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NSS高仰角选星组合差分精度分析

2015-03-07胡耀坤中电科现代导航西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8

科技传播 2015年10期

胡耀坤中电科现代导航(西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8

GNSS高仰角选星组合差分精度分析

胡耀坤
中电科现代导航(西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是在伪距差分定位提高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完整的监测算法,为配置相应机载设备的飞机提供I类精密进近(CAT-I)甚至更高标准的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服务。本文运用了多系统GNSS组合差分的方法,在保证足够的测距源数据的前提下,提高观测仰角门限进行选星组合差分定位。

关键词GNSS;GPS;高仰角;组合差分格式

1 GBAS地面站处理过程

GBAS地面系统处理包括差分校正和完好性监测。

1.1 差分处理

对GNSS卫星信号进行解码,载波平滑伪距,产生伪距校正信息,广播差分信息报文等,同时为后续完好性监测算法提供数据。

1.2 完好性监测算法

包括:测量质量监测(Measurement Quality Monitoring,MQM),数据质量监测(Data Quality Monitoring,DQM),信号质量监测(Signal Qualit y Monitoring,SQM),多接收机一致性校验(Multiple Reference Consistency Check,MRCC)检查每颗卫星校正值在多接收机间的一致性,报文监测(Message Field Range Test,MFRT)验证平均伪距校正值和校正值率符合电文有效格式。

1.3 执行监测

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故障处理逻辑,处理各种完好性监测算法的结果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如:隔离)来避免完好性风险。每个完好性监测算法都针对每个信道或者卫星产生一个flag,而EXM则协调这些监控器的工作,同时综合这些flags。EXM在系统级上隔离单个监控器检测出的失效的测量值,同时在确定该失效已经排除的情况下重新引入该观测值。

2 GBAS组合选星

在双系统卫星接收机中,过度的冗余信息并不能提高太多的定位精度,反而会带来巨大的计算量,增加GBAS地面站处理的计算负担。为此,在满足GBAS机载定位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实时地选择尽量少的卫星用于地面站差分修正量的计算,减少过多的冗余信息,降低导航运算量至关重要[4-6]。

在满足用户定位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实时地选择尽量小数目的卫星,以用户可接受的GDOP值的损失换取导航运算量的大幅降低,适当提高卫星仰角门限,以提高机载用户的定位精度,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表示为几何精度因子和用户等效距离误差的乘积,即:

其中,sp表示定位精度的标准偏差,sGDOP表示几何精度因子的值,sUERE表示用户等效距离误差的标准差。GDOP值反映了定位卫星星座的拓扑结构对用户等效距离误差的放大程度。

假设组合导航系统中各系统的等效测距误差近似一致,则GDOP值可以表征定位精度的大小,也即用户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可以通过GDOP阈值(GDOP Threshold,简称GDOPT)来体现。

组合导航系统的几何精度因子可以表示为:

其中,H表示组合导航系统的测量矩阵。

双星座组合导航系统的测量矩阵可以表示为:

其中,ai、ayi和azi(i=1,L,ns 1 ,ns 1 +1,Ln )表示第 i 颗x卫星的方向余弦,ns1表示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可见卫星数,n-ns1表示BD2卫星导航系统的可见卫星数。

下面以GPS/BEIDOU组合GBAS差分导航系统为例,对提高仰角门限组合选星差分定位进行分析证验。

3 GPS/BD2高仰角选星GBAS验证

GPS/BD多系统GBAS基准站采用的是多系统GBAS地面站,机载用户设备采用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GNSS多模导航接收机。高仰角组合选星地面验证试验于2014年11月19日9时至16时进行,采用的是地面静态试验验证的方式,测试基线距离约20KM,经过测试处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

不同仰角情况下,高度方向的定位误差如图1所示。

不同仰角情况下,水平X方向的定位误差如图2所示。

不同仰角情况下,水平Y方向的定位误差如图3所示。

4 结论

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组合差分精度在仰角门限设为20度的时候最优,继续增大门限,会导致测距源的减少使得结果变差,因此,GPS/BD2组合差分,在测距源数量增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卫星仰角门限,进行组合选星,能够为GBAS系统提供更好的定位精度,同时,减少了地面站及机载用户的处理运算量。

参考文献

[1]谢钢.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Elliott D. Kaplan, Christopher J. Hegarty,寇艳红,译.GPS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9-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