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

2015-03-07方亮张玉新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媒材水彩画水彩

方亮 张玉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

方亮 张玉新

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冲击着每个艺术领域的每个创作者,中西方文化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相互借鉴、相互认识和相互促进,水彩艺术形式语言的前进发展离不开这样的时代语境。提倡人文精神的时代思潮下,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得到更多人的赞同,水彩艺术的形式语言也经历了传统写实、精湛写实、意象传写和精神述抒几种艺术观念和主张的历史验证。新媒材的出现让水彩画的本体语言面临挑战,表现形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绮丽多姿。

水彩画艺术 多元文化 形式语言表现

一个多世纪前,起源于西方的水彩艺术进入中国,迅速吸收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壮大,不断融合借鉴其他文化优势和审美观念是中国水彩画艺术的一贯特性,在当下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时代语境里,水彩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已是必行之势,这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客观世界对它的时代诉求。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发展趋势

1.日趋融合的中西方文化

中国水彩艺术自引进之日起就在中国传统的土壤里生发、成长、壮大,从来没有离开过中西融合的主题,形成目前自成一体的独特风貌。水彩艺术中西融合的历史由来已久,18世纪的英国水彩艺术家柯岑斯已经表现出对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兴趣,在作品中使用乌贼墨汁加上淡彩画出类似浅绛山水意味的画作,水墨淋漓、晕染自如,色调丰富淡雅,线条随意几笔显得厚重有力。而中国清代的任伯年也在作品中大胆吸收西洋水彩画的技法。当代艺术家王肇民、古元等也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开拓了水彩艺术的表现视域和形式语言。回溯水彩发展历史,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是水彩画发展道路始终如一的基调,在当下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里,水彩艺术更需要以多样化发展的样态去突破静止与固守。

2.语言手段的拓展充实

经过百余年发展的水彩艺术在“水味”语言的探索中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高度,这类作品在各类画展和艺术市场上都层出不穷。伴同多元文化的冲击,水彩艺术早已不能将“水味”作为评判作品水准的唯一标准,新媒介的涌现推动着新技法的发展,不断更新的表现手段携来审美观念的变革,这种物质向语言手段的转换,使得新语言的运用成为水彩艺术的多样化探索的重要载体。一门艺术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环境的调试和顺应,水彩本体语言的“守”与本体语言的“发扬”两者之间理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果水彩的语言手段拒绝拓展,那么未来必然被时代所剥蚀。

3.提倡人文精神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脱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语境对它的引导和制约。人文主义肯定人性的积极意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类自我关怀。欧洲在经历灰暗冰冷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主张以人为中心来摒弃以神为中心,以人文精神来摆脱宗教桎梏带给人的压抑和束缚。当代水彩艺术家安德鲁怀斯将创作的视角聚焦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平民生活上,如实的描绘出田园、村庄,小屋,肖像等等。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题材和工具材料上的突破,水彩艺术早已经打破原来的草稿插图的属性,中国水彩艺术同样无法脱离人文精神的时代背景赋予的使命,但当起关怀民生、关注社会、反映普通大众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的变迁的创作责任,积极推动水彩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4.艺术个性表达的迫切需求

社会的进步使原有单一的艺术信念正在渐行渐远,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日趋多样性,这要求艺术家“不走寻常路”,在艺术语言的创新上不断寻求突破。艺术家本身的民族性格,文化背景,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差异也是艺术家个性化创作的重要诱因之一。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以及目前社会正在经历的变动不定的状态,水彩艺术早已经将艺术主旨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宣泄和个性化表达,例如利用尝试使用新工具材料带来的新艺术语言,使画面表现出浓郁的主观精神。

二、形式语言观念

1.传统写实

写实主义遵循现实主义精神,力求具象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是经过缜密构思且不留痕迹的虚拟自然,如水彩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安德鲁怀斯没有追求以水破色的效果,而是运用干画法将如纤维般的草坪一根根的真实再现,贴近平民生活的真实。中国早期老一辈艺术家在这类水彩形式语言探索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以风景为主,受到西方水彩的影响较深,依景构图,色彩上吸纳了印象派特征,强调水与色的交融灵动,如黄铁山、王肇民等。

2.精湛写实

在不断开拓思路、探新求真的尝试之后,精湛写实的艺术语言逐渐赢得了广大艺术界的褒扬,这批艺术家充分利用水彩的特性,展现出高超精熟的真实与客观(这一点油画等画种很难做到),通过反映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抒发宣泄情感,让观者的视角进入一个更为高清的视界。如赵云龙的早期作品《初春的阳光》作者以通过强调受光与背光的对比,通过极其细腻精湛的笔法,极致真实的描绘了农村鸡舍相视阳光的即景。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水彩艺术家陶世虎,关维兴、王绍波等。

3.意象传写

笔法的抽象性与写意性是意象传写的显著特征,这类作品诞生于中国整个绘画艺术界对当代性思考的深入过程中,水彩画开始由照片式的写实呈现进入到更强调艺术性的表现上来,它们大体上开始摒弃水彩艺术那些留意表面的技巧,更多的进行属于绘画本体表达方式的探索,画面由繁入简,以抽象写意的方式传达出作者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世界。如许江的《葵系列》作品,没有拘泥与任何细节的刻画,以寥寥数笔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艺术化哲思,画面中或笔直挺立,或顺排横置的葵花召唤着画家本人也召唤着观众思索着生命和历史的漩涡。此外赵云龙的新近作品《威尼斯写生系列》也很好的诠释了意象传写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4.精神述抒

这类画家开始将水彩画视为深度谋求表现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强调作品的思想追求和时代特质。画家的“创作意向性”超越了画面本身,对自我心灵深处的精神阐述与抒发伴随全部创作。它鉴戒了一些观念艺术的创作方式,将关注点放在了当下真实的生命体验和观念陈述上,使艺术与社会现实、人心体验都密切相关。陈坚、董喜春、陈流、陈勇劲、赵龙等的作品都体现出这种创造力和生命力。例如赵龙的作品《邮寄的风景》、《红楼》等系列城市题材,通过对城市历史变迁的图景展示,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生存环的境情怀与思考。

三、形式语言的方式手段

1.国画方式与水彩的传统民族化表达

中国传统水墨画水色交融的绘画特性与水彩艺术具有天然的姻亲关联,曾经有西方学者米哈依罗夫的水彩类专著中将中国画列为其中一章,可见中国画在西方水彩艺术界的地位。当西方水彩经过前辈画家的努力融入中国艺术大家庭之后,水彩和国画的相遇就难免产生磨合与贯通。由于两者在用水作为媒介、用蓄水的弹性软毛笔作为主要用笔,水溶性质颜料和吸水性的纸张等技术手段的天然相仿,当水彩艺术的民族化审美诉求生发时,水彩向中国画技术手段的汲饮养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新媒材介入的写实表达

新材料催生出新的艺术手段,革新的艺术手段又发扬了水彩艺术的本体语言。或是依托水色淋漓的朦胧酣畅,或是依托阳刚厚重的浑键壮美,新媒材都将真实的美感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承载出来。水彩的写实样式通过各式综合媒材的运用,形成多种意味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对物象的形态、质感、色彩等因素的艺术措置,能更有效的传达出被描绘事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陈流的系列水彩作品,画面展现出清醒冷静的写实气息,艺术家喜用综合材料的特殊处理来突出水彩形式语言的理智诠释。此外许江、黄增炎等许多艺术家也在这类探索中经历了蜕变。

3.新媒材介入的写意表达

与具象表达方式不同,写意表达方式不刻意描写和记述具体物象,而是传达某种情趣、、直觉或意味,更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适宜的运用新媒材和新技法无疑更好的挖掘以水性颜料为主体的水彩本体语言的深层形式美感。随意挥洒出点线面的有机组合最终构筑出作者内心主观感受,给人一种即兴,甚至表现为下意识完成的某些印象的综合,新媒材所产生的无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效果恰恰与这种综合印象相吻合,带给观者画面的形式美和色彩的奇特美。

四、结论

在当今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时代,中西方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交互浸染,许多中国水彩艺术家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彩形式语言,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又进一步丰盛了水彩的媒材,并且更新了水彩语言的表现手段。时代洪流冲击着水彩本体语言不断向前更新与发展,无论是传统写实、精致写实还是意象传写、精神述抒都是艺术家在艺术表达观念上对原有方法与体系的突破和对精神和生命的不懈追求。而作为服务于观念表达的新媒材的介入,无疑有助于水彩艺术更好的融入现当代其他架上绘画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样式。

[1]戴小蛮.风景如画—“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M].湖南出版社,2008.

[2]赵凌飞.论审美教育中的审美体验[J].艺术教育.2011(1).

[3]王维新.水彩的艺术表现[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论文,项目名称:《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项目编号:12532107。

猜你喜欢

媒材水彩画水彩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与水彩对话
徐冰作品选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