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2015-03-08付新亮王丽芳何淑仪纪方晓曹振鹏陈济铛张桂红
付新亮,方 博,王丽芳,何淑仪,郑 运,纪方晓,曹振鹏,周 沛,陈济铛,粟 硕,张桂红
(华南农业大学 兽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1930 年Shope 首次分离鉴定了经典H1N1 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其主要引起咳嗽、喷嚏、流鼻涕、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食欲下降等症状,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会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SIV 属于正粘病毒科A 型流感病毒属,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 病毒,其基因组由8 个独立节段构成,编码至少10 种基因产物,其中节段1~3 分别编码PB2、PB1、PA 聚合酶,节段4 和节段6 分别编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节段5 编码核蛋白(NP),节段7 编码基质蛋白M1和离子通道蛋白M2,节段8 编码非结构蛋白NS1和NS2[1]。一般认为SIV 具有宿主限制性,很少跨越种间屏障在另外的宿主群内建立稳定的谱系。但由于猪体内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受体SA-α-2、6Gal 和禽流感病毒(AIV)受体SA-α-2、3Gal[2],因此猪既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以感染AIV,被认为是禽、猪、人等不同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或重配的“混合器”。目前在猪群中流行的SIV 主要有H1N1、H1N2和H3N2 3 种亚型。其中H1N1 亚型SIV 主要包括经典SIV、欧亚类禽H1N1 SIV 和甲型H1N1 SIV[3-6]。本研究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H1N1 亚型SIV,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以及小鼠的致病性试验,为了解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SIV的来源与进化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SPF鸡胚及实验动物 于2013 年11 月~12 月在广东省5 个猪场共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猪鼻拭子115 份,样品经双抗处理后用于病毒分离;10 日龄SPF 鸡胚购自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6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主要试剂 TRIzol 总RNA 提取试剂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M-MLV Reverase、Ex Taq DNA 聚合酶购自TaKaRa 公司;胶回收试剂盒购自MAGEN 公司。
1.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 中登录的A 型流感病毒的序列设计M 基因检测引物序列为:5'-CAAGACCAATCCTGTCACCTC-3'/5'-AAGACGAT CAAGAATCCACAA-3';并设计扩增流感病毒8 个节段的8 对引物,其中HA 节段的引物序列为:5'-AGCAAAAGCAGGGG-3'/5'-AGTAGAAACAAGGG TGTTTT-3';NA 节段的引物序列为:5'-AGCAAAAG CAGGAGT-3'/5'-AGTAGAAACAAGGAGTTTTTT-3';其他节段的扩增引物参考文献[7]的序列;反转录引物为Unil-2:5'-AGCAAAAGCAGG-3',引物均由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合成。
1.4 病毒分离与鉴定
1.4.1 鸡胚接种 将处理的拭子样品上清液经尿囊腔接种10 日龄SPF 鸡胚(0.1 mL),于37 ℃孵化48 h,收集24 h 后死亡和存活的鸡胚尿囊液,测定其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有血凝性的阳性样品通过鸡胚接种有限稀释法纯化。对于血凝阴性尿囊液则在SPF 鸡胚中盲传3 代,如果仍然无血凝性则判为病毒分离阴性。
1.4.2 病毒核酸的提取和RT-PCR 鉴定 采用TRIzol 法提取病毒总RNA,以Unil-2 为引物,通过M-MLV 反转录制备cDNA,并以其为模板,采用A型流感病毒的M 基因检测引物进行PCR 扩增。反应条件为:95 ℃5 min;95 ℃1 min、54 ℃45 s、72 ℃1 min,30 个循环;72 ℃10 min,PCR 产物经1.0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5 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以制备的cDNA 为模板,采用A 型流感病毒各节段特异性PCR 引物扩增8 个基因片段。PCR 扩增产物分别经胶回收后克隆至pMD18-T 载体,提取重组质粒,由英潍捷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鉴定。
1.6 病毒遗传进化与分子特征分析 采用DNAStar软件对所测得的序列进行拼接,并与NCBI 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通过MEGA5.0 软件对HA 和NA 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绘制进化树,并对HA 和NA 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1.7 小鼠致病性试验 将6 周龄雌雄BALB/c 小鼠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 只;实验组以106EID50/只的剂量经鼻腔接种病毒,接种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采食和饮水情况,定期称重并记录采食量,连续观察14 d,感染后第3 d 随机迫杀3 只小鼠,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肺脏和脑进行脏器中病毒滴度测定。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 将115 份鼻拭子接种SPF 鸡胚,盲传至第3 代,将通过血凝试验判为阳性的尿囊液,采用A 型流感的M 基因检测引物进行RT-PCR 检测,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约750 bp 的目的片段(图1A),分离得到一株流感病毒。
2.2 分离株各节段的RT-PCR扩增 以提取病毒总RNA 反转录制备的cDNA 为模板,采用A 型流感病毒各节段特异性PCR 引物分别进行各节段的RT-PCR 扩增,结果显示扩增的各片段大小均与预期相符(图1B)。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H1N1 亚型SIV,命名为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
图1 SIV M 基因的RT-PCR 检测(A)及8 个节段扩增(B)结果Fig.1 Detection of the M gene(A)and eight segments(B)of SIV by RT-PCR
2.3 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通过NCBI 中的Blast 程序对该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B2、PB1、HA、NA 和NS 5 个节段与A/swine/Shanghai/2/2005(H1N1)同源性最高;而PA、NP 和M 基因片段与A/swine/Guangdong/33/2006(H1N1)同源性最高(表1)。
2.4 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HA 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SIV 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HA 基因编码区由1 698 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65 个氨基酸,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SIQSR↓GL,与高致病性AIV 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裂解位点相比,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与参考株A/swine/Shanghai/2/2005 相比,该分离株HA 蛋白共有5 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4 个位于HA1 蛋白中,分别为R62G、E144V、S278Y、S326N;1 个突变位点位于HA2 蛋白中,为S540P;另外该分离株在522 位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缺失(表2)。
NA 基因编码区由1 410 个氨基酸组成,编码470 个氨基酸。与参考株相比,有6 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分别为L23M、I195L、R222K、D307N、K347N 和M415L,而糖基化位点未发生变化。
表2 A/Swine/Guangdong/L2/2013 与参考株HA 氨基酸比较Table 2 Amino acid of HA proteins of A/Swine/Guangdong/L2/2013 and the reference viruses
2.5 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对该分离株的HA 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的8 个节段均位于经典SIV 亚群中,未同其他亚群进行重组,并与2005 年前后的经典SIV 株A/swine/Shanghai/2/2005 在同一分支,进化关系最近(图2)。同时对NA 的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其结果与HA 的进化分析结果相符(图3)。
2.6 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小鼠接种病毒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行动迟缓。实验组小鼠的体质量在1 d~5 d 缓慢下降,并在6 d 以后体质量开始逐渐恢复,表明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分离株不需要经过适应,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并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导致小鼠体质量降低(图4A),但所有感染小鼠并未发生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感染小鼠第3 d 表现为以肺脏充血和渗出性炎症为特征的肺炎症状(图4B)。小鼠脑、肝、肾和脾中均未分离到病毒。迫杀的3 只小鼠肺脏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4.25EID50、104.5EID50和103.75EID50,表明病毒仅能够在呼吸道复制。
图2 分离株HA 基因进化树Fig.2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HA gene of the isolate strains
图3 分离株NA 基因进化树Fig.3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NA gene of the isolate strains
图4 病毒接种后小鼠体质量变化(A)和组织病理学变化HE(400×)(B)Fig.4 Weight changes of mice after inoculate with A/Swine/Guangdong/L2/2013(A)and the pathological(HE)in tissues of lungs at days 3 after inoculate(B)
3 讨论
我国于1991 年首次分离到SIV,自1998 年~2005 年,美洲来源的经典H1N1、欧洲来源的类禽H1N1 和三源重配H1N1 流感病毒在我国南部地区的猪群中共同流行,同时还有人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但从2005 年之后,欧亚类禽SIV 的流行在猪群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并且于2009 年从猪群中分离到甲型pdm09 病毒株[8-10]。
本研究从猪场采集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H1N1 亚型SIV;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PB2、PB1、HA、NA 和NS 5 个节段与A/swine/Shanghai/2/2005(H1N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PA、NP 和M 3 个基因片段与A/swine/Guangdong/33/2006(H1N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后两者属于经典SIV;对该分离株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参考株A/swine/Shanghai/2/2005 相比,该分离株HA 蛋白共有5 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另外该分离株还在522 位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缺失,缺失位点位于跨膜区附近,对病毒HA 蛋白的功能影响不大,并且该分离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与参考株一致。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A/swine/Shanghai/2/2005(H1N1)的进化关系最近,均位于经典SIV 亚群,未发生重组,表明经典SIV 仍然在我国猪群中流行;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引起小鼠体质量降低,虽然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以在小鼠肺脏内增殖,导致肺脏出现病理变化。表明该分离株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尚未获得感染其他组织器官的能力。
猪被认为是AIV 对人的适应过程的中间宿主或是作为遗传学上重配病毒的混合器[11]。因此及时掌握我国猪群中SIV 流行株的变异情况,为猪群中流感病毒的检测及其科学防制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从猪群中分离到的H1N1亚型SIV 是否会在猪群中持续进化,然后发生重组,并由猪传染给人,以及其是否会对猪造成更严重的致病性有待于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1]吴华,郭万柱.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2):238-240.
[2]Kawaoka,Y.Difference in receptor specificity among influenza A viru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of animals[J].J Vet Med Sci,1991,53(2):357-358.
[3]Ito T,Couceiro J N,Kelm S,et al.Molecular basis for the generation in pigs of influenza A viruses with pandemic potential[J].J Virol,1998,72(9):7367-7373.
[4]Lu Lu,Yin Yan-bo,Sun Zhong-sheng,et al.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current circulating H1N1 swine and human influenza viruses[J].J Clin Virol,2010,49(3):186-191.
[5]Sun Lei,Zhang Gui-hong,Shu Yue-long,et al.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H3N2 human and swine influenza viruses[J].J Clin Virol,2009,44(2):141-144.
[6]Xu Min,Huang Yuan,Chen Jing,et al.Isol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novel triple-reassortant H1N1 influenza virus from a pig in China[J].Vet Microbiol,2011,147(3-4):403-409.
[7]Hoffmann E,Stech J,Guan Y,et al.Universal primer set for the 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all influenza A viruses[J].Arch Virol,2001,146(12):2275-2289.
[8]Liu Jin-hua,Bi Yu-hai,Qin Kun,et al.Emergence of European avian influenza virus-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A viruses in China[J].J Clin Microbiol,2009,47(8):2643-2646.
[9]Yu Hai,Hua Rong-hong,Zhang Qiang,et al.Genetic evolution of swine influenza A(H3N2)viruses in China from 1970 to 2006[J].J Clin Microbiol,2008,46(3):1067-1075.
[10]Fan Xiao-hui,Zhu Hua-chen,Zhou Bo-ping,et al.Emerge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a swine H3N2 reassortant influenza virus with 2009 pandemic H1N1 genes in pigs in China[J].J Virol,2012,86(4):2375-2378.
[11]Moreno A,Di Trani L,Faccini S,et al.Novel H1N2 swine influenza reassortant strain in pigs derived from the pandemic H1N1/2009 virus[J].Vet Microbiol,2011,149(3-4):47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