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2015-03-07谢宽平
谢宽平
随着课改进入务实阶段,小学英语课堂已经发生了可喜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但是,我在观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七多”和“七少”。
一、外动多、内动少,游离语言学习本质
说、唱、玩、演等教学活动赋予了小学英语课堂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有些课堂的的外在活动虽然热热闹闹,但很多都是浅层次的活动,没有真正从内部激活学生的思维,造成繁荣的假象。如教学Book 6 Unit 8 “At the market” B 部分Say and Act,教师用PPT呈现图片,通过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学过的A部分单词和句型。T:Whats this?/ What are these? S1:Its/ They are…操练本节课的重点句型“How much are these…? They are…yuan a kilo.”时,教师先后采用了4个教学活动:看图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听、跟读录音各一遍;看图对话,同桌间进行pair work;演唱chant。表面上看,这几个活动形式多样,课堂气氛热烈。但这些几乎都是机械重复性操练,学生只是动动“嘴皮子”,“复读”课本上的核心句型,没有“自己的话”和富有个性的思考。因此,课堂教学如果一味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就会游离语言学习的本质,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教学对话缺乏情感与生命。
二、回答多、提问少,消磨学生学习兴趣
我看到很多教师在课前的Free talk环节,都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即使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堂的对话也缺少“话轮”,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明知故问,就是一问一答。比如一个问:“How old are you?”另一个答:“I am 7.”对话就结束了。这一类的问答没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不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思维和做法,可能会出现大不一样的效果。比如采用头脑风暴方式,在教学深港版教材五年级一课“TYPHOON”时,教师成功利用了视频、图片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围绕typhoon发问:“What is a typhoon? When will it happen? How is the typhoon? Is it good? Hows the weather like then? Do you like typhoon? What can we do when there is a typhoon?”这些原本都是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但是教师把提问的機会给了学生以后,他们大多可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坚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他们便能善于围绕某个话题提出问题,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三、个体多、全体少,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作为普及教育和大众教育,小学英语教学应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但是,我经常发现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教学五年级第五单元“Dinosaur” Part A 时,一位教师教授完新单词和三种Dinosaurs的特征后,设计了两个师生互动的操练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师生问答,T:Which dinosaur do you like? Why? 活动大概持续了8分钟,有6个学生参与。第二个活动是“Describe the animals”,学生用“It has…. It can…”描述老师手中的动物玩具。这个环节大概用了10分钟,只有5个学生参与。两个活动共耗时18分钟,参与的学生只有11人,其中有4位学生重复两次参与,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活动中,只有7人是主角,其余近50位同学都成了与学习不相关的观众。类似的教学在常规课堂中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四、拼读多、语音少,限制学生持续发展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有助于学生通过读音记忆单词,而有些教师认为开展语音教学会增加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对语音教学不够重视。由于缺乏语音知识,小学生背诵单词时,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机械式拼读。我曾和一位英语教师做过三年的跟踪式研究。这位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采用“自然拼读法”开展语音教学。利用每节课前的3-5分钟教给学生26个字母所代表的音,一天一个,以旧带新。采用歌谣、动作、游戏等形式,每天不断复现和练习,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该班学生基本可以达到听音辨辅音。学生到了二年级时,教师把语音教学的重点放在辅音组合上,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发音,孩子们已基本能够听音能写,见词能读。可见,按一定的方法教学生学会一些语音的知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五、语言多、话题少,缺乏交流内容与情感
有位教师在上一年级Module 4 Unit 9 “May I have pie?”时,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创设了喜羊羊与美羊羊到“A snake bar”的对话,如:Whats this? Its a cake. How many cakes? Four cakes?在对话中完成了对四个新单词 hamburger, pizza, cake, pie的教学。从知识点上看,教师似乎完成了本课的单词教学任务,但立足于单元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May I have a pie?”,要求学生在购物的大语境中接触、理解、操练和运用语言知识。而上述的单词学习完全脱离了本单元的话题和主题。因此,语言和话题应相辅相成,应立足于大的话题背景下,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六、知识多、情感少,忽视学科育人价值
1B Module 4 的主题是“Things we enjoy”,Unit10的话题是“Activities”,语言知识是:What can you/ he/ she do? I/ He/ She can ride/ skip/ play/ fly.本单元的情感目标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热爱活动,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授课教师创设了“choosing a PE star”这一语境,先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谁是“运动之星”。一节课都是在重复操练中完成,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活动的快乐。因此,如果语言课缺乏情意,就会变得机械、被动,失去它应有的生命。
七、记忆多、思维少,弱化问题意识培养
五年级上册Unit 6 “At animal land” Part C “Animals at night”,授课教师在学生第一遍听语篇时,设计了“Where did Mr. Zhang work?”第二遍呈现语篇时设置了“When did people like to visit the zoo? What did the animals do during the day/ at night?”最后一遍阅读时提出“Whats Mr. Zhangs idea?”其中,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语篇的第一句就已经出现,学生不需要听完语篇就能回答,其他问题的答案在语篇中都能直接找到,只需学生在文中标注一下说出来即可,不需动太多的脑筋。其实,教师在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记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善于研究和挖掘教材,不仅要多设计why和how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空间,更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总之,“七多”和“七少”现象,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并不少见。能否将这些“七多”变成“七少”,把“七少”变成“七多”,需要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认真研究,做出改进的尝试。持之以恒改进这些教学的细节,就会“静悄悄”地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愿我们从自身教学的每一步做起,尝试改变,相信很快就会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绽放纷繁的精彩。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