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再生水管网腐蚀的关键措施——优化混凝与消毒工艺

2015-03-08冯萃敏刘丹丹尹晓星米楠黄学平

腐蚀与防护 2015年6期
关键词:混凝剂混凝处理工艺

冯萃敏,刘丹丹,尹晓星,米楠,黄学平

(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2.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南昌330099)

水质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构成的水危机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成为解决城市供水不足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1]。再生水回用途径众多,其中工业用水的需水量往往不随季节变化,能够成为再生水的稳定用户[2-3]。

在再生水回用中,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再生水的水质及其回用的安全可靠性,这其中主要是输配过程中管网内的水质稳定性问题。再生水在输配过程中,水与管道内表面之间均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腐蚀。管网腐蚀的种类、程度等与再生水水质状态及处理工艺类型直接相关,因此需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从根源上控制再生水的水质稳定性,从而控制再生水管网的腐蚀[4]。本工作针对城市再生水的输配水管线腐蚀控制问题,分析腐蚀原因,探讨控制措施。

1 管网腐蚀研究现状

关于管网腐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来水管网且局限于腐蚀机理的研究,然而,再生水的配水管网,同样存在着巨大的腐蚀问题。其中70%~80%为化学腐蚀,20%左右为微生物腐蚀,除此之外,还包括冲刷腐蚀、垢下腐蚀等。大多文献对腐蚀机理的研究都是从化学腐蚀或微生物腐蚀这两方面展开的。本工作对再生水配水管网的腐蚀机理重点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1.1 化学腐蚀

目前常用的水质判断指数有Langelier饱和指数(LSI)[5]、Ryznar稳定指数(RSI)[6]、拉森指数(LR)和侵蚀指数(AI)等。国际上常用RSI和LSI来评价对铁管的腐蚀性,而LSI和RSI主要用来判断水的结垢与腐蚀趋势。拉森指数是Larson和Skold在1957年提出,主要定义式为:LR=([Cl-]+2[SO])/[HCO],以mol/L为单位[7]。拉森指数考虑了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无机阴离子对腐蚀的影响来评价对铁管的腐蚀性。水体中Cl-,SO等是极性很强的阴离子,两种离子的积累对铁腐蚀有重要影响[8],SO和Cl-等腐蚀性离子浓度较大时,会增加水体的电导率,进而加快腐蚀过程,高Cl-,SO含量均会加剧金属管道表面的垢下腐蚀和点蚀,严重的可造成管道穿孔[9]。其中,以氯离子的点蚀最严重。因此,常用LR来衡量铁管腐蚀情况,LR值越低,水的腐蚀性越小。Lason认为LR在0.2~0.3以下时,对铁管腐蚀性较小。1977年,Imran[10]认为LR小于0.5属于可接受范围,王洋等认为LR大于1时,水具有严重腐蚀性,Cl-,SO对腐蚀影响较大[11]。

除了Cl-、SO以外,其他阴离子对于配水系统金属管道的腐蚀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阴离子中Cl-,SO是影响腐蚀速率的最重要因素[12]。

1.1.1 氯离子腐蚀

氯离子是再生水中一种主要的阴离子,1992年,Kucernak[13]和P.Schmuki[14]等均发现Cl-引起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金属钝化膜的最薄弱部位。Cl-能够使金属表面由钝化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致使碳钢发生全面腐蚀、不锈钢发生点蚀以及应力腐蚀开裂等[15]。描述Cl-对金属管道腐蚀机理的主要有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成相膜理论认为,因为氯离子半径小,故而穿透能力强,缓蚀剂在金属管道表面形成保护膜,膜下属贫氧区,构成阳极金属管道表面的氧化膜很容易被穿透,Cl-穿透氧化膜后进入阳极区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破坏氧化膜的结构促使金属管道表面腐蚀[16-17]。一般认为碳钢管道在含Cl-环境中形成的锈层的物质组成主要是:γ-FeOOH、α-FeOOH、Fe3O4以及少量β-FeOOH,其中α-FeOOH和Fe3O4由于晶体生长速度较快,形成的颗粒大,其结构疏松、容易脱落[18-19]。

(2)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具体是指个人愿望、要求得到满足,心理存在挫败感、自卑感。此类患者问题在于,社会或环境适应能力差、承受力低,从而生活中一旦遇到巨大打击,如钱财受损、失恋等问题,可能出现自杀冲动;

吸附理论则认为,金属对氯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相对氧而言金属能优先吸附氯离子。在金属管网中,氧和氯离子两者竞争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氯离子被吸附的能力强,甚至可以取代已经被吸附的其他钝化离子,从而与金属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物,即:

金属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又可以进一步水解产生HCl,使铁的溶解速度加剧,垢下小孔中pH不断下降,进一步促进腐蚀[20]。有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l-对系统的腐蚀较轻,随着浓度的升高则Cl-对系统的腐蚀速率迅速增加。故应严格控制管网中Cl-的浓度[21]。

1.1.2 硫酸根离子腐蚀

King等研究发现,若溶液中Fe2+浓度较低但水中的SO42-充足时,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的主要成分是FeS,当Fe2+浓度较高且水中的SO42-充足时,不再形成保护膜,此时腐蚀速率加快[22]。因此,金属管道中,SO42-浓度也是影响管网腐蚀的一个重要因素。Booth等人证实了若硫酸盐含量很高,硫酸盐还原菌可利用的SO42-增多,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后会促进金属腐蚀行为的进行[23]。

1.2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腐蚀(MIC)是指由微生物引起或促进的腐蚀[24],它的本质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通过影响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从而影响腐蚀速率和类型[25]。1910年,R.H.Gaines首次指出微生物腐蚀(MIC)这一概念,它是城市供水管网及污水再生水回用管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Gaines认为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和硫氧化细菌是导致铁腐蚀的部分原因[26]。直至1934年,荷兰学者V.W.Kuhr等提出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金属的阴极去极化理论之后,人们开始重视MIC。

再生水配水管网的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在管道中进行生命活动,与管道内环境相互作用,对管道产生的腐蚀作用。T.S.Rao等研究发现,脱硫弧菌和铁细菌是导致配水管网中碳钢腐蚀的主要细菌[27]。20世纪30年代Kuhr提出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腐蚀作用的阴极去极化机理。Kuhr认为,在缺氧条件下,硫酸根氧化被吸附的氢,从而加快了析氢腐蚀[28]。另有研究表明,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硫酸盐中的氧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因此管道中回用水的pH骤然下降,导致金属发生较为严重的点蚀[29]。另外,也有相关报道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能加快配水管网腐蚀[30-31]。除此之外,pH、温度、水力条件以及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的物质,都会对微生物腐蚀产生一定的影响[32-33]。

综合上述管网腐蚀机理的研究结果,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的产生通常包括腐蚀性离子引起的化学腐蚀以及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腐蚀两大类。文献从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两个方面对再生水水质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以达到控制管网腐蚀的目标。

2 再生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再生水处理工艺进展

国外对再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污水再生回用研究,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污水再生回用。自从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法国的Amoncourt分别在1987年和198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和第二座膜分离水厂开始,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7-39]。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水质的强化,采用的工艺主要以RO或UF为核心。目前,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在国外再生水厂中应用较少,而纳滤或反渗透用于再生水生产已比较普遍[40-41]。

2.2 混凝工艺研究进展

混凝是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关键环节之一,混凝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流程的运行工况以及最终出水水质[42]。混凝剂的种类、性质、投加量对混凝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温度、pH、搅拌强度和时间以及水中的杂质成分等也直接影响混凝的效果[43]。目前,国内针对混凝的研究已经由混凝机理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对混凝影响因素、混凝过程、新型混凝剂的开发的研究。

2.3 消毒工艺研究进展

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消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是确保微生物安全性的有力保障。当前,国内大多数再生水厂采用的消毒工艺是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的处理工艺。氯消毒具有成本低、消毒效果好等优势,但是由于氯系消毒剂的添加,会引入过多的氯离子,对再生水配水管网产生腐蚀,另外氯消毒还会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残余氯对水生态系统亦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再生水的回用[44]。由于消毒工艺的出水直接关系到管网水质稳定,因此如何改善氯化消毒工艺,开发新的消毒技术是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一个重要课题,臭氧、紫外线等是人们关注的主要替代氯化消毒的手段。

通过国内外再生水处理工艺现状分析,发现国内仍有大量水厂采用传统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再生水,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消毒由于有药剂的投加,因而引起更多的关注。另外,经过前期对几个不同再生水厂的水质调研情况表明,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的再生水出水相较于膜技术处理后的再生水出水Cl-,SO含量明显较高,拉森指数也较高,配水管网具有更严重的腐蚀倾向。因此,如何优化传统工艺,使再生水出水在满足回用水水质的同时减小管网腐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3 以控制管网腐蚀为目标的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运行优化研究探讨

基于上述对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及管网腐蚀的研究进展分析,再生水中Cl-,SO42-和微生物是影响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的关键因素,而在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和消毒是两个必不可缺的环节,这两个环节由于有药剂投加,是控制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水平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的关键,是再生水配水管网运行安全的保障性环节。即控制混凝剂种类、消毒剂种类及其投加量将是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控制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

3.1 优化混凝过程

混凝剂种类的选择是控制配水管网腐蚀重要的环节之一[45]。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无机混凝剂以铝盐、铁盐为主。其中铁盐中以FeCl3为例,FeCl3水解过程中会产生H+降低pH[46],对混凝土、塑料等均有腐蚀性,对金属管道或设备有较强烈的腐蚀。传统的铁系混凝剂由于其游离酸含量过高腐蚀严重而很难适用。铝系混凝剂以硫酸铝为例,硫酸铝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在2.5以下。粗制硫酸铝因酸度过高产生的腐蚀性也较强,投加设备与溶解需考虑防腐蚀。因此,选择新型无机高分子或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控制腐蚀性离子引入,降低腐蚀微生物含量,实现配水管网腐蚀控制。

混凝剂的投加对后续处理设备及配水管网腐蚀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pH、温度、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47-49],同时也是影响管网腐蚀的重要指标。投加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投加量过小会使混凝进行的不彻底,达不到水处理的效果,投加量过高会引入过高的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促使管道腐蚀发生。

因此,实现配水管网腐蚀的控制既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剂种类,又需要控制混凝pH、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温度、投加量等指标在适当的范围,目前,针对控制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的混凝剂相关研究尚缺乏,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优化混凝工艺以控制管网腐蚀的研究将是未来再生水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2 优化消毒工艺

再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会直接对配水管网产生影响,其中对配水管网腐蚀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毒工艺。目前再生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氯系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系消毒剂主要依靠氯溶解于水生成的次氯酸起作用或是基于强氧化性实现杀菌消毒作用。目前,氯系消毒剂在国内再生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主要的优点是消毒持续时间长,产生的余氯能够对管网中微生物进行杀菌控制。同时,氯系消毒剂的使用也带来很多问题,它们在水中水解会产生氯酸盐或者一些游离的氯离子,氯离子对金属会产生极强的腐蚀性,氯系消毒剂的使用会产生腐蚀并影响管网的使用寿命。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来实现杀菌作用,消毒副产物少,广泛应用在饮用水、游泳池等的消毒,部分再生水处理工艺也使用臭氧进行消毒[50]。单一的臭氧消毒不能保证管网中微生物的稳定,容易发生管网微生物腐蚀。

紫外线消毒主要是基于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51]。它具有杀菌效率高、成本低、副产物少等优势,是重要的再生水消毒工艺。但是紫外线消毒的缺点是没有持续消毒能力,存在微生物的复活,会造成管网的腐蚀。

为了保证再生水在输送过程中管网的水质稳定性以及减小管网腐蚀程度,故考虑采用紫外线-氯联合消毒、臭氧-氯联合消毒,这两种组合工艺既能控制微生物的二次污染,维持余氯量,增强再生水的生物稳定性,又能降低消毒剂浓度,缩短作用时间,保障再生水的运输和使用卫生安全。例如采用紫外线-氯联合消毒工艺[52-53],利用氯持续消毒作用来控制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的复活,同时减少氯的投加量,降低腐蚀;臭氧-氯联合消毒,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实现杀菌作用,降低氯的投量,实现管网水质稳定化,减小管网腐蚀。因此,采用紫外线-氯联合消毒、臭氧-氯联合消毒或将实现管网的腐蚀及水质的稳定性控制。

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及消毒都是关键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混凝剂与消毒剂的种类确定最佳投加量、控制好影响混凝及消毒效果的工况条件将是再生水管网腐蚀控制的可行之举。

4 结语

针对以控制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及管网水质稳定性为目标的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国内外相关研究甚少。再生水配水管网腐蚀的产生通常包括腐蚀性离子引起的化学腐蚀以及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腐蚀两大类。因此,研究再生水管网腐蚀应主要从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两个角度着手。传统工艺中混凝和消毒是控制再生水管网腐蚀的关键工艺步骤,混凝剂和消毒剂种类的合理选择、最佳投量的确定以及合适的工况条件是控制再生水管网腐蚀,实现传统再生水处理工艺优化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控制混凝和消毒两个关键工艺步骤,以达到建立基于化学腐蚀与微生物腐蚀过程协同的管网腐蚀控制与水质调控应用工艺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 王晓昌,金鹏康.浅析再生水工业回用的水质保障问题[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2(43):1-5.

[2] ASANO T,LEVINE A D.Wastewater reclamation,recycling and reuse:Past,present,and future[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33(10):1-14.

[3] ZHANG Y,CHEN X,ZHENG X,et al.Review of water reuse practic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55(1/2):495-502.

[4] 杨羽.水质及流动特征对再生水输配管道壁面侵蚀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LANGELIER W F.The analytical control of anti-corrosion water treatment[J].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1936,28(10):1500-1521.

[6] JOHN W R.A new index of determining amount of calcium carbonate scale formed by a water[J].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1994,36(4):472-486.

[7] LASON T E,SKOLD R V.Corrosion and tuberculation of cast iron[J].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1957,49(10):1294-1302.

[8] CHING Y P,JOHN F F,GREGORY V K.Effects of chloride,sulfate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on the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of trace-level in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corroding iron[J].Water Research,2013,47(14):5257-5269.

[9] 苟晓东,蕈欣杨.污水回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3(10):34-37.

[10] MERRILL D T,SANKS R L.Corrosion control by deposition of CaCO3film:A partical approach for plant ppearators[J].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1977,69(11):592-599.

[11] 王洋,张晓健,陈超,等.水源切换引起给水管网黄水问题原因分析[J].环境科学,2009,30(12):3555-3561.

[12] 王绍华,赵庆良,祝琳.再生水水质对冷却水系统腐蚀的影响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3):98-101.

[13] KUCERNAK A R J,PEAT R,WILLIAMS D E.Dissolution and reaction of sulfide inclusions in stainless steel imaged using scanning laser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2,139(8):2337-2340.

[14] SCHMUKI P,BOHNI H.Metastable pitting and semi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passive film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2,139(7):1908-1913.

[15] TOMOHIKO O,TAKEO K,SHINJI F.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hydrogen entry into high strength steel due to atmospheric corrosion[J].Materials Transactions,2006,47(12):2956-2962.

[16] 罗利家,何绍良,王传军.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力,2006,39(11):17-21.

[17] 葛红花,周国定.影响凝汽器不锈钢管耐蚀性的因素[J].华东电力,2002,30(12):46-49.

[18] ASAMI K,KIKUCHI M.In-depth distribution of rusts on a plain carbon steel and weathering steels exposed to coastal industrial atmosphere for 17years[J].Corrosion Science,2003,45(11):2671-2688.

[19] LIU H,WEI Y,SUN Y H.The formation of hematite to ferrihydrite using Fe(II)as a catalyst[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A:Chemical,2005,226(1):135-140.

[20] LEE C T,QIN Z,ODZIEMKOWSKI M.The influence of groundwater anions on the impedance behaviour of carbon steel corroding under anoxic conditions[J].Electrochimica Acta,2006,51(8/9):1558-1568.

[21] 张艳焕.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系统的腐蚀及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2] KING R A,MILLER J D A,SMITH J S.Corrosion of mild steel by iron sulphides[J].British Corrosion Journal,1973,8(3):137-141.

[23] BOOTH G H,TILLER A K.Cathodic characteristics of mild steel in suspensions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J].Corrosion Science,1968,8(8):583-600.

[24] IVERSON W.Microbial corrosion[M].London:The Metals Society,1983:46.

[25] 刘光洲,吴建华.海洋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01,22(10):430-433.

[26] GAMES R H.Bacterial activity as a corrosive influence in the soil[J].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1910,2(4):128-130.

[27] RAO T S,SAIRAM T N,VISWANATHAN B,et al.Carbon steel corrosion by iron oxidising and 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a freshwater cooling system[J].Corrosion Science,2000,42(8):1417-1431.

[28] VON W K C A H,VAN D V L S.De graphiteering van gietijzer ais electrobiochemisch proces in anaerobe gronden[J].Water,1934,18:147-165.

[29] 徐风雷,周亚平.对冷媒水系统腐蚀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冶金动力,2004(6):80-82.

[30] SETH A D,EDYVEAN R G J.The function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corrosion of potable water mains[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and Biodegradation,2006,58(3/4):108-111.

[31] HOMERO C,XOCHITL D B.SRB-biofilm influence in active corrosion formed at the steel-electrolyte interface when exposed to artificial seawater conditions[J].Corrosion Science,2008,50(4):1169-1183.

[32] 赵洪斌,李欣,赵明著.给水管道卫生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8.

[33] BUSALMEN J P,VAZQUEZ M,DESANCHEZ S R.New evidences on the catalase cechanism of microbial corrosion[J].Electrochimica Acta,2002,47(12):1857-1865.

[34] 王中华.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优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5] 曲炜.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发展历程与工艺适应性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1(7):61-65.

[36] 白姝敏.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研究[J].山西建筑,2013,19(30):96-97.

[37] 张玲玲,顾平.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8,28(5):103-109.

[38] LINE J M,VIAL D,MOULART P.Status after 10 years of operation-overview of UF technology today[J].Desalination,2000,131(1/3):17-25.

[39] 李圭白,杨艳玲.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J].给水排水,2007,33(4):1-7.

[40] GOZALVEZ-ZAFRILLA J M,SAM-ESCRIBANO D,LORA-GARCLA J,et al.Nanofiltration of secondary effluent for wastewater reuse in the textile industry[J].Desalination,2008,222(1/3):272-279.

[41] GUO W S,ZHANG R,VIGNESWARAN S.et al.Membranes coupled with physic chemical teatment in water reuse[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2):513-519.

[42] 邬艳,杨艳玲,李星,等.三种常见混凝机理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特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50-155.

[43] 郑毅,丁曰堂,李峰,等.国内外混凝机理研究及混凝剂的开发现状[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0):14-17.

[44] 程明,胡晨燕,章婧,等.管网中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14,33(2):17-21.

[45] PERNITSKY D J,EDZWALD J K.Selection of alum and polyaluminum coagulant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Water Supply:Research and Technology:AQUA,2006,55(2):121-141.

[46] JIANG J Q,WANG H Y.Comparative coagulant demand of polyferric chloride and ferric chloride for removal of humic acid[J].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4(2):386-397.

[47] FRANCESCHI M,GIROU A,CARRO-DIAZ A M,et al.Optimisation of the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ocess of raw water by optimal design method[J].Water Research,2002,36(14):3561-3572.

[48] SINHA S,YOON Y,AMY G,et al.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coagulants through effective characterization schemes[J].Chemosphere,2004,57(9):1115-1122.

[49] ELISANGELA H,JAAKKO S,ANNA-KAISA R,et al.Optimisation of chemical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for direct application of solid metal salt coagulants:Treatment of peatland-derived diffuse runoff[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25(4):659-669.

[50] HULYA O,URSULA K.Potential alternative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organic fresh-cut industry for minimizing water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2(3):686-693.

[51] ERIC C,GABRIEL C J,BENOIT B,et al.Impact of microparticles on UV disinfection of indigenous serobic spores[J].Water Research,2007,41(19):4546-4556.

[52] WANG X J,HU X X,WANG H B,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sequential use of UV irradiation and chlorine to disinfect reclaimed water[J].Water Research,2012,46(4):1225-1232.

[53] WANG H B,HU C,HU X X.Effects of combined UV and chlorine disinfection on corrosion and water quality within reclaimed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J].Water Research,2014,39:12-20.

猜你喜欢

混凝剂混凝处理工艺
复配混凝剂强化处理生活污水试验分析
复合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高炉煤气洗涤水的试验研究
水处理混凝剂的分类及未来发展探究
稳定轻烃脱硫处理工艺进展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电解制备新型混凝剂及其混凝特性
碲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改进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