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间关联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2015-03-07李志国周文婷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板索契温哥华

李志国,周文婷



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间关联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李志国1,周文婷2

目的:寻找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运动员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间的关联性及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视频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男、女运动员两轮比赛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间的关联性,并与温哥华冬奥会男、女决赛难度战术进行比较。结果:成绩上升与下降的男、女运动员中均有加难及维持难度战术的选择,且女运动员成绩上升与下降者中均另有减难战术的选择。索契冬奥会女运动员中选择加难战术者较温哥华冬奥会明显减少(66.7%→33.3%),并有25%选择减难战术;而男运动员中的难度战术选择趋势与温哥华冬奥会相同。结论: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运动员的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无关联性,与温哥华冬奥会相比,女子决赛难度战术选择有显著性变化趋势,男子难度战术则趋势相同。

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成绩;难度战术;发展趋势

1 引言

单板U型场地滑雪这一新兴雪上项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从而吸引了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目光,于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5]。历经5届冬奥会洗礼后,该项目已逐渐成为最具观赏性、最受欢迎及最具商业价值的冰雪项目之一。在2014年2月结束的索契冬奥会上,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的前3名由美国和澳大利亚运动员包揽,瑞士和日本运动员则打破了此前历届男子比赛中美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的垄断,获得奖牌。另外,我国男、女运动员分别有2人及3人进入了决赛,虽然未能突破个人最好成绩,却取得了冬奥会该项目的最佳战绩,并与其他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携手为全球单板滑雪爱好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从竞技能力角度分析,运动员成绩的取得与其技术的优劣、体能的强弱、心理的博弈等均关系密切[7,8],但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的两轮比赛中,除去上述种种影响因素,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时的难度战术选择无疑也对其成绩的好坏起到了决定作用[2]。为此,本研究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决赛运动员为对象,对其决赛成绩与比赛中的难度战术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温哥华冬奥会对比,探讨男、女运动员难度战术选择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项目未来的训练和备战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的12名男运动员及12名女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视频分析法

以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决赛的视频资料为依据,对技术动作进行观察记录。

2.2.2 调查访谈法

对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和国内知名裁判员进行访谈,对运动员难度战术运用进行调研,对所统计技术动作予以确认。

2.2.3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单板U型场地滑雪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论文、网络信息及书籍,为选题及研究做好理论准备。通过网络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料库,查阅与单板U型场地滑雪难度技术及战术相关的文献资料。

2.2.4 对比分析法

对比决赛两轮比赛中所有男、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难度战术变化。参考视频及文献中报道的温哥华冬奥会男、女运动员难度战术情况,与索契冬奥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男、女运动员难度战术的发展趋势。

2.2.5 数理统计法

温哥华冬奥会与索契冬奥会男、女运动员的难度战术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显著性变化趋势定为0.10>P>0.05,统计分析由SPSS 13.0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成套动作得分的影响因素及技术动作难度的量化

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的成绩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的成套动作质量进行打分[6,4],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动作的多样性——即成套动作中完成动作的种类多少(如动作中是否有空翻、转体及抓板的各种组合)、成套动作的难度(完成各类动作时的正、反脚与前、后刃的组合情况以及单个、连续及成套动作的难度)及动作的完成质量(腾空高度、优美度、动作衔接的流畅性及落地稳定性等)。

根据上述技术难度因素,裁判员可利用如下技术指标对动作难度加以量化打分[1,3]:1)动作中转体及空翻的度数;2)一套动作中完成各种类技术动作的数量;3)无过渡动作,连续完成难度动作的数量;4)反脚技术动作的数量(同一动作,反脚难度较大);5)多类技术组合动作的数量。

3.2 索契冬奥会决赛女子运动员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关联分析

从两轮比赛成绩看,6名运动员在次轮比赛中获得较高得分,其中,5人排名上升,法灵顿与罗德里格斯选择了加难战术,冈田良蔡、刘佳宇及克拉克选择维持难度,布莱特则选择了有限减难。另外,比赛中有6名运动员在次轮出现得分及排名下降,其中,蔡雪桐和李爽选择了加难战术,海勒尔和梯特选择了维持难度,托维克斯和卡斯特莱特则选择减难战术。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决赛成绩能否提高与难度战术的选择无关。

具体分析可见,次轮不约而同选择加难战术的4名运动员在首轮均取得了较好的得分和排名,且决赛中均有同伴并肩作战,故在处于有利得分及团体作战的情况下,为冲击更好名次、甚至奖牌,她们都选择挑战自己的最高难度储备。但最终,2名运动员完成了动作,得分获得提高,法灵顿更凭借此轮的完美表现获得了金牌,罗德里格斯则由于动作完成质量不高,最终位列第7名,而我国的2名运动员因动作出现失误,得分大幅下降,最终只能以首轮成绩结束比赛(表1)。

除了加难战术,比赛中有5名运动员选择了维持难度,而之所以如此选择,有以下2个原因:1)对首轮排名第一的梯特和名将克拉克而言,首套动作难度(后刃转体1 080°抓板)已是其个人最高难度;2)其他3名运动员(海勒尔、刘佳宇及冈田良蔡)能力有限,缺乏更高难度技术储备。因此,虽然原因各异,以上运动员却只需在次轮中成功完成该套动作或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就可能保持、甚至提高成绩。但最终,仅3名运动员成功完成了首套动作,取得第3、第5和第9名的成绩,较第1轮有了较大的飞跃,海勒尔和梯特则因动作出现较大失误,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表2)。

表 1 本研究索契冬奥会女子决赛动作加难者动作统计一览表

注:技术动作难度提高:↑

表 2 本研究索契冬奥会女子决赛动作维持难度者动作统计一览表

除上述战术外,比赛中还有3名女运动员选择了有限减难战术或减难的战术(表3)。其中,布莱特是唯一在减难后成绩和名次均大幅提高的一个,而这与其本身成套动作难度大,即使有限减难仍可维持较高难度有关。因此,在首轮失误又单人作战的情况下,为提高动作稳定性,冲击奖牌,布莱特在次轮中选择有限减难,以较其他运动员更胜一筹的完成质量最终赢得银牌。可见,相对于动作的绝对难度,裁判对成套动作的编排、流畅性及完成质量更加注重,而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显然不及提高动作稳定性、加强动作完成质量更利于优异成绩的取得。至于托维克斯和卡斯特莱特,研究者认为,她们本意并非减难,而是比赛中因前一动作完成质量不高,造成后续动作无法完成及体力不支所致。由于她们在首轮中均成功完成动作,从而导致体力的下降,因此,即使有更多的难度技术储备,她们在次轮比赛中也难以选择,甚至难以维持首轮动作的质量就顺理成章。

表 3 本研究索契冬奥会女子决赛动作减难者动作统计一览表

注:技术动作难度降低:↓

3.3 索契冬奥会决赛男子运动员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关联分析

从索契冬奥会决赛的成绩看,共8名男运动员在次轮比赛中得分提高,其中,4人排名上升,2人排名不变,另2人则排名下降,3名瑞士运动员均选择了加难战术,其余5人则选择维持难度;而在4名次轮比赛中得分及排名均下降的运动员中,中国的史万成选择了加难战术,张义威等3名运动员则选择维持难度,表明运动员的决赛成绩提高与否并不取决于难度战术的选择。

具体分析可见,选择加难战术的4名运动员在第一轮均以个人次高难度动作成功完成了比赛,波德拉德契科夫、史万成和哈布卢奇尔还都取得了80分以上的得分和较好的排名,且决赛中队友均较好发挥,故在处于有利得分及团体作战的情况下,一旦冲击更高难度成功,对他们夺得更好名次、甚至奖牌将势必更加有利。最终,波德拉德契科夫和哈布卢奇尔成功完成了最高难度动作,得分均获得6分以上的较大提升,前者更凭借反脚DOUBLE CORK 1440的超高难度勇夺金牌,哈布卢奇尔排名不变,海勒尔和史万成则因失误导致成绩下降(表4)。

除加难战术外,比赛中平野步梦等8名运动员均选择维持难度(表5)。而他们之所以如此选择,原因有二:1)他们中的大部分运动员首轮动作本身难度已经较高,但因不同发挥导致成绩和名次的差异;2)个别运动员难度动作储备有限。故以肖恩怀特为首的首轮失误运动员与平野步梦和张义威为代表的首轮成绩较好者,均不约而同选择维持难度。最终,这8名运动员中的2名日本运动员成功完成比赛,并分获亚军和季军,肖恩怀特完成动作,成绩大幅提高,但因动作中出现较小失误,最终名列第4,其余5名运动员则动作失误,名次未出现明显变化。

综上可见,上述运动员在次轮比赛中选择的难度战术与其所处情况相符,其成绩升、降与动作是否失误及完成质量高低有关,而与战术选择无关。运动员只有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继续追求动作难度,才能实现动作难度战术的成功,也才更利于优异成绩的取得。

表 4 本研究索契冬奥会男子决赛动作加难者动作统计一览表

注:DOUBLE MC TWIST:空翻接转体1 260°;DOUBLE CORK:侧向翻转1 080°;DOUBLE CORK 1 440:侧向翻转1 440°;CORK:侧向翻转540°;FRONTSIDE Air:面向池壁后刃滑雪起跳空中转弯;BackSIDE Air:背向池壁后刃滑雪起跳空中转弯;技术动作难度提高:↑;难度降低:↓。

表 5 索契冬奥会男子决赛动作维持难度者动作统计一览表

续表 5

注:DOUBLE CORK:侧向翻转1 080°;CORK:侧向翻转540°;DOUBLE MC TWIST:空翻接转体1 260°;SWITCH METHOD:逆向完成抓后刃,并双膝弯曲将雪板带向身后,与头部水平。

3.4 温哥华冬奥会与索契冬奥会决赛运动员难度战术的发展趋势

在对温哥华冬奥会男、女决赛难度战术进行分析时,包大鹏等[1]及华立君等[3]均认为,决赛第二轮中女运动员实施动作加难是运用难度战术的主流,其中,66.7%的运动员采用了加难战术,其余运动员则均选择维持难度,无选择减难战术者出现,与本届比赛女运动员难度战术选择有显著性变化趋势(χ2=4.44,0.10>P>0.05);男运动员中则加难战术不具有普遍性,决赛运动员中仅25.0%采用了加难战术,其余运动员则均选择维持难度[7],与本届比赛男运动员的难度战术选择趋势相同(表6)。

表 6 本研究温哥华冬奥会与索契冬奥会决赛运动员难度战术选择统计一览表

分析索契冬奥会男、女运动员较少选择加难战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首先,当前运动员储备难度动作较从前更难。在索契冬奥周期前的十余年内,男、女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的学习、创新上均进步较大,当前运动员们储备的大部分难度动作在温哥华冬奥会前已初见雏形。然而,在最近4年中,无论男、女,动作难度的增加均已达到瓶颈。男子的最高难度动作由空翻+转体1 260°增至1 440°,使翻转达到4周,几乎已达人体极限,而转体1 080°抓板也因女运动员较难完成空翻动作,难以在纵轴转体上继续增加度数。因此,当前大部分的男、女运动员均会因无法储备更高的难度动作而选择自己稳定性最高、完成质量最好的成套动作。不仅如此,对于个别拥有更高难度动作储备的运动员,因奥运会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比赛,故而在尽量以国家荣誉为第一考量的前提和4年一届冬奥会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更倾向于选择维持难度,甚至减难的战术以争取最好成绩,在X Game等极限比赛中则更勇于冲击更高难度。

其次,当今优秀运动员间动作难度水平的均衡倾向。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中,除美、日两国几名运动员处于第一集团、实力远胜一筹外,大部分运动员掌握的难度动作相差无几。在超难新动作创新渐入瓶颈的情况下,各国运动员间的实力将愈加趋向均衡。因此,决定比赛成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动作的完成质量,其次才是动作的难度,而本届比赛中动作难度并非更高,动作质量却更好的2名日本男运动员及女运动员法灵顿,无疑正是裁判们贯彻上述思路的最佳注脚。故而,可以大胆猜测,在未来的冬奥会等大型比赛中,加难战术较少、维持难度战术较多将是难度战术选择的主要趋势。

再次,比赛中团体与个人战术的差异。从项目本身特点来看,单板U型场地滑雪在冬奥会比赛中是一项个人技术项目,不设团体比赛。但在20年的冬奥会发展历程中,美国、瑞士、日本和中国已名列前茅,索契冬奥会参赛运动员人数占男、女决赛人数的91.7%和66.7%。因此,在上述进入决赛人数较多的国家中,运动员间可根据队友的临场发挥情况选择不同战术(索契冬奥会中选择加难战术的男、女运动员均为团体作战),其他国家运动员则倾向于选择更利于稳定发挥的维持难度、甚至减难战术。

最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临场调节。从比赛中不难看出,索契冬奥会中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数量和难度均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因此,成功完成一套高难度动作所需的体力和注意力均较往届冬奥会更多。此外,由于比赛的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均在同日进行,其中,预赛排名靠后的6名决赛运动员,还需要经历半决赛的厮杀,体力较另6名排名靠前的运动员下降更快,因此,对这些运动员来说,避免选择加难战术更利于发挥稳定,完成难度动作。

4 结论

1.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关联不大。

2.女子决赛中4名运动员选择加难战术,5名运动员选择维持难度战术,3名运动员选择减难战术;男子决赛中4名运动员选择加难战术,8名运动员选择维持难度战术。

3.温哥华与索契冬奥会中的女子决赛难度战术选择有显著性变化趋势,男子则难度战术趋势相同。

4.维持难度甚至有限减难的战术未来将可能取代加难成为最普遍的难度战术。

[1]包大鹏,王葆衡.第21届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决赛难度战术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143-144.

[2]范连军,李兴洋.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专项战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226.

[3]华立君,包大鹏.温哥华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难度战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58-61.

[4]李兴洋,李万哲,周文婷.中外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子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对比[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2):171-174.

[5]李万哲.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李万哲,李兴洋,周文婷.国内外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优秀运动员比赛成套动作特征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2):35-42.

[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8]周文婷,李万哲,李兴洋.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13-117,123.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of Half-Pipe Athletes and the Difficult Tactics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Difficult in Sochi Winter Olympic Games

LI Zhi-guo1,ZHOU Wen-ting2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of male and female half-pipe athletes in Sochi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the difficult tactics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difficult tactics.Methods:With the methods of video analysis,expert interview,documental inform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wo routines of technical difficulty motions of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in the half-pipe final in Sochi Winter Olympic Games,so as to find 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and the difficult tactics,as well as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ones in Vancouver Winter Olympic Games.Results:In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with higher results and lower results,difficult tactics of improvement and maintenance were selected.Besides,difficult tactics of reduction was also chosen by female athletes both with higher results and lower ones.Compared to the Vancouver Winter Olympic Games,the female athletes chosen the difficult tactic of improvement reduced significantly (66.7%→33.3%),and 25% athletes selected the difficult tactic of reduction,while the trend of difficult tactics chosen by male athletes was identical to the one in Vancouver Winter Olympic Games.Conclusions: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of half-pipe athletes in Sochi Winter Olympics.The choice of difficult tactics in female final has significant change trend,while the trend of difficult tactics in male was identical comparing to the Vancouver Winter Olympic Games.

half-pipesnowboard;finalresults;difficulttactics;developingtrend

1002-9826(2015)02-0094-06

2014-09-03;

2015-01-04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1253G037)。

李志国(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E-mail:110519067@qq.com;周文婷(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科学与健康,Tel:(0451)82701730,E-mail:springzwt@126.com。

1.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与健康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2.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150001,China.

G863.1

A

猜你喜欢

单板索契温哥华
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
索契
为什么大家都想住在索契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下一站,温哥华!
温哥华 自然倾城
单板层积材带来的内部生产模式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温哥华承诺20年内成为100%可再生能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