1+3”Three Segment Type Teaching Mode

LV Jing

(JilinJianzhuUniversity,FacultyofArchitectureandPlanning,Changchun,China130118)

Abstract: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takes the new requirement to adapt to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process of specialty cognition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rules, the school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in teaching basic platform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The college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of course group construction in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in optimization study of core curriculum group ,to ensu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smoothly connected among different stages and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form which takes "thick foundation,high quality, strong ability"as the core,and takes the practicing ability promotion as the goal.

Keywords:professional norms;teaching platform;core curriculum;cohesion;optimization research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ZC11107).

作者简介:吕静(1969~),女,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硕士.

收稿日期:2014-11-03.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919(2015)03-0093-04

猜你喜欢

核心课程优化研究教学平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理念创新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基于WordPress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