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导向的新生入学规划问题研究

2015-03-09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新生规划

程 桂 龙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065)

基于目标导向的新生入学规划问题研究

程 桂 龙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065)

教育现代化推动了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提升,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为此,平衡教育质量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便成为高等教育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客观来说,学生的目标规划意识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影响教育进步与学生成长的关键。目前很多大学新生存在目标规划缺失与定位不明确的情形,这既与社会缺乏必要的环境与氛围有关,也与学校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培养,个人缺乏必要的意识与规划密切关联。为此,可通过制度上更新教育理念及组织架构体系;管理上加强思想与实践教育的平衡与引导;评估上建立动态的多元反馈机制与监督落实举措等方式促进学生目标规划教育的建设,通过目标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工作。

新生;目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增多,在扩大受益群体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目前高校教育主体已逐步扩展到90后群体的情形下,高校教育改革显得迫在眉睫。尤其是95后新生,由于生长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差别,普遍存在目标缺失,信仰缺失等现象,这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管理遇到的一个新难题,为此,有必要从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就要求其树立坚定的目标导向,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做好合理的规划,为其以后的成长、成才、发展奠定基础。为方便研究特针对某高校2014级计算机专业300名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年9月~2015年9月)的跟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一、新生目标规划调查状况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目标规划意识不强,目标定位较模糊

图1 2014级学生基本目标规划情况

通过对学生未来规划与目标的调查(图1)发现,学生的目标规划意识总体较差,其中有清晰目标,并采取措施的只有8.66%;有大概想法但还没有采取行动的占27.17%;有大概想法但还不明确的占50%;很迷茫,没有规划的占14.17%,总体来说,有目标规划的大约占到总比重的85.83%,说明学生基本上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过相应的想法,并且有的学生目标较清晰,已开始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具体的规划,但相对来说,没有规划的学生仍占14.17%,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目标规划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有大体的想法,而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说明目标规划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推进。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在高中期间也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与指导,对自己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应该达到的目标等问题都没有认真考虑过,之所以继续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高考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是受父母亲朋等的影响,外力占相当大的因素,对读书的目的、规划以及深层次原因及意义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况且部分学生的目标规划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存在摇摆,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合理,这也表明学生平时就缺乏目标规划方面的思考,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念也缺乏必要的认知,学生的目标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二)学生目标定位理想化,且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对学生毕业去向规划的调查(见图2)发现,学生的毕业去向规划主要集中在考研、就业方面,且去向规划中考研、出国与就业所占的比例差异较大。其中考研学生约占44.48%,所占比重最大,有出国意愿的学生约占13.38%,就业学生中各类差异较大,其中党政机关单位就业意愿的学生占14.38%,国有企业就业意向占40.47%,外资企业占37.79%,民营企业占28.76%,科研单位占14.72%,教育单位的比重为9.03%,另有5.69%的学生选择创业,少数学生选择从事工程师等比较明确的行业,部分学生由于去向思考的不确定性,存在考研、就业等多重选择,显示出目标的不确定性。通过调查发现,调查结果总体与专业属性相关,带有特定的专业性,在就业方向上呈现出多样性及差异性,就业学生中选择去国企和外企的占大多数,不过总体的分化仍比较严重,在集中性方面仍有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引导方面做工作。此外,部分学生的目标规划显得过于理想化,对自己认识不清,特别是对工资待遇等要求与实际差异较大,这也在侧面表明学生对社会及企业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实际脱钩太多,造成认识上的差错,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

图2 2014级学生毕业去向规划调查

(三)学生目标规划及采取举措与结果之间无必然关联

由于刚入大学,学生对各类社会工作及社团活动投入较多,参加的社团组织也较多。其中2014级学生中参加社团的人数比例为81.33%,未参加社团的人数仅占18.67%,参加社团的学生中只参加一个社团的比例为28.28%,参加2个以上的比例为71.72%,参加社团最多的学生为每人参加5个。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参加的社团数量都在两个以上,大一是培养专业兴趣与打专业基础的时期,而学生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社团活动上,势必导致精力的分散。不过通过对参加社团最多的6名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发现,有2名学生成绩占年级的前12%,2名学生在年级50%左右,学习成绩最差的为年级后20%,这些学生普遍没有挂科现象,相反很多加入社团较少的学生存在挂科现象,也就是说社团加入的多少并不跟学习成绩的好坏成正相关。相反,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成绩分析发现,年级前100名中只占23个,年级前30%的占总人数的28.03%,也就是说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占优势,也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此外,对学生课后学习时间的调查(见图3)发现,有21.26%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为10%以下,79.13%的学生课下学习时间不超过40%,学习时间超过40%的仅占20.48%,学习的投入时间严重不足,这就造成学生的目标规划与采取行动的不一致,在客观上也导致结果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

图3 2014级学生课后学习时间比重

二、新生目标规划缺失的原因分析

新生目标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要加强新生的目标规划建设必须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入手。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制约因素和眼前的机遇,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对行动的时间、行动的顺序、行动的方向等做出合理的安排。”[1]综合来说,新生目标规划的缺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受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社会方面:缺乏必要的氛围与环境

“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其结果显示:80.98%的人从来没有过,大学期间接受过服务的仅占15.9%。”[2]这表明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显欠缺,针对学生的目标规划教育仍显缺失。国外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像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曾在20世纪初的20年代兴起过职业规划教育的热潮,不过之后由于战乱而停滞,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渐复兴,至21世纪初由于高校扩招,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问题,国内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又逐渐兴起,但相对来说不管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发展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柏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提出‘职业生涯五阶段论’,即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和衰退阶段 (65岁以上)。”大学新生基本上处在18~24岁之间,也即处在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试验期(15~17岁)、过渡期(18~21岁)和尝试期(22~24岁),主要任务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定、角色分析以及职业认知,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完成初步就业。”[3]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12月28日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5]从制度上要求高校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教育,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国家虽然从整体架构上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设,并引起了重视,但由于社会长期对此的忽视,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再者理论研究的缺失及实践研究的探索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相对于目前经济危机引起的就业难问题,以及迫切增长的社会需求,目前的社会研究仍缺乏必要的氛围与环境。

(二)学校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培养

学校是推进学生目标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为4.8%,到1988年录取率提升到25%,1998年提升到34%,到1999年高校扩招后录取率提升到56%,一年时间增加了22%,进入21世纪后录取率继续增加,到2008年报考人数达到了顶峰的1050万,之后报考人数持续降低,录取人数却保持了持续增长,至2014年报名人数939万,录取人数698万,录取率为74.3%[6],36年间录取人数增加了近26倍,录取率提升了14.5倍,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942万人,计划录取700万人,录取率接近75%,本科的录取率接近40%,[7]高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随之而来也造成就业压力的增大。2015年高校毕业生为749万,再创历史新高,比2001年的114万,增长了6.6倍。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就业人数的增加,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高校开始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寻找出路,加大各种培训与指导,但很大一部分只集中于毕业生培训,多是临时性的补救措施,对于学生入口的目标规划教育则存在很大的缺失。在2008年教育部出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之前,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不够,即便是政策出台之后很多学校也是仓促上阵。一方面在师资配备上严重不足,学校缺乏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多任课老师由就业中心、学生处相关老师担任,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背景,授课效果与指导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也存在缺陷,很多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着重讲理论知识,而且多集中于就业技巧的讲解,像大一新生应该着重培养的目标意识与规划内容则涉及得较少,这也就造成了本末倒置,没有按梯度设置课程的问题。再有就是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着重集中于大学时期,像大学以前的高中、初中时期完全没有涉及,缺乏必要的衔接,这也是造成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断层与新生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方面:缺乏必要的意识与规划

95后学生由于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很大一部分95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礼貌,说话语气强硬,不知道谦虚与合作。部分学生功利性较强,做事只从是否对自己有利出发,缺乏服务意识与创新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是凭一时兴趣。其次,竞争意识强,缺乏抗压能力。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都接受过各种培训教育,拥有一技之长,很多学生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喜欢被表扬,不过在遇到问题时,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挫败感。再次,思维活跃,缺乏必要的观念认知。大多数95后新生思维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较高,但多是集中于娱乐类,对政治、外交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问题关注较小,且大部分学生迷恋网络,对网络信息依赖较大,造成其极易接受西方的思想,对国情及周边事物缺乏客观公正的了解及认知。针对大一学生看待学习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占6%,认为学习成绩无所谓的占3%,认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占33%,认为学习与综合素质需要兼顾的占58%。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认为要把学习与综合素质兼顾,摒弃了只知道学习或者只注重综合素质的弊端。由于大学以前接受的职业规划教育较少,很多新生对此存在陌生感,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很多学生的高考志愿都是由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帮忙填报的,自己则对专业兴趣,自身优劣势,自己入学的目标规划,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思考。还有部分新生缺乏自制力,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解脱出来后,过分放松自我,导致生活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性,这些都是学生自身需要认识与克服的问题。

三、加强新生目标规划建设应采取的举措

新生的目标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还包括学习、生活、思想、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全面的体系,需要调用各方面的力量。

(一)制度上:更新教育理念及组织架构体系

要加强新生的目标规划建设,必须从加大职业生涯教育的制度规划及建设入手,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建立合理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在新生目标规划教育上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要摆正面对目标规划教育的态度,既不能认为这是解决高校学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又不能仅做面上工作,敷衍了事,而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合理地看待学生的目标规划教育。另一方面要正确区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关系。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其大学四年乃至一生的重要规划,而就业指导是短时间内针对特定就业人群进行的,二者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高校应该制定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入学伊始就受到目标规划的教育,具体来说应该把职业规划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设置专门的学分与考试,让学生从思想上进行重视,进而进行思考。同时,学校要进行相应的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师资配备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等进行指导,为课程教学及研究提供资金及制度上的支持,通过资金投入与培训,引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目标规划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014年9月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8],对高中毕业生报考志愿的职业适应性测试做了规定,这也为高中期间提前进行职业测试,高考志愿填报提供了帮助,可以避免部分学生盲目填报志愿,增加职业契合度。高校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规划链条,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有相应的规划,通过建立职业规划指导中心的方式接受学生的咨询,同时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新生以最快的时间适应大学教育方式。学校,在入学伊始应对新生进行职业规划调查,针对每个新生建立档案,跟踪调查。要把目标规划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辅导员在进行年级集中时要多次强调职业规划与目标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自己确立规划好目标,不至于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同时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感知企业的招聘需求,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参观,以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召开讲座或报告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了解,提前规划,按企业需求提升自我的重要性。据调查显示,有74%的学生出现过逃课现象,存在不听课现象的学生高达调查总体的94%,换言之,完全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只占6%。其中21%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提不起兴趣;还有1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所学专业作用不大,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对上课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中,29%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课方式及内容。这些都应该是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与设计以及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此外,社会及学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中营造一种忧患意识,让学生及家长都能够认识到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而自发地进行学习、改进、提高,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进减少阻力。同时高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更加地正规化。

(二)管理上:加强思想与实践教育的平衡与引导

科学合理的管理是高校学生目标规划意识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的保证。国外像美国、日本等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较早,从小学、初中开始就有所涉及,虽然这时候学生的职业倾向很难确定,但通过日常的观察及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目标规划意识,使其在思想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科学、先进的教育模式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9]新生目标规划缺失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一方面是社会与学校的教育缺乏职业规划的内容,起步晚,发展慢,不成熟,整体环境培养不够,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就业体制与就业观。另一方面,则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父母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关教育,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内部因素主要与学生本身相关,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从众与求稳心理,自身的目标规划很容易受周边人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过低,读大学的目的只是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具体到找什么样的工作,怎么找工作等方面技巧还显欠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寄希望于老师和家长身上,而自己却缺乏必要的考虑,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和职业规划区分不清也导致自己认知的差异,这些都是在针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我们要善用事物发展的偶然性, 正视偶然因素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偶然性作为创新思路、提高兴趣、挑战观念, 用行动创造有益于个体生涯发展的偶然因素。”[10]由于传统观念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差异,导致新生目标规划教育的不健全,因此不管是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该从思想理念上进行改变,要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成学生教育的一项必要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进行建构,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角度进行制度与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到更多的层面,从新生入学伊始就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树立自己的目标信念,而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学生就业而进行的就业指导。要发挥辅导员在其中的思想引导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把目标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三)评估上:建立动态的多元反馈机制与监督落实举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发展观受到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提高素质、适应职场”作为教育的主线,通过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12]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坚持“导向性、层次性、适切性”[13]原则,要坚持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分层、分级、分类的管理模式,开展适合校情及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同时也应特别注意网络的作用,95后新生普遍比较依赖网络,因此把握网络教育的阵地,便可以很好地推进目标规划教育的开展。为此可开展远程教育,让学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学习其他高校老师的观点,此外还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在线咨询与服务,建立信息互动平台,为学生及时地进行网络答复。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传统的教育以理论为主,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接受,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地考察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学生毕业后是否能把自己的规划变成现实,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察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能力的重要性,为此,一方面要加强课堂学习的实践性,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及提出问题,增加讨论问题的时间比重,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进去,自发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课堂外也要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实践机会,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发现实现自己价值的渠道,进而更加完善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学生要加强自我分析,对自己的价值观、优势、劣势等情况有明确的认识,可利用SWOT分析,CASVE循环模型等方法进行测评。要对学生的目标规划建设进行实时的跟踪,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设立完善的考核方案,通过年底测评与打分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考试的方式增加学生的重视程度。特别是要建立动态多元的反馈体系,一方面靠学校、老师的监督,但关键还是靠学生自觉地进行规划与学习,让学生从内心里真正地认识到目标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与帮助作用,通过评估改进的方式促进自己真正的进步,引导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

四、总结

教育的本质是推进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在建构学生的价值观,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培养学生的行为举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作用。大一新生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起点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过程和结果,为此新生的目标规划教育任重道远。当前,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大学职业规划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生的目标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今后的人生走向,高校的责任不言而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的推进是社会、高校、家庭与学生个人综合作用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为此,在加强高校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加强配套因素的作用,发挥社会的辅助力量,家庭的攻坚力量,个人的主导力量,让学生尽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并为之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教育高效产出的有机结合。

[1]张秋山,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4.

[2]艾荣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考试周刊, 2011(34).

[3]翟盈.我国髙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tnull_11260.html.

[5]新浪教育.1977-2014历年全国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18/1435473862.shtml.

[6]新浪教育.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942万录取率近75%[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07/1557471847.shtml.

[7]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8]马洁,佟丞.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3(14).

[9]邱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略[J].江苏高教,2010(5).

[10]郑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11]李辉山.“六位一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

[12]何泽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王丽平]

Research on Planning of Freshmen Based on Target Type Guide

CHENG Gui-lo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 China)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scale and quality. It also has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al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students’ goal programming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to influence the education progress and the growth of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college freshmen in the situation of lack of goal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the lack of necessary guidance and training school, and personal lack of necessary awareness and planning. In the end, we should update our educational idea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balance and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evaluate the dynamic multipl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goal planning education.

freshmen; goal; orientation; career; planning

2015-11-13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传统安全视阈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研究”(15SKG077)

程桂龙(1988-),男,山东青岛人,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1671-5977(2015)04-0127-06

G640

A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新生规划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重获新生 庇佑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