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草莓畸形果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015-03-09陈书乔玲李金位
陈书乔 王 玲李金位
2.辛集市无公害蔬菜监测中心
3.辛集市执法大队)
通过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草莓,可使草莓成熟早、结果期延长,品质优良。但在棚室草莓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多处在一种低温、高温或高湿状态,授粉昆虫少。因此,畸形果发生率较高,有的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
一、草莓畸形果的种类
1、不受精畸形果。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
2、乱形果。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或双子果等乱形果。
3、顶端软质果。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大棚草莓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最容易发生。
4、种子浮出果。草莓的种子大部分凸出浆果表面,且果形偏小。
二、草莓畸形果产生的原因
1、品种差异。品种生育性不高,雄蕊发育不良,雌雄器官育性不一致,导致授粉不完全而产生畸形果。有些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现象,花粉粒少而小,发芽力差,因而易发生畸形果。
2、缺乏访花昆虫。保护地内缺乏蜜蜂等访花昆虫,或者虽然放蜂,但由于连阴天、温度低等不良环境影响,蜜蜂出巢活动少,或者由于草莓花朵中花蜜的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传粉,导致授粉不佳。
3、温度和湿度。高温、低湿或高湿都可引起畸形果。开花授粉期,温度超过40℃,花粉发育不良,丧失生活力;温度在5℃以下导致柱头受冻变黑,丧失受精能力,花粉发芽率降低;高湿则影响花药开裂,易引起水滴冲刷柱头,影响授粉。
4、花期喷药。花期喷药能冲刷柱头,特别是当日开的花更严重,不但妨碍授粉,而且还会阻碍访花昆虫传粉,或杀死访花昆虫,导致畸形果率提高。
5、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的棚室地块发生严重。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致枝叶徒长,过度繁茂、畦面过低不平等综合因素形成郁闭高温的小气候,极易加重畸形果发生。
三、畸形果防治措施
1、正确选择品种。最好能选用低温条件下花粉多、花粉捻性高、果实酸性小、畸形果少的优良品种。主栽品种花粉量少,还应配栽花粉量多的品种,利于授粉受精完全,减少畸形果,提高大果率。
2、控制温度和湿度。草莓花期应严格控制保护地内的温度和湿度,低温、高温或高湿都易引起草莓畸形果的发生。温度宜控制在20—28℃,要适时放风,以降温降湿。采用长寿无滴膜,可防止水滴对草莓果实的影响,滴灌能有效地降低保护地内的空气湿度。花期只要地表不干,一般不需灌水。
3、放蜂传粉。放蜂传粉是促进授粉受精,防控草莓畸形果形成的有效措施。在花期前三天将蜂箱放置于棚内向阳处,蜂箱底围铺麦草以增加箱内温度,促使蜜蜂在低温条件下提高采粉力,每亩棚室面积投放一箱蜜蜂授粉,辅以蔗糖水(1∶1)作为蜜蜂的补充营养,保持棚室通风,严禁使用农药。与不放蜂区相比,此项措施可提高草莓的授粉受精结实率,使草莓正常果增加近三倍。
4、人工辅助授粉。在中午11—12时草莓花药开裂高峰期,采取人工微风(用扇子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对防止畸形果也有较好的效果。
5、合理疏花疏果。合理疏花疏果可明显降低草莓的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疏花应疏去弱势花、低位花和叶内花,疏果应疏去畸形果、僵果和虫蛀果。
6、合理施肥。棚室草莓结果期长,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较多,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补充肥料。从封闭棚室到草莓现蕾,一般15天左右追肥1次,每亩追三元复合肥15千克;从顶花序现蕾到果实采收前,每20天追肥1次;从第一次采收高峰后,每30天追肥1次。要增施磷、钾肥,不要追施碳铵。追施三元复合肥或尿素时,要加水化开后打孔追施,在开花结果盛期,一般需每亩追施标准复合肥20千克。在第一批果实采收后,进入第二批盛花期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7、减少用药次数。防治保护地草莓的病虫害,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花期喷药易引起畸形果的发生,特别是当日开放的花朵更是如此。若病虫害较严重,则应注意在花前花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