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博物馆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文物概说
2015-03-09刘晓荣裴应东
刘晓荣 裴应东
(武山县木梯寺文物管理所,甘肃武山741300;武山县文物局,甘肃武山741300)
武山是古丝绸之路通向西域中亚的交通枢纽,东段南道的四条支线在这里交汇后西去。作为曾经西行驿道和商旅重地,武山留下了众多文化珍迹和艺术瑰宝,除举世闻名的水帘洞、木梯寺、禅殿寺等石窟群外,还遗存了唐代的鎏金镶银铜碗、凤首灰陶壶、海兽纹葡萄镜等。这些弥足珍贵的丝路文物就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繁荣的象征,也是盛唐历史“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实物见证。
唐代通过丝绸之路对外贸易交流,大量带有西域风格的金属器皿流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这些金属器皿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承担了传播外来文化的重要角色,形成了既富丽豪华又充满西域风情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手工艺品。武山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鎏金镶银铜碗,为国家三级文物,出土于武山县高楼乡。口径11.2厘米,高⒋2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圜底、圈足,口沿外侧向外伸出。呈三角形面,上镶银质高浮雕式卧狮,尾部变宽向下翻卷成一环形柄,通体鎏金,碗内中心及外壁镶有五只卧狮,双眼环睁低首伏于前肢上,鬃毛上卷,后腿半卷曲,尾下垂于后腿底,外壁卧狮间及碗底圈足内镶银质宝相花,外壁颈下饰一圈连珠纹。这是一件典型的波斯萨珊式金属器皿,采用的是波斯打押技术,与中国传统铸造法有明显不同。鎏金镶银铜碗用不同的工艺加工而成,然后再加以组合。首先在铜板加工押出的主要图案,再经过锻打镶银成形,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鎏金。碗的外壁镶嵌银质卧狮而背景部分则鎏金。经过这样的处理,将银白色的浮雕图案置身于金色的背景之下,非常醒目,独具匠心,在世界现存的萨珊系统金属器皿中无论其工艺水准,还是图案内容,都为萨珊系统金属器皿中的上品。(图1)
唐代丝绸之路对外商贸文化交流频繁,中亚、西亚的大量生活用具这时也传入中国,其中波斯鸟首壶也传入我国,在唐代的陶瓷中出现了凤首壶,此类器形源于波斯萨珊金银器的造型,而唐代陶工们广泛地吸收了波斯萨珊工艺品的特点,并把它们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并加以创新发展,把胡壶的口、沿、流盖作成凤首,柄上安龙首等中国人喜爱的纹样,壶形保留了南北朝时期莲花尊的形状,以凤首盖与流相合构成壶嘴,壶柄作弯曲的龙形,首衔壶口,尾连壶底,壶身则堆贴团案纹、联珠纹,是由波斯萨珊王朝流行纹饰移植和演变而来。武山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凤首灰陶壶,是一件唐代早期北方凤首壶的代表,该壶出土于武山洛门镇东旱坪,国家三级文物,通高26.8厘米,底径9.7厘米,腹围16厘米。溜肩鼓腹、素面平底,凤头形口及流,细颈,颈下一圈凸弦纹,及口沿向下卷出一捉手,颈、腹部打磨有数圈连珠纹,造像流露着西域文化的特征,丰腴圆润,流畅生动。(图2)
图1
图2
海兽葡萄镜又名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唐代是其流行时期。此类镜装饰奇异,纹样充满神秘色彩,是中西经济文化长期交流的成果,也是中国铜镜装饰纹样由瑞兽向花鸟植物纹转变的特殊产物,在铜镜史上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武山博物馆馆藏海兽葡萄镜,国家三级文物,重585克,直径14.8厘米,厚0.9厘米,图案精美,制作精湛,代表了唐代高超的制作工艺。伏兽形钮,以轮环为间隔,分作内、外两区:内区是环绕一周的八串葡萄和长瓣之花,枝条交错缠连,葡萄颗粒饱满,葡萄藤叶和花瓣枝蔓铺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葡萄和花草间有四只狻猊在玩耍嬉戏,或卧或伏,神态各异,葡萄及长瓣的枝蔓越过轮环间隔由内区延伸到了外区;外区也是以16串硕果累累的葡萄和藤叶花草为主,其间装饰着8只雀鸟,有的静静伫立,有的啄食葡萄,有的展翅飞翔,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惹人喜爱。铜镜的最外缘装饰着一周流云纹,镜缘是一周窄线棱边,纹饰全部为浮雕式,高低起伏,生动形象。(图3)
图3
海兽葡萄镜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这种头大圆身子的动物,人们经常把它们称作“海狮”或“狻猊”,其实它们就是古代的狮子,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①狮子作为珍贵的贡品输入我国。《尔雅·释兽》曰:“狻猊,如虦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②这说明狻猊就是狮子,原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一带狮子在佛教中既是佛的护守者,又是四大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的坐骑,自张赛通西域后,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不但引进了葡萄、首稽、胡萝卜、胡桃等十余种植物,西域的许多珍贵动物如汗血马、狮子等也相继引进中国内地。唐代人们仍然把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而国土之外,人们不太了解的地方,就笼统地称之为“四海”。葡萄、狮子等动植物都不是本国所产,而是从西域传进来的,所以古代人就在这些动物名称前面加个“海”字,其意义并不是说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实际它的意思就是指西域以外、海外带回来的东西。葡萄,汉代称“蒲桃”,西域最早种植,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后被广泛种植。《汉书·西域传》说:“大宛左右,以蒲桃(葡萄)为酒……汉使采蒲桃、苜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桃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③唐代国内外交往频繁,狻猊、葡萄等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内地,此镜背面的纹饰正是中国接纳西域文化的实物例证。唐初,波斯摩尼教传入中土,海兽和葡萄在摩尼教皆被视作有力的象征,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富贵长寿,而且由于葡萄结果非常的多,又有着多子多福这个寓意,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也反映了当时对波斯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中国的铸镜匠师们创造性地将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海兽和葡萄巧妙结合,形成了自己民族风格的图案,海兽葡萄纹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纹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
“丝路胡人外来风”,胡人是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边地游牧民族及西域各族的称呼,唐代沿着丝绸之路不少胡人来华经商,以胡人形象为素材所烧造的陶瓷俑,被考古学界称为“胡俑”。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胡俑出土主要集中在以唐长安为中心的渭水流域,唐代陶瓷装饰中的胡人形象颇多。武山博物馆馆藏的唐三彩胡人骑兽俑,国家三级文物,高16.7厘米,座长10厘米,座宽9.9厘米。头戴连衣斗冠,高鼻凹眼,颧骨突隆,外貌特征颇似阿拉伯人,注视前方,直身,两臂弯曲交合于腹前,两腿叉开骑于狮形兽上。狮形兽身,肢体壮硕,四腿直立、引颈昂首、尾巴上翘,颈、腿、尾部毛发卷曲,人兽连为一体,兽颈、尾、腹饰黄彩,其他部分均饰绿彩。(图4)胡人形象的出现不是艺术虚构的结晶,而是历史的见证和总结,是丝路文化交流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唐代的文化宽容政策。
图4
武山作为丝路重镇和必经之路,发现诸多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文物,是当时文化交流繁荣的反映,也进一步说明武山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
[注释]
①③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45页。
②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