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对比及在教学中的启示——以 “红色”为例
2015-03-09张馨元
文/张馨元
我们生活在色彩斑斓的世界,所以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中对颜色的描述及运用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就使得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西方对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也不同,也就是文化语义的不同。选择“红”来进行对比,是因为红色在中国人的生活上精神上都有巨大的意义,中国人崇尚红色,其次从词频方面,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红”为甲级单音节词。所以以代表性强且使用频率很高的颜色词“红色”为例来对比汉语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在适合不过了。
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一、字面意思与文化语义比较一致
红色与RED都可表示热烈、喜庆、高贵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都喜欢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小孩子要说吉利话讨红包,节假日也要贴红色标语。成亲时,到处都贴上红双喜,两位新人都要穿红色的礼服,新娘头上要顶上红色盖头,房里点红蜡烛。生孩子时要吃红鸡蛋,放红鞭炮。好像中国人的一生都与红色分不开。红色见证了中国人一生当中无数个重大的日子。还有“红榜、红人、红火、开门红、满堂红”等词语,可以看出红色是个热烈、喜庆的颜色,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有增无减。红色在中国古代称“朱”“赤”。“赤”原本是指火的颜色,而《说文·木部》曰:“赤心木,松柏属”, “朱”指一种红心树木。而“朱”“赤”在古代是达官贵人的衣服上才会有的颜色,许多宫殿殿宇的外墙都是红色,所以红在古代具有高贵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国家,red—letter day用来指圣诞节、新年、和其他节日,喜庆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例如英语中paint the town red指狂欢作乐,roll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或give sb a red carpet reception表示隆重欢迎某人;receive a red carpet treatment表示受到隆重接待。英文中也有表示高贵地位的红色,比如raise sb to the scarlet立某人为红衣教主,scarlet一词就有权力、高贵的含义。
红色与RED都有暴力、危险、色情之意。
说到暴力、危险,首先联想到流血,血正好是红色,所以红色很容易成了危险的象征,它是警告、禁止、防火的提示色。红灯表示禁止前进,而汉语中也有“那个人杀红了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等对暴力流血行为的形容。中国古诗里有形容对丈夫不忠的女子为“红杏出墙”,那些风流场所里的女子也被称为“红袖” “红楼”,而一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的“绯闻”在古代也是形容违反婚姻道德的风流韵事。
英语国家对红色的贬义色彩相比汉语来说要更为强烈。表示暴力、危险的词也很多,例如:red hands血腥的手;red alert空袭警报;red battle血战等等。同时,红色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表达放荡、色情之意,一般来说,色情场所聚集的地方叫做“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light”含有“风化区”之意。A red waste of youth则形容男女们的放荡生活。又如小说《红字》中,女主角海斯特白兰胸前被印上了红色A,A是奸妇adulteress的首字母,而用红色更象征着奸情和耻辱。
二、字面意思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在中国人传统意识里面红色还可以辟邪帮助人们度过灾难,本命年要穿红内衣,手上要带红线以保本命年平平安安。虽然有点迷信思想,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看出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情感。“红色”也可以叫做“朱色” “赤色”有进步、忠贞之意。在京剧中,耿直忠义的关羽的脸谱就是以红色为主。红色在汉语中也有贬义,但为数不多,前面1中已经提到。对于红色,中国人一般会产生褒义的文化联想。与中国正好相反,红色在西方语言中常常带有比较强的贬义色彩。一般来说,红色会让他们联想到暴力、流血,第1中已有举例。然而远远不止那些,红色在西方还象征着粗俗,亏损,疾病等,例:red-necked形容粗俗的红脖子乡巴佬;a red month表示这个月入不敷出;to be in the red负债,赔本经营。英语中red flag和汉语中的“红旗”虽然字面意思都是红色的旗子,但英语的red flag表示危险。而“红旗”指的是先进单位或个人。再比如red bean与“红豆”字面意思相同,但文化语义上的差别比较大,red bean有愚蠢的意思,而“红豆”可以表示对爱情的一种相思之情。
三、字面意思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汉语中的“红色”并不总是和英语中的RED相对应的,如“红眼病”或者“眼红”是汉语中的双关语,既可以指生理上的眼病,也可以指心理的嫉妒。但在英语表达是就不能用red eyed,而是用green eyed。这里红色与green就是字面义不同但文化语义相同。
四、字面意义相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所谓的文化语义空缺,就是说在中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些词,在英文中是没有对应文化语义的词,这种词一般具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红装”一词一般指妇女,英文中red clothes就是红色的衣服,不会由此联想到妇女。而“红颜知己”中的“红颜”是指容貌姣好的女子,英文中red face就指的是满脸通红,不可能联想到美貌的女子。“红娘”指的是媒人,red lady在英文中是形容淫荡之女,与“红娘”的文化联想义相去甚远。
根据以上四点的对比来看,产生这些不同情况的文化语义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汉英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获得其他一切能力的习惯。不同的人群在认知、理解和表达世界时,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不同,便会产生差异,从而产生了各民族的独特语言特色。语言词汇最能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这种表现也可以从颜色词上面看出来。在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中国人的思维偏感性,强调一种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偏向理性,强调逻辑思维。中国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而西方人则受主客两分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处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背景下汉英颜色词的民族文化语义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教学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要求老师在教授颜色词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汉英语言对颜色的理解的不对称性。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受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将语言和文化分开,只注重语言形式和书面语言,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语言课上对文化的渗透缺乏系统的计划。在进行文化渗透时要注意一些原则:
系统性原则。一般老师在讲颜色词时,会先讲发音,语法,语义等等,如果碰到学生提及有关的文化点才会涉及一点文化,这样其实不利于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就忘了,所以系统的文化渗透非常重要。
实用性原则。并不是每个颜色词我们都要把它的文化语义给学生讲清楚,文化教学要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起来,针对学生的日常交际需要进行文化教学,这样学生才有动力学习。对那些干扰交际的要详细讲解,反复操练。
循序渐进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级别来确定要输入的文化语义方面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先说颜色词文化语义的共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更自信地学习,反之,就可能会因此造成交际失败。
对于颜色词的文化语义的教学可采用几种方式来进行: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中西方电影电视片段提供的情景来猜测颜色词或颜色的文化联想意义,来比较两个国家的颜色词,比如可以放两段片段,第一个是中式婚礼,中国新娘的红色礼服就可与的二个片段里的西式礼服—白色婚纱做一个对比,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感受到文化语义的不同。
2、开展的课外活动。之前也提到文化渗透的原则就有实用性原则,在教室里学习总是在这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与中国人的交流中收集材料,实地调查后汇总,再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和交流颜色词的文化语义。这样不仅鼓励学生去主动交流之外,也使得他们更贴近现实语言环境。
3、教师的创新意识。对外汉语老师面对的学生毕竟很多都是西方国家的学生,教学方式就不能太死板,如果只是看ppt听老师讲解,还是会觉得无聊,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颜色,然后自己课后查关于这个词的文化语义,然后根据这个文化语义来编排一个小短剧,然后再课上表演,表演完后由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表演的小组一一解答,不对的地方老师指正。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语
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统治、古代哲学、诸子百家思想、民俗民风、宗教信仰、形成的。丰富的颜色词使人类的语言多了一抹绚丽多姿的色彩,是语言变得丰满,有趣,亲切,有张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要切实把握好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真正把握好在不同语言的确切含义和文化内涵,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何善芳,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4]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外文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