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2015-03-09任思晓
文/任思晓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文/任思晓
在现在这个快餐时代,行色匆匆,经济利润为先,在校学生应该怎么样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心态呢?在浮躁社会的影射下,怎样清心的钻研自己所学领域呢?用什么来当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呢?
物质社会;浮躁;当代学生;信念;理想
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把成功定义得非常狭窄,这样的定义侵蚀了各行各业,仕途上有仕途的成功标准、经商上有经商的成功标准,当整个社会都把成功定义得那么狭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是失败者。每个人都想做成功的人,而社会上对成功的定义是如此的机械,将来要有车子,有房子,现实暴露的缺憾,让我们对向往的生活有了一丝清醒,一丝危机,于是我们这些学生也开始收拾起各自的浪漫诗意,学会抢夺,抢夺名额,抢夺职位,抢夺机会。这些“抢夺”在一定程度内,其实也算是一种动力,一种奋斗的精神,可是欲望总是让人逐渐模糊那条边界,于是抢夺就变得越发激烈。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抢夺”心态是不适合的。因为在我看来,术业有专攻。学生,首先应该专心研究他所选的专业。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在自己的专业里边的,可是那种“抢夺”心态是浮躁的,是不能让人安静下来钻研的心态。
这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开始学会用利益去衡量每一件事物的价值,用得失去做交易,以成败论每一件事情的结果,这种局限的思维,物质的思维是不适合学术的钻研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早年远赴德国学习梵文,远在他乡,并且学习的是如此枯燥鲜有人问津的专业,而他就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去他的学习室潜心钻研,坚持度过了困难重重的战争岁月。如果大师当年也如当今,要选一门有前途的专业,那我们国内现在就早已没有梵文文化了;如果大师当年以利益为衡量标准,那他当年更可能不归国,早已过洋日子去了,那后果更是令人惋惜。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国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凸显了我们在精神层面的贫瘠,也凸显了对物质文化的过度追求。特别是在物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物质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自隋唐科举以来,读书个个都是为了出人头地,直到今天。只有当物质经济得到充分时,人们才有资本去追求理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精神文化一直领先的原因了。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我国目前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针对了我国目前一些普遍现状提出的治国思想。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不违背我国的“一个中心”的发展战略;其次,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更是体现了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与上文提到了贫瘠的精神文化是不谋而合的;第三,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这一点我相信是任重而道远的。现在网上,报章杂志上处处都在批判体制要改革,制度不够完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人就借题发挥,又开始在某一处的不足上大做文章,兴风作浪了;第四,“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我相信,这一点也是需要区域性的,长时间的才能做到,但是一定能有效地缓解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的现象。
在社会体制、制度还不健全的今天,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不足归咎于社会身上,把对国家的担心表现成为对制度不足之处的放大夸张,这也就像对自身的问题一样,总是不追究根本原因,总是看表面。在这个讲究“快”的时代里,我们越来越难寻觅那种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细腻厚重的情愫了,总是等不急的要改变一切。
在这里,我想到一篇看过的文章:七年前,一位女记者问过一个老人,她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那位老人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老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这个女记者叫柴静,央视著名新闻记者。
在目前的初级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暴露的精神文化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很容易缺失一种信仰叫“执着”,对国家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对文化的要求,我们都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理性的来面对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灯塔的形象出现,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懂得要执着,要坚持,要戒骄戒躁。对自身的发展也是一样,认真踏实的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知识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踏实的钻研于自己的专业,更要借鉴科学发展观中的道理,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观”。
[1]《一生的远行》季羡林著,华艺出版社,2009年07月
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