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从专车开始
2015-03-09■文:白帆
■文:白 帆
新的一年,从专车开始
■文:白 帆
新浪微博:汽车与驾驶维修_白帆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过了农历新年才算是新的一年,所以本期杂志才应该是我们新一年的正式开端。首先,再给大家拜个晚年!正如之前所说的,受到过年放假影响,我们近两期的杂志页码会相对少一些,所以3月刊杂志依然保持与2月刊一样的160页,请各位见谅。
前些日子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个朋友的炫耀贴,在使用了某专车APP后,他接的第一单活儿就为他赢取了一台崭新的iPhone6。无独有偶,另外一款专车APP则在1月份为互联网公司的美女们打出了“1元乘车”的杀手锏,无论远近,只要成功下单并乘坐,一律只收1元。这成功地勾起了我这个对手机APP完全不感冒的传统人士的兴趣,于是乎也就时尚了一把,下载了其中一款并体会了一次。使用之后发现,这类APP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顺风车——让车主和乘客互帮互助,自由组合,根据车主的出行线路以及乘客的线路需求,为他们牵线搭桥,双向选择。价格会根据车主的车型种类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会比打车便宜一半左右,但足以抵消每天上下班的燃油成本。
不过政府显然对这类APP并不买账,曾经想要出台政策严令禁止,但老百姓的强大呼声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对于这种便民的举措为什么要严令禁止,无非是动了某些人的奶酪,比如出租车公司和相关税务部门。坦白讲,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搭乘专车,的确会对出租市场造成影响,而产生的相关乘车费用,税务部门也无法监管,有些人很可能会利用这样的漏洞而把专车演变成变相的黑车,这当然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不过,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言,虽然有着十几万辆正规出租车,应对日常的用车需求或许足够,但上下班高峰期一车难打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一来,何不让这些专车APP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呢,比如规定每天的工作时段等,让它真正成为公共交通的补充。
还有一部分专车APP则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模式,比如滴滴专车和易到用车等,虽然为乘客服务的也是私家车主,但这部分专车车主已经得到公司认证并进行了规范化的培训,这样一来,相关部门也就能够实现监管。一旦他们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而大规模进入市场,我相信出租行业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服务质量也会得到改善—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此外,还有一部分小范围的专车也在悄悄运行着,而且在呈现扩大的趋势,那就是一些服务行业所推出的专属订制专车服务。比如华晨汽车刚刚推出的高端MPV品牌华颂,也全面进入三亚的旅游市场,成为喜达屋集团旗下酒店的专车;宝马和奔驰一直都在与国航合作,为在首都机场搭乘航班的高端用户提供专车接送,英菲尼迪在2014年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而登机口接机的举措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效应。据说,2015年已经有了更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关注专车领域,并已经进入实质的操作阶段。在我看来,专车其实还有很多的领域,比如它能够成为汽车厂商新车型的推广活动,将新车型变成专车来替代各个4S店的试驾车,出现在普通民众的身边,并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作为汽车媒体,也可以通过与厂商合作提供专车来聚拢人气吸引读者。或许,当你看到本期杂志时,我们的专车选题已经在制定过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