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5-03-07陈窈
陈窈
辽南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陈窈
辽南鼓乐作为辽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仪式音乐及鼓吹乐形式,其流变对民俗及吹打乐形式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决定性影响。由于近十几年人们价值观和审美意趣的转变,仪式的目的与形态皆发生了变迁,本文将辽南鼓乐的定义、历史、社会功能、现状以及继承与发展来解析传统民间礼乐对于民俗的内在意义。
辽南鼓乐 鼓吹 社会功能 演变 仪式音乐
一、辽南鼓乐的定义
辽南地域狭义上专指大连地区,广义上还包括营口市、鞍山市下辖的海城市与岫岩县全境。其地域覆及大半个辽东半岛,是辽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研究辽宁地区音乐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隅。追根溯源,从皮影、大鼓、辽南戏乃至二人转等,这些灿若繁星的辽宁地区音乐艺术文化都与鼓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无不显示着辽宁地区人民的质朴情怀。而辽南,这个以辽宁三大沿海城市串联起来的黄金地带,更是以其独特的民俗艺术魅力,在东北辽宁乃至全中华的艺术篇章中,浓墨重彩的写下一笔。
辽南鼓乐作为东北鼓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用于婚丧嫁娶等重要民间活动中,是以唢呐、管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器进行演奏的一种。从乐器组合的情况来看,辽南鼓乐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笙管乐和唢呐乐。由于管子技法较难故能够以管子演奏大量曲目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笙管组合形式基本上不再出现于民间丧葬活动中,而唢呐乐在辽南鼓乐中则越来越占据显赫的地位,运用的场合以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笙管乐。辽南鼓乐其乐曲在辽宁地区各地的分类并不统一,分类标准也并不完全一致。杨久盛先生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辽宁卷》中的分类方法是以乐曲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演奏方法(曲调变化、锣鼓配置)做分类的主要依据,将辽宁鼓乐唢呐曲分为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锣板曲四类。
二、辽南鼓乐的历史
辽南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辽南各县是其重要的发祥地。远在商周时期,便有史载于辽南等地,彼时称之为“青丘”,《逸周书王会篇》记载:“青丘,狐九尾”中的“青丘”之地即是指辽南地区。在这片“青丘大地”上诞生了“东北四大古民族(东夷、东胡、秽貊、肃慎族)”之一的东夷族,“东夷人”依靠辽南地区创造了具有浓厚神本主义色彩和开放海洋性特点的“夷文化”,这些显著的文化特点在历代的东北音乐中多有体现。
史学界公认的观点认为,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前身,后来融入华夏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代表。商周过后的战国时期,燕国占据辽宁地区,此时辽南开启了“由夷转汉、接轨中原”的第一步,文化得到了初步交流,历史步入秦汉之际,东北地区开始有了辽东,辽西二郡,人口稠密,生产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两汉时期是辽南文化发展史的第一次黄金繁荣期,政治稳定为辽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提供了保障,东汉末期儒学兴盛,平原人王烈(后来熊岳城“王庭筠世家”先祖)山东学者管宁、太史慈、邴原、国渊等一大批学者纷纷携家眷浮海经沓津(今大连)至辽南讲学传经、结庐隐居,故后世称辽南为“管王之地”。辽南钟灵毓秀、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史载“辽左为汉世诸贤避地区之,泉石烟霞,当不乏其也。”(康熙版《海城县志》),此后经历了唐、辽、金、元、明、清各代,由于各民族政权的更替,遂成了各族杂居之地,亦构成了民资文化层次结构的复杂性和特异性。民族音乐在长期的交流中互相吸收,融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导,与各族相结合的,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
清初,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八月,皇太极为欢送将领出征,放炮三次,吹海螺,“打鼓吹箫,吹喇叭唢呐,对天扣头”(见《清太宗实录》)。这是清代出现最早的辽南鼓乐,其后,清朝入关,汉人大量流入关外,满汉合流,辽南鼓乐得以广泛流传,更加兴旺,不仅在民间婚丧嫁娶应用,也开始走入各种庆典佳宴和迎神赛会上,无不用鼓乐作乐,可见辽南鼓乐早已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此时的辽南鼓乐根据辽宁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杂居的各族人民审美要求,开启了一段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的时期,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辽南民间鼓吹乐。在清朝晚期和民国年间,辽南鼓乐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鼎盛时期,这也是辽南鼓乐的形成和发展最完满,最具影响力的时代,据辽南地区海城县的县志记载,彼时各地的盛大庙会,动辄十几万人,满山聚集,盛况惊人,四方游人摩肩接踵,夜以继日的狂欢。庙会的重要表现内容便是鼓乐班子的鼓吹表演,此时鼓乐艺人不仅从事唢呐演奏,也常常为寺庙演奏笙管,渐渐笙管曲也被收为鼓乐曲之中,辽南鼓乐艺人大多会吹奏笙管也源于此。由于鼓乐班经常参与庙会的竞技表演和红白喜事的对棚赛艺,有力的促进了辽南鼓乐的发展与繁荣,许多艺人从祖辈学艺,代代家学相传,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不断提高技巧,丰富演奏内容,为辽南鼓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三、辽南鼓乐的社会功能
作为仪礼音乐,辽南鼓乐与生俱来的伦理教化和和凝聚社会群体的功能,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演化的更加多元化。这种社会功能的演变与伸张渐渐使得纯粹的礼乐担当起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无意识提高民族器乐演奏技法等功用。长久以来,辽南地区群众活动的聚合力以及当地民间艺人的数量和演奏能力无不渗透的鼓乐的自然功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求孝道的民族,孝亲是一个人基本人格的代码。这就使得恭敬祭祀先祖成为本民族一项重要的大型活动,而与自身骨肉相连的父母尊长故去时更是倾己所能来彰显个人孝格也成为上至帝王下到庶民百姓一生之中的大事,不论尊卑贵贱皆当尽己所能标榜自身尽孝的清誉。所以丧事的周全一直引伸着其存在的意义,从最初的弘扬先人的功德、寄托哀思直至延伸到成就丧主扩散个体哀悼的社会影响范围,以至于鼓乐的功能从起初的仪仗功能逐步演化至招引亲友乡党集聚,进而渐渐演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功能即凝聚相关社会群体功能。
到了近代,尤改革开放以后至今,随着国人价值观的不断转变使传统民俗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鼓乐在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的表现已经无法满足各类来宾的心理需求,新形式文娱内容的加入便赋予鼓乐愉悦宾朋的功能,而不再拘泥于寄托哀思追悼亲人的作用。这就使得鼓乐演员为了生存需要不断革新翻花自身的表演技巧以保持和刷新本职业在社会上的价值和认可度。事实证明,辽南鼓乐对于辽宁境内的地方戏和及民族吹打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现状危机
传统的辽南鼓吹主要用于民间婚丧仪式以及皮影等民间曲艺,然而几乎所有这些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几乎都处于式微状态,尽管有些已经采取申遗等抢救行动,然而期中辽南鼓乐的表演形式已很难维持原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俗音乐越来越流行,辽南鼓乐的传统内容逐步删减,而越来越多的加入了通俗演唱、电声乐队、相声乃至二人转以及热舞等与鼓乐毫不相关的娱乐性演出活动。这些变故一方面给传统鼓乐班子带来心理上和生存上的打击,另一方面导致鼓乐班子的成员组成和表演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够演奏传统曲目的艺人越来越少,所以传承出现断层不可避免的如期而至。
大部分鼓乐班为了生存让年轻的成员去学习电子琴和萨克斯等烘托气氛的乐器,这些可以速成的表演形式相较管子、唢呐这些费时费力的传统乐器,更能给鼓乐班带来付出少收益大的功效。而这种功效从现实意义来讲,完全可以使传统艺人从开始带有极度排斥心理顺利过渡到顺其自然的思想状态。因为在失去了固有的传统传承氛围的社会环境下,对于朴素思想状态下的民间艺人而言,能够生存下去比继承传统文化更加容易理解。
随着民族意义学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民族音乐学家的重视参与,辽南鼓乐的记谱和理论研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旧出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于民间音乐这种依仗口传心授传承的艺术形式来说,民间艺人丧失了对“老本谱”的创作性演奏能力便基本丢失了传统,这就使得实际演奏的传承必须有专业演奏家加入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队伍中来,使理论研究不再是无声的音乐研究,使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彻底丰满起来。
五、辽南鼓乐的继承和发展
辽南鼓乐的传承所出现的问题并非是个例现象,其他种类的民间音乐形式都有类似情况出现。例如潮州音乐传承至今,传统艺人演奏和传承所用乐谱“二四谱”亦出现当代人不能造句等问题。对于这些专业性传承问题不能完全任由民间艺人自生自灭,真正的系统继承与发展需要专业领域的重视与参与。
笔者曾亲自到岫岩、海城等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发现例如皮影这类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间艺术项目只有个别专业领域专家尤为关注,而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已经从本质上失去了人民大众的消费市场。原生态的演技高超的民间艺术家数量微乎其微,并且专业演奏家几乎无法与其整体性接轨,院校根本无法原貌传承其全部曲目和艺术形式,而这种系统的传承对于民间艺人的社会活动能量来说根本无法达成。而能够做到具有传承能力的专业院校却由于大环境的行业标准要求的限制难以实施对民间艺术的原貌传承,这种本质性的矛盾需要多方面相关领域协作解决,而不是还停留在口头呼吁的理论状态。
辽南鼓乐这一民间艺术普遍流传于社会的底层阶级,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其音乐艺术形态已经具有浓重的“原发性”,更与民众生活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秉承着这种本质性源流,辽南鼓乐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应立足于“实际应用”性为主,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健全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使之得以系统的全面传承;另一方面则可以努力使之“活泛化”,依靠民间传统老艺人和个别专业领域的专家,鼓励新作品的创新,并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定标准,划归基本的乡县级剧团,在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经济的带领下参与构建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开拓辽南鼓乐在民众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文化艺术市场化的有利条件寻求新的发展之道。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将民俗表演融入旅游市场,只不过其中人为规划的程度各有不同,省内的很多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尝试在原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辐射性发展。
小结
时至今日,辽南鼓乐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学家和相关演奏家所关注,尽管其作为民俗活动仪式礼乐的权威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然其表现形式终究经历了几百年来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群众基础。其浓郁纯朴的民俗特征,曲调间透露着的原生态雅拙,带给人们粗犷与率真的心灵体验,必定迎来新的传承与发展方式以新的形式活跃在新的舞台。辽南鼓乐的发展进步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同步,加强与现代艺术及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延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迎来崭新的明天。
[1]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届博士论文.
[2]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东北鼓吹乐论文集[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
[3]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J].人民音乐,1996(1).
[4]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J].艺术探索,2003(3).
[5]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梁伟.都市化背景下的民间礼俗音乐[J].艺术百家,2008(4).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