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
2015-03-07袁丽红
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
袁丽红(甘肃省泾川县林木良种繁育中心,744300)
甘肃省平凉、庆阳、天水、陇南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由于其冷凉的气候,昼夜温差大,病虫种类少、危害轻,是生产绿色优质苹果的理想栽培区。苹果产业是甘肃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近几年,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不断增长和树龄的不断增加,以及受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在甘肃省苹果产区频有发生,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04年静宁县南部6个苹果主产乡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05年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继续呈上升趋势,且部分苹果园发生较严重,2008年苹果树腐烂病在静宁县大面积发生,发生程度较为严重。调查中发现,部分苹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株率高达93%,单株病斑有6处之多,甚至2年生幼树上也有发生,许多苹果园直到5—6月还有因苹果树腐烂病危害而造成叶片萎蔫的枝条。据调查,山台地苹果园发病轻于川水地果园,盛果期苹果园发病较重。笔者通过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状况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产,提出苹果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病原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臭皮病、烂皮病、串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该病是由弱寄生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mali)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病菌的孢子靠风雨和昆虫传播,多从伤口侵入,侵入后先定殖于死组织上并潜伏,当树体进入休眠或衰弱时,该病便会迅速发生并蔓延扩展,病疤扩大,病部皮层呈腐烂状。病菌主要为害枝干,轻者枝干残缺,影响产量,重者全株死亡,甚至全园毁灭,已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研究表明,树体衰弱是引发苹果树腐烂病的根本原因,而造成树体衰弱的原因则成为苹果树腐烂病的诱因。
2重发生原因分析
2.1不合理负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苹果销售行情看涨,致使苹果产区近几年价格稳中有升。由于苹果收入已成为广大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许多果农只顾眼前利益,惜花惜果心理严重,留果量增大,疏花推迟;滥用环剥、环割等促花技术措施,抱着“杀鸡取卵”的心态对待苹果树,不但破坏了地上和地下部的营养平衡,使得地上部叶片小,营养生长量小,地下部根系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树体严重受损,而且大量造伤为腐烂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
2.2自然灾害
西北黄土高原凭借适宜的天然气候条件成为苹果优生区,但是这些地区也易发生晚霜冻害,成为影响甘肃省苹果产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气象资料记载,每年4月底到5月初,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等地都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而此期正值苹果花期或幼果期,花芽、花朵等器官受冻,坐果率降低,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据调查,平凉市静宁县2004—2007年连续3年遭受较重的晚霜冻危害,2004年晚霜冻尤为严重,当时地表温度降至-5℃,幼果和叶片表面都已结冰,而研究表明花蕾期遇-2.8℃的短期低温,开花期遇-1.7℃的短期低温,花蕾或花就会发生冻害,冻后气温又回升较快,造成静宁县果品几乎绝收;受冻后的叶片变形甚至变色坏死,一段时间后干枯脱落;受冻较重的枝条韧皮部变褐,新梢干枯,严重削弱了树势。
另外一方面,甘肃省苹果产区多为丘陵地,小气候特点明显,易发生冰雹等自然灾害,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和程度较以前都有上升和加强。雹灾往往打伤或打落叶片,击折枝梢,砸破树皮,严重损伤了树体。雹灾造成的伤口表面不光滑,不容易愈合,加之在生长季节,极易造成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给苹果树腐烂病的严重发生埋下了隐患。
2.3果园土壤施肥不科学
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根本措施。每年苹果树都要从果园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用于果实的生长,科学的施肥对树势的及时恢复和增强抵抗力尤为重要。然而在生产中许多果农在前期不施肥,而一直等到坐果之后或套袋前后才施第1次肥,造成生长前期树体养分的亏缺。同时,在施肥过程中只注重化学肥料的施用,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施肥种类单一,不按照配方施肥,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状下降,土壤板结严重,微量元素缺乏,缺素现象明显,根系生长不良;甚至有部分果农在施肥过程中不结合苹果树生长发育规律,施肥方法不科学,造成伤根、烂根,严重削弱了树势,降低了树体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抵抗力。调查中发现,凡是连年坚持施用优质农家肥的苹果园,树体健壮,很少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
2.4建园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建园时选用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苗木砧木用海棠种子,也有一部分用苹果籽。通过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较重的苹果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凡用苹果种子实生苗作为苹果树砧木的树苗,虽然幼树期生长快,但抗性差,不抗旱,不耐涝,不耐盐碱,一旦进入盛果期,容易引发多种根部病害,造成树势早衰,易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
2.5果园灌溉不科学
由于甘肃省苹果产区大多在山区,加上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先进的灌溉设施和条件,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模式,既浪费水,又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使根长期处于无氧状态中,造成沤肥、烂根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覆沙果园,上述现象更为突出。甚至有部分果农误认为果园灌水越多越好,一年中不按果树的需水规律,多次进行大水漫灌,人为造就果树“涝害”。调查中发现,山区果园无灌溉条件,但山区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有灌水条件的川区果园。灌水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封冻水灌得太迟,造成全园结冰,一旦持续较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根的存活,造成来年春季树势较弱,苹果树腐烂病会严重发生。
2.6修剪不科学
近年来,为提高果品质量,常采用大改形修剪技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果农操作技术运用不到位,造成全树枝叶量偏少,使部分枝条长时间裸露在太阳光直射下,造成日灼,加重了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修剪造伤过大没有及时处理,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机会。
2.7防治不科学
实际生产中,许多果农不注重前期的预防,只注重发病后的治疗,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同时增加了侵染源。随着福美胂等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之后,由于果农多年对福美胂的依赖心理,不愿意使用其他的药剂,一些防效好的新品种农药不能尽快推广应用,导致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清园工作不够细致彻底,老翘皮不及时刮除,病枯枝不及时剪除,对刮除的腐皮及剪除的病枝不做深埋或烧毁处理,随意丢弃于园内,没有及时清除病源。此外,对治疗后的病疤不经常检查,病疤不包扎保护,长期裸露,造成木质部干裂失水,削弱了树势。
3防治对策
健壮的树势是抵御病菌侵染的基础,为此要以保障树势为前提,抓住关键时期,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甘肃省泾川县,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4—10月均有发生,而7—9月多雨季节应为预防关键期。
3.1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在山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区,深翻扩穴,增施农家肥或压绿肥,推行果园生草覆盖、秸秆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结合果园秋施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即按1千克果2千克优质农家肥的施肥标准,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在此基础上配以三元复合肥和微肥,避免果树缺素症的发生。同时依据苹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长期适时追施肥料,避免养分缺失,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抵抗力。
3.2推行果园覆盖技术
通过生草覆盖、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土壤板结,减轻土壤盐碱对果树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根系外露的果园,注意压土,增加土层厚度;盐碱地果园,通过翻沙压碱、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促进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及水分利用率,进而壮树防病。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即对果园土壤进行取样测试,按照果树营养需求,科学配方施用氮磷钾肥及微肥。
3.3加强防灾和灾后管理
通过霜冻来临前灌水和施肥、霜冻发生时熏烟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霜冻和雹灾发生后,要及时检查果树受伤或受损部位,剪除砸折和砸伤的小枝,对大枝上的伤口削平并涂上保护剂,全园喷药,防止病虫滋生,并增施肥料,尽快恢复树势。
3.4树干涂白
落叶后,可进行枝干涂白,在防病的同时可防止冬季冻害和日灼。
3.5合理负载
根据树龄、树势和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冬季修剪,通过疏花疏果进行合理负载,做到合理调整结果量,无明显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使中短枝占总枝量的80%以下,叶、果比为50~60∶1,一、二级商品果占总量的70%以上。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新梢短且细弱、中短枝比例过高、叶果比小、小果率50%左右等,都是树势衰弱的表现。
3.6及时清除病菌
苹果树树体落皮层、皮下干斑、皮下湿润坏死点、树杈夹角皮下的褐色坏死点等处,都带有苹果树腐烂病菌,铲除这些潜伏病菌,对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有明显效果。及时剪除病死枝,刮除老翘皮,随时收集并及时烧毁。
3.7树干包泥生物防治法
先用消毒过的刮刀将树体主干上的苹果树腐烂病斑刮除,直至露出健康组织,并将刮除树皮带出园外烧毁,用清水将无菌园土和成黄泥抹在患处,厚度6~8毫米,然后用塑料膜包扎。
3.8科学预防
早春在苹果树萌芽后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雨水集中期,正是预防苹果树腐烂病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对枝干进行喷药预防,防效较好的药剂有农抗120、梧宁霉素等。生长季应随时检查刮治病疤,对复发的病疤应及时涂药治疗。病疤较小的应采用药泥涂抹,病疤较大的应通过桥接,辅助输送养分,以尽快复壮树势。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