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资讯

2015-03-09

城市交通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市群京津冀交通

国内瞭望

Domestic Briefs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力促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出台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共同召开合作协调会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建议。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后,中国批复的首个跨区域性的城市群规划。

会议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是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交通实现联通,交流才能更加方便。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参照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模式,由国家层面组织编制并审批,争取将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

会议强调,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项目对接与建设,强化城市群中省会之间快速通道和重点项目的规划衔接和同步实施,以“轨道上的城市群”为突破口,组织开展综合交通方面的重点专题和政策研究。此外,还应重点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互联互通;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打破城市群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促进交通运输、物流、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实现信息互换和共享。

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利于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实现协同发展。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改革创新,探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高效统一规划管理,有利于促进城市群交通联动共享。

(中新网,2015-06-16)

京津冀拟统一编制“十三五”规划“三规合一”

为强化顶层设计,京津冀三省市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三省市统一的“十三五”规划,并统筹编制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三规合一”的京津冀空间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严控增量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启动疏解存量工作。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减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规合一”试点,将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市市长表示,要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与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使北京发展更加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与城市性质功能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目前京津冀在战略层面存在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区域功能配置不当,导致城市、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等布局失衡;持续沿用传统计划式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区域发展落差持续扩大;行政分割的财税体制和社会发展政策,阻碍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构区域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城市布局、重大生产力、交通体系、生态空间等进行统筹布局。京津冀“多规合一”可以保证京津冀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可确保区域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新京报,2015-06-24)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城市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南京、苏州、杭州、厦门、郑州、武汉、成都、西安以及贵阳14个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将于2015年完成,未来两三年逾600城市将划定城市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主要基于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形、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划定的、可进行城市开发的空间界限。强调城市划界,就是强调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可避免城市无序扩张。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尽可能守住自然本底。

此前,全国多地出现“摊大饼”式发展,土地的城镇化率高于人口。数据显示,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幅度达64.45%,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45.9%的增长幅度。未来将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强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城市将合理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在界限范围内,各地需要调整土地结构,置换出更多有效土地。

(南方都市报,2015-06-04)

上海建成出租汽车信息服务统一平台

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这是全国首个出租汽车统一信息平台。这一平台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大众、海博等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快的”三方共同参与,将管理部门所掌握的行业从业人员和车辆信息、出租汽车企业实时动态营运信息、“滴滴快的”的服务信息结合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针对推进约租车合法化问题,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与“滴滴快的”达成一致,将约租车业务纳入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并成立专门工作组,上海或将在全国推出专车、拼车的首个合法化运营方案,为专车监管找到一条出路。

(光明日报,2015-06-03)

上海开展大规模网络“专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和《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相关条款,执法部门对“专车”非法客运实施“1310”的处罚,即:每查处一辆“专车”非法客运,除对当事人进行1万元行政罚款和暂扣驾驶证3~6个月的处罚外,还将对网络平台同时进行10万元行政罚款的处罚。前期,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已对某专车信息服务商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下阶段将对其他专车信息服务商实施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同时,交通执法部门表示,在目前已将非法客运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础上,下阶段还将对已立案查处的非法客运网络“专车”驾驶员的相关违法情况同步通报其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通报其所属街道。并积极会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互联网专车软件平台故意发布非法客运信息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共同维护交通市场秩序。

(中国上海,2015-07-20)

国内首个PPP模式有轨电车项目开建

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BOT项目及同步实施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BOT工程和非BOT工程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有轨电车建设和运营,后者为同步代建工程,包括上盖开发配套工程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深圳市轨道交通公司将获得龙华有轨电车20年的特许经营。届时,龙华有轨电车将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与轨道交通4号线形成功能互补。未来深圳市还将陆续在龙岗、坪山、宝安、光明等区规划建设十余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长约170 km,可与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深圳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将与主城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系统共同构成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形成最佳交通组合。市民可以乘坐现代有轨电车快捷抵达主城区,再转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到达目的地,这将极大地缩小深圳市的城市空间感。

(广州日报,2015-07-15)

湖北省五成以上公务用车将被取消

《湖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下发,这标志着湖北省公车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湖北省、市、县各级车改后的公车数量将压缩51%,年公务交通总支出比车改前减少数亿元。参与公车改革的机构包括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垂直管理系统驻地方单位按照属地化原则,与驻地公车改革同步推进。

根据方案,湖北省力争于8月前基本完成省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县、乡级公车改革,适时启动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公车改革,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改革。

(新华网,2015-07-25)

海外扫描

Overseas Briefs

2015年最适合骑车的城市榜单出炉前十均出自欧洲

丹麦城市规划咨询机构哥本哈根设计公司推出“2015最适合骑车的城市”榜单,评估了全球122个城市。前10名依次为丹麦哥本哈根、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乌得勒支、法国斯特拉斯堡、荷兰艾恩德霍芬、瑞典马尔默、法国南特、法国波尔多、比利时安特卫普、西班牙塞维利亚。第11~20名,欧洲城市又拿下7席,其余3席为美洲城市,分别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加拿大蒙特利尔。这是哥本哈根首次荣登榜首,之前这个位置被阿姆斯特丹霸占。这份榜单又称哥本哈根化指数(Copenhagenize Index)排行,始于2011年,是哥本哈根设计公司根据条件设施(包括自行车停放架)、基础设施、共享方案、骑车人性别比例、交通方式中所占份额等13个分类指标给出0~4分的评分,综合额外加分后再转换成百分制得出的。

(新华网,2015-06-08)

英国研究显示交通噪声可能影响寿命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交通产生的持续噪声或影响人的寿命。研究人员对860万伦敦居民在2003—2010年间的健康数据以及市内多个地点早晚道路交通噪声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在此期间,这些居民中有超过44万成年人因各种原因死亡。研究发现,居住在早上交通噪声水平超过60分贝地区的成年人(25岁以上)和老年人(75岁以上)死亡率比那些居住在较安静地区的人总体高4%。

研究人员说,这些死亡病例多数与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有关,这很可能是由噪声导致的血压升高、失眠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此外,居住在早上交通噪声水平较高地区的成年人和老年人因中风而进医院的概率也比那些居住在较安静地区的人群分别高5%和9%。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噪声给个人健康带来的风险是否比饮食习惯、吸烟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更大,但是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它存在一定影响,需要在这方面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

(京华时报,2015-06-26)

荷兰世界首条太阳能道路试验成功

俄罗斯新交通法规定:夜间行人必须发光

俄罗斯自2015年7月1日起生效的新版交通法规,要求所有行人夜间行走在郊外道路两旁时佩戴能反光的徽章或手环。此前,交通法规中已做出类似规定,但仅为建议性规定,新版法规中则将其改为硬性规定。俄内务部代表解释道:“建议黑天横穿马路、在道路两旁或行车道边缘行走的路人佩戴可反光的物件。在非居民区行走的路人必须佩戴此类物件,并保证车辆驾驶人能够看到这些物件。”此前调查显示,驾驶人可在30~50 m距离内看到普通行人,而在车辆开启远光灯情况下,发光的行人能在400 m远就引起驾驶人注意。

(参考消息网,2015-07-09)

荷兰世界首条太阳能道路试验成功

2014年荷兰北部城市克罗曼尼建设世界上首条太阳能电池板道路。经过6个月的试验,工程师们表示这套系统甚至比预期效果更好。这条道路是自行车道,总长约70 m。它在水泥板里嵌入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并输送给电网,为街灯、交通信号灯或附近民宅供电。而路面表层是可起到保护作用的玻璃,可承受12 t重的消防车。

测试期间,这条道路上有超过15万名骑自行车者通过。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发现过一次故障。一小块涂层因为温度变化而出现分层现象。目前已经研发出新的涂层,它足以应对交通载荷,同时为过往车辆提供摩擦力。此外,研究人员设计的电池板不仅可让更多光线射入,而且至少可使用20年,与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寿命类似。这种技术的潜力十分惊人,不仅公路可产生足够电力供应当地住户,还能为其他照明工程供电。

该研发公司正与荷兰许多地方政府合作,他们还与美国加州政府签订了类似协议,以推广该项技术。

(腾讯科技,2015-07-22)

新西兰打造世界级自行车道

新西兰政府宣布,将为全国13个城市自行车道项目投资3.33亿新西兰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同时还将帮助41个城市自行车道项目筹措资金,以加速新西兰建设世界级城市自行车道。这将是新西兰历史上针对城市自行车基础设施的最大一次单笔投资,这些项目将推动新西兰人在城市中更加安全使用自行车,同时可供步行使用。

(人民网,2015-06-26)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国应将儿童道路安全纳入城市规划中

作为2011—2020年道路安全行动十年活动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旨在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开展活动,稳定并降低全球道路交通死亡率,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今年的主题是“儿童与道路安全”,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道路安全的意识,并采取行动改善儿童道路安全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国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儿童相关的道路安全建设:控制速度、对酒后驾车实施零容忍政策、严格执行自行车和摩托车头盔规定、强制所有乘客系安全带及儿童使用安全座椅、提高行人和道路基础设施以及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性等。

(中国网,2015-05-26)

日本加强弱者停车位的建设工作

2015年初,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各地弱者停车位的建设工作。弱者停车位是一种在面积上大于普通停车位的特殊停车位,主要针对在身体或精神上有障碍的社会弱势群体。根据规定,凡是属于制度范围内的公民,均可持相关证明向居住地市政府申请临时弱者停车位使用许可证或永久弱者停车位使用许可证,前者主要针对怀孕半年以上的孕妇,而后者主要为高龄或长期轮椅使用者提供便利。此外,在各地政府的协调下,在某一城市申请的弱者停车位使用许可证将可以在参加该项目的城市通用,并有望在2016年年底实现全国通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pref.kyoto.jp/omoiyari-pp。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研究科王鹏飞,2015-07-02)

美国佛罗里达州区域规划组织审视历史交通事故数据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是退休者和那些想生儿育女但收入不高者最爱的城市之一。该市所在地的区域规划组织最近开始审视2011—2013年交通事故数据。近年,交通安全已成为美国区域规划组织一个新的工作重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saintpetersblog.com/archives/235102。

如何计算年日平均交通量最为科学

年日平均交通量(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是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参数,很多技术手册都有该参数的参考值。但是,如果技术手册已经过时,或者技术手册描述的情况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应该怎么考虑年日平均交通量呢?有关该问题的讨论可以访问:https://www.linkedin.com/grp/post/2168238-584527755845277574481088516。

通过设计让城市更安全

安全作为道路评价指标的重要因素,涉及人、车、道路以及周边环境等诸多方面。如何统筹考虑四者,让道路环境和城市整体环境更加安全?世界资源学会最新发布的技术报告《利用设计让城市更安全》(Cities Safer by Design)给出了解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wricities.org/research/publication/cities-safer-design。

猜你喜欢

城市群京津冀交通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