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
2015-03-08聂斐刘静邵益森熊国展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 聂斐 刘静 邵益森 熊国展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
★聂斐刘静邵益森熊国展(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阿是穴、脾肾俞穴及艾灸太溪、足三里、神阙为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与西药治疗者38例作疗效比较。结果:针灸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效果显著,能从本论治,改善患者体质,达到治疗效果。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针灸疗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黄、灰白色溃疡,溃疡表面凹陷,周围充血红肿,伴有局部灼痛,溃疡以“红、黄、凹、痛”并常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属中医学“口疮”“口疳”等范畴,最早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失调、精神等因素有关[1],病机较复杂。笔者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采用针刺患处阿是穴、艾灸远端相关穴位方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口腔溃疡4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78例患者全部来自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门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6~60岁;对照组38例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18~61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2个月以上。(3)符合中医学脾肾阳虚型诊断标准: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有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4)排除由于全身性其他疾病引起的复发性口腔溃疡。(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得再采用其他药物治疗或接受其他疗法。
1.3治疗方法(1)观察组。①取穴:选取阿是穴、脾俞、肾俞、太溪(双侧)、足三里(双侧)、神阙。②操作:针刺近处阿是穴(口腔粘膜溃疡面相对应的口腔外),用30号1寸毫针直刺,要求针透过面部肌肉层,且在口腔粘膜溃疡面能触及针尖,行提插捻转手法10余次,操作时注意不可过深,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刺伤牙龈及舌;远取脾俞、肾俞,选用28号1.5~2寸毫针针刺补法。同时艾条悬灸太溪(双侧)、足三里(双侧)、神阙(艾条均选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制热敏灸艾条),在穴位局部或循经有灸感(热、麻、胀感)后,每穴灸20min。上法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
(2)对照组:维生素B210mg/次,3次/d及维生素C 200mg/次,3次/d,餐后口服;西地碘含片(北京四环制药厂),每次1片(1.5mg),3~5次/d。10d为一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口腔溃疡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溃疡痊愈时间,同时跟踪调查患者半年内口腔溃疡复发情况。
1.4疗效标准参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2]及结合临床实际,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定。
2结果
见表1、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3个月及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此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多素体虚寒,阳气不足或得本病后反复应用寒凉清热之剂使阳气损伤,而致脾肾阳虚,此类患者临床较为多见,往往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久之体内阴寒内盛,虚阳上浮,灼伤口肌而发为口疮。肾虚会导致机体代谢功能降低,引起瘀浊内生,同时肾虚必兼有瘀浊[3],脾虚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因此治疗复发性疾病,应从脾肾入手,温补脾肾,通络活血除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脾肾阳虚是病因之本,笔者运用针灸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标本兼治。针刺阿是穴可以加强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脾、肾俞穴是治疗脾胃及肾脏疾病的要穴,针刺补法操作该组穴位可以起到补益脾肾的作用,且肾俞可温肾壮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细胞浸润,促进溃疡愈合。艾灸选用足三里配伍太溪,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六腑”,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且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而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可培补肾经元气,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灸之可滋阴熄火,引火下行,二穴合灸可促进溃疡面的快速愈合。神阙即脐中,“脐为脾之候”,乃“心肾相交之门户”,灸神阙可补脾益肾,取其入肾而奏引火归源,补脾胃以长正气之效,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型),可通过调节脏腑阴阳、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和扶正祛邪等方法,达到标本兼治,减少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奉华,刘虹,彭解英,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致病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4):41.
[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3):209.
[3]芮秀圃.肾虚血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山东中医杂志,1992,11(5):32.
(收稿日期:2015-10-22)编辑:秦小珑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