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指标体系构建与教学实验研究

2015-03-08解文杰余晓勇

军事体育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军事专项

解文杰,余晓勇

(特种作战学院一系,广东广州510500)

军事攀登是一项集技术和力量为一体的训练课目,随着军事攀登负重要求的增加,专项力量素质日益成为有效完成军事攀登技能的必要前提。通过调研发现,在部队和军事院校,攀登组训人员往往注重技术训练而很少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即使偶尔涉及力量训练,也只采用一般力量训练手段,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本文结合军事攀登的专项力量训练需求和部队训练实际,通过军事攀登专项力量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部队和院校组训人员优选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提高攀登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为某军校学员,共60名,随机抽选30名作为实验组,其余30名为对照组,学员之前均没有接触过军事攀登训练,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明实验前两组学员基本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1.2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构建和教学实验。

攀登教学安排每周一至周四上午进行,每次训练2学时100 min,为期7.5 wk,总授课学时为60学时,训练内容主要有三点固定攀登、避雷针攀登、水管攀登和踩绳上。

2 分析与讨论

2.1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指标的确定

2.1.1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指标的来源

力量训练计划应反映专项运动的特点[1]。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出军事攀登专项力量初选指标39项。在初选的指标中,存在有相互交叉或相互包含的指标,在保证相对全面和客观的原则下[2],对初选指标进行删除并合并为28项,作为初选指标设计调查问卷,由专家教授进行筛选。

2.1.2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指标的筛选和构建

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专家 (共15名,其中高级教练3名、教授4名、副教授8名)对指标权重打分和开放式的修订两个部分,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包括军事攀登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综合类一级指标4个、初选二级指标28个,指标对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程度,分成5个等级,即“重要” “较重要” “一般” “较不重要”“不重要”,并分别赋予9、7、5、3、1分值。用各指标所得分值的平均数代表专家意见的“集中度”,平均数越高,表示专家的意见集中度越高。用各指标所得分值的变异系数代表专家意见的“协调度”,变异系数越小,表示专家对指标的意见协调度越高[3]。

A.第一轮专家问卷筛选、修订指标结果 (见表2)与分析

(1)最大力量中,1RM负重引体,意见集中度较高,给予保留,因1RM负重半蹲训练中下蹲角度不易掌握,大多数专家倾向于1RM负重深蹲作为下肢最大力量训练手段,意见集中度为6.8,但专家意见分歧较大,该指标暂时保留。

(2)快速力量中,专家建议将30 s快速引体、30 s高抬腿摸脚背、30 s仰卧两头起训练指标时间均修改为20 s。另外,专家们对20次快速收腹跳、10次负重提踵两个二级指标的意见集中度均大于7.0,也一并纳入快速力量的二级指标。

(3)力量耐力中,专家意见集中度大于7.0的指标主要包括有屈臂悬垂、收腹举腿悬垂、正缠重锤、双脚深蹲起立4个二级指标。

(4)在综合类专项力量指标中,专家建议将5 m吊杆折返3趟攀爬、5 m直梯折返3趟攀爬均修改为折返2趟攀爬。

B.第二轮专家问卷优选指标结果与分析

第一轮问卷后,专家修订和筛选后的二级指标保留为13个,因每次操课中的力量训练时间有限,军事攀登专项力量指标的设置不宜过多。本着精简与优选的指导思想,在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时不再对二级指标进行权重打分,而只对第一轮筛选指标进行进一步优选[3]。根据专家选择结果,选择百分比在80%以上的优选指标共计7项内容,统计结果见表2。

(1)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军事攀登下肢力量中对快速力量的需求要远远大于最大力量需求,因此,在最大力量优选指标中,专家们意见集中度相对统一,优选指标仅保留为1RM负重引体1个指标。

(2)快速力量指标中,专家们普遍认可20 s快速引体和10次快速负重提踵两个二级指标,在20 s仰卧两头起、20 s高抬腿摸脚背、20次快速收腹跳这三项腰腹肌群训练指标中,专家们更多倾向于20 s仰卧两头起和20 s高抬腿摸脚背作为二级指标。

(3)力量耐力指标中,因部队普遍缺乏正缠重锤器材,双脚深蹲起立训练单调枯燥,另外,由于军事攀登中攀岩三点固定上主要以上肢的力量耐力为主,专家优选结果只保留了屈臂悬垂指标。

(4)在综合类专项力量指标中,由于部队软梯配备不完善,训练的可操作性不强,所以专家们将5 m吊杆折返2趟攀爬优选为二级指标。

2.3 教学实验分析

2.3.1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优选指标的运用及负荷安排

两组力量训练均在每次课最后半小时进行。对照组主要采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和10 m×5往返跑进行一般力量训练,训练方法主要采用重复训练法。重复训练强度分别为受训者引体向上90%最大数量×4组,组间歇3 min;仰卧起坐2 min×2组,组间歇3 min;10 m×5往返跑×2组,组间歇3 min。实验组每次课最后30 min主要采用优选指标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每周一至周三训练安排为20 s快速引体、20 s仰卧两头起、20 s摸脚高抬腿、屈臂悬垂 (至力竭)、5 m吊杆折返2趟攀爬依次进行循环练习,训练强度控制为项目间歇时间2 min,组间歇时间3 min,共完成两组。因受训学员周五至周日没有军事攀登训练课,为便于身体的放松恢复,于是选择每周四主要进行上肢的最大力量训练和下肢的快速力量训练,其中训练上肢最大力量1RM负重引体能力时采用85%~95%的1RM进行训练,即2~5次/组×5组,组间歇3 min;下肢爆发力训练中,为便于操作,可采取背负同伴的形式进行快速负重提踵练习,在安排重复次数和组数时,以不降低负重提踵的速度为原则[1],所采用训练强度为6~10次/组×5组,组间歇时间2 min。

2.3.2 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为便于测试,选取了1RM负重引体、20 s快速引体、20 s仰卧两头起和屈臂悬垂四项专项力量优选指标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经t检验,P>0.05,表明训练前两组学员的专项力量水平整体相当,统计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进行以上专项力量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实验组的专项力量水平较实验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且与对照组训练后的专项力量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军事攀登专项力量优选指标训练后,实验组的专项力量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军事攀登专项力量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见表3)。

表4 实验后两组攀登考核成绩情况 (s)

教学实验结束后,按照考核要求对受训学员进行了三点固定攀登 (速度攀岩)、踩绳上、避雷针攀登和水管攀登四个攀登项目的考核,考核条件为战斗着装,攀爬高度均为10 m。根据考核统计结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实验后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攀登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对于提高受训学员的攀登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见表4)。

3 建议

3.1 教学实验表明,军事攀登专项力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军事攀登训练效果。

3.2 在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时应要求训练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训练,对完成动作的数量、动作规格、间歇时间等都按训练计划进行,以利于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3.3 军事攀登专项力量训练时,训练强度、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力度等都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抓好共性和个性的统筹安排,训练前要充分进行热身,训练后要注意放松,以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1]曹青军.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任喜平,马楚虹.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监测与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94—97.

[3]艾英伟,艾冬生,闫子龙,等.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3):42—45.

[4]解文杰,黄晓滨,陈小捷.军事攀登的生理特征及力量训练方法[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77—79.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军事专项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军事幽默: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