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体温及寒颤的影响
2015-03-08苏振丽潘华李秀绵
苏振丽 潘华 李秀绵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体温及寒颤的影响
苏振丽 潘华 李秀绵
目的观察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体温及寒颤的影响, 为同类手术患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80例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对照组按常规做术前准备与术中护理, 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组内比较观察组术毕体温略低于术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毕体温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中60 min至术毕两组体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寒颤发生率70.0%,观察组为12.5%, 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颤的发生率, 为同类手术患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保证了患者安全, 促进了愈后。
护理干预 ;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 ; 体温 ; 寒颤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PCNL)已成为泌尿外科腔内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瑞士产第五代EMS气压弹道超声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 由于超声能量大, 碎石清石可一次完成, 更受到泌尿外科医生的青睐[1]。然而其术中需用大量等渗冲洗液冲洗肾集合系统, 极易引起患者低体温及寒颤的发生。作者通过对2014年1~9月40例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 明显降低了低体温及寒颤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患者80例,男51例, 女29例, 年龄28~62岁, 平均年龄39岁, 无术前并发症, 术前ASA分级Ⅰ~Ⅲ级, 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60~135 min, 平均手术时间95 min。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做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 将室温调至20~22℃, 湿度40%~50%, 常规开放静脉通道, 输入常温液体, 术区以外皮肤加盖棉被, 消毒液、冲洗液使用常温液体。观察组除按常规方法护理外, 还包括: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宣教时指导患者在去手术室前将手术服贴身穿, 如果天气较冷将棉大衣披在外面防寒, 保持体温;②将手术间室温调至22~24℃, 湿度调至40%~50%, 适当提高室内温度, 减少对流、辐射散热;③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尽量减少暴露, 术区外皮肤加盖棉被, 常规使用保温毯;④将输入的液体、消毒液、冲洗液加温至37℃;⑤术区使用脑科贴膜全覆盖手术术野皮肤, 使水分沿着收集袋全部流入桶内, 防止水分顺着术区皮肤流至手术床弄湿床单降低患者体温。
1.3 观察指标 术中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温度采用鼻咽温, 并对患者在手术前、消毒后、肾盂置管后、术中60、90 min、术毕的体温进行观察记录。术中观察寒颤发生情况,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Ⅰ级, 双上肢有轻度肌肉颤动;Ⅱ级, 四肢及全身肌肉均有颤动;Ⅲ级, 整个躯体明显颤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两组体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术毕体温略低于术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毕体温明显低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术中60 min至术毕两组体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中肾盂置管后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寒颤发生率70.0%, 观察组为12.5%, 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行PCNL前后体温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行PCNL前后体温比较(±s, ℃)
注:组内与术前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消毒后 术中 术毕肾盂置管后 60 min 90 min对照组 40 36.7±0.25 36.9±0.18 36.6±0.21 36.1±0.19 35.9±0.18 35.7±0.22a观察组 40 36.7±0.24 36.9±0.23 36.6±0.30 36.6±0.25 36.6±0.18 36.6±0.05b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行PCNL中寒颤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3.1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引起低体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室温控制在20~22℃, 相对较低。②手术大部分超过2 h, 时间越长降温越明显。③麻醉时翻身侧卧位、整个手术过程中依次摆成截石位和俯卧位,3次体位变化,3次暴露患者身体,3次消毒过程增加了热量的散失, 导致体温下降。④术中输入大量的液体并使用大量等渗冲洗液对碎石进行清除, 而大量低温冲洗液的过度吸收造成中心体温下降[2]。据孙红梅等[3]报道, 成人静脉输入1 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或1单位4℃的血液, 其中心体温下降0.25℃。
3.2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防止低体温发生的主要手段。护理干预的目的是限制体温的再分布, 减少散热, 提高机体对冷刺激的阈值。据刘伟[4]报道, 将冲洗液及输入液、消毒液等加温至37℃, 可以保证患者体温下降最少, 使生命体征最平稳, 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不适感。观察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低体温及寒颤的发生率, 起到了护理干预的目的。
综上所述, 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手术过程中, 手术室护士在做好手术配合的同时要充分了解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采取提高室温、加盖棉被、加温液体等护理干预手段, 可有效减少术中低体温及不适,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 促进愈后。
[1]陈琴.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清石术前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2013(19):99.
[2]王晓华, 钟艳莉.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国当代医药,2013,32(9):142-143.
[3]孙凤梅, 贾静.保温干预对老年胃癌根治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河北医药,2013,35(5):778-779.
[4]刘伟.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心率的影响研究.河北医药,2013,35(10):15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76
2014-12-04]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