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态少见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一例

2015-03-08王艳霞,王晓燕

医学综述 2015年5期



形态少见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一例

王艳霞※,王晓燕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医学基础学科,北京 100053)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05.080

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相当不一致,有少数患者的肿瘤以瘤细胞的多形性为特点,有明显的梭形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报道1例形态较为少见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旨在提高临床病理工作者对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认识。

1病案资料

患者男,44岁,间断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7个月。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右侧额叶、顶叶可见类圆形肿块,大小为5.4 cm×4.9 cm×3.8 cm,边界尚清,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周围水肿明显。临床初步诊断:右额、顶占位性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肿瘤边界不清,血供丰富,呈粉红色,质软,有囊变、出血、坏死区域。

肉眼可见:灰红色不规则组织数块,大小为4.8 cm×4.5 cm×3.5 cm,鱼肉状,质软,瘤内可见出血及坏死病灶。镜检: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肿瘤细胞密集,细胞形态分为两种:一类肿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核正圆形,核周空晕,胞质透亮,但是核浆比例增大,染色质增粗(图1,见封三),多数血管呈枝桠状穿插在瘤组织中(图2,见封三),其基本组织结构与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形态相似;另一类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多见,梭形瘤细胞较为常见(图3,见封三),部分瘤细胞具有极性,呈“栅栏状”排列(图4,见封三),部分瘤细胞沿血管周围浸润性生长(图5,见封三)。另可见肿瘤组织内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图6,见封三)。免疫表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瘤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s transcription factors-2,Olig-2)、S-100蛋白(S-100 protein,S-10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均呈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散在阳性细胞,波形蛋白阴性,细胞核增殖抗原67(Ki-67 antigen,Ki-67)增殖指数为5%~10%。病理诊断: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

2讨论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大脑白质的少突胶质细胞,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脑肿瘤的4.39%,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11.8%,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主要见于大脑半球的深部,尤多见于额叶,脑干、小脑,脊髓少见[1]。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将少突胶质细胞瘤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少突星形细胞瘤(Ⅱ级)及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Ⅲ级)。研究表明,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在年龄、性别及好发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多,其占已确诊少突胶质细胞瘤的36%~38%[3-4]。

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呈灰红色,质软,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肿瘤内可见坏死和出血病灶;显微镜下瘤细胞密集,核呈多形性,病理性核分裂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坏死明显,间质可见枝桠状血管、微钙化及微囊变。本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显微镜下不仅可见基本组织结构与典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形态相似的肿瘤形态,还可见异型性明显的细胞形态。部分瘤细胞沿血管周浸润性生长,部分瘤细胞具有极性,呈“栅栏状”排列趋势,此种形态较为少见。

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主要有:Olig-2(+)、GFAP散在阳性细胞、S-100灶状(+),Ki-67增殖指数高于3%。本例中瘤细胞Olig-2、S-100、EGFR、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均呈阳性,GFAP散在阳性细胞,波形蛋白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10%。Olig-2主要用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其阳性表达支持肿瘤细胞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EGFR过度表达往往预示肿瘤预后差,何杰等[5]研究表明,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存在EGFR扩增,本例结果与此相符。EGFR的阳性表达提示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预后不良。

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肉眼观察多为灰红色,质软,无包膜,可见出血、坏死和囊变;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异较大,其中小细胞增殖性胶质母细胞瘤瘤细胞密集,核异型性和多形性突出,可见核分裂和坏死灶,坏死灶周围细胞呈栅状排列,易与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混淆。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为GFAP(+)、Olig-2(-)、波形蛋白(+),可帮助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52.

[2]Louis DN,Ohgaki H,Wiestler OD,et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Acta Neuropthol,2007,114(2):97-109.

[3]马成,王倩,任静,等.不同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5):620-623.

[4]黄荣,徐本华,谢海群,等.109例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3):158-161.

[5]何杰,乔颖娟,郑声琴,等.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病理与临床预后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6):674-677.

(见正文第960页)

形态少见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图1少枝胶质细胞典型结构核正圆形,核周空晕,胞质透亮,核浆比增大,染色质增粗(HE染色×400)

图2多数血管呈枝桠状穿插在瘤组织中(HE染色×200)

图3梭形细胞型表现(HE染色×200)

图4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趋势(HE染色×100)

图5瘤细胞沿血管周浸润性生长(HE染色×100)

图6囊性变(HE染色×200)

(见正文第909页)

年轻宫颈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及c-Myc和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图1 原癌基因(c-Myc)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      图2 环加氧酶2(COX-2)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Report of One Case of Rare 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WANGYan-xia,WANGXiao-yan.(DepartmentofBasicMedicine,BeijingHealthVocationalCollege,Beijing100053,China)

Key words:Glioma; 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Glioblastoma

收稿日期:2014-05-09修回日期:2014-08-18编辑:辛欣

基金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R365;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5)05-09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