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超声诊断分析
2015-03-07袁晓锋刘琳琳
袁晓锋 刘琳琳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超声诊断分析
袁晓锋 刘琳琳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超声诊断。方法3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观察组,3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 均进行超声检查, 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E/A)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LVPW)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除因高血压造成的心脏结构形态发生改变外,也发生了左心房扩大现象以及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改变。
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超声诊断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 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 发病率高且病程长, 导致患者心脏结构发生重塑性肥大, 另外造成患者出现心功能下降、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现象, 其中心房颤动最为常见, 重塑后心脏形态再次发生明显的血液动力学表现[1]。本院为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超声诊断价值, 选取收治的3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与35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 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2岁, 平均年龄(54.1±4.1)岁, 平均病程(4.5±3.9)年;对照组男21例, 女14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43岁, 平均年龄(53.9±4.5)岁,平均病程(4.7±3.6)年。两组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LAD、E/A均大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Dd、IVS/LVPW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比较(±s)
组别 例数 LAD(mm) E/A LVEDd(mm) IVS/LVPW观察组 35 43.0±5.7 0.9±0.2 45.5±11.2 1.1±0.2对照组 35 31.5±3.2 0.6±0.2 43.8±12.3 1.1±0.1 t10.408 6.275 0.605 0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疾病, 中老年患者最为常见, 且该疾病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房颤动患者发作时, 其心房激动频率迅速增加, 可达300~600次/min, 同时患者常伴有心跳速度呈不规则加快现象, 心跳速度可达100~160次/min, 引起患者心房有效收缩功能完全丧失,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疾病, 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患者, 这主要与高血压引起的形态学与生理学改变有关[2]。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体循环动脉压力不断增高状态, 造成患者舒张压功能不断降低, 左心室代偿性肥厚, 从而引发患者发生左心房电生理学与形态学重构现象。患者因左心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心房不同部位传导缓慢、除极异质性增加以及心房肌细胞不应期缩短等心房电活动异常情况, 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患者心房活动的空间向量以及空间弥散度出现变异, 引发折返现象, 最后造成患者心房扩大[3]。心房扩大是心房颤动机械重构的具体表现, 同时也是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重要因素。心房颤动本身具有的折返性心律失常现象可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脏负荷加重。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 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中, 观察组左房内径为(43.0±5.7)mm, 对照组左房内径为(31.5±3.2) mm, 观察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A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Dd、IVS/LVPW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除左心内径以及E/A值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外, 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左心房扩大既是心房颤动发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其造成的主要结果。除此之外, 高血压患者一般伴有全身或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现象, 而折返又是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重要因素, 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心肌间质, 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成分, 并且胶原的降解与生成速度基本一致, 可保证其呈平稳状态显示。若患者心肌间质胶原过量产生, 则造成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症状[4]。
综上所述,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主要表现在左房扩大, E/A比值增加, LVEDd、IVS/ LVPW无明显变化, 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超声检查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王启伟, 彭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观察与治疗. 吉林医学,2014,35(23):5194.
[2]王珠丽.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0):174.
[3]杨桂枝.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121-122.
[4]傅锐斌, 吴平生, 吴书林, 等.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房颤发生的关系.广东医学,2009,30(12):1812-18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036
2014-12-03]
450000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袁晓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