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吸氧的临床效果及不适反应比较

2015-03-06岳新霞何江渝

军事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氧气流量发生率

岳新霞,何江渝,常 琦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 呼吸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患者吸氧,使患者血氧分压得到提高,改善因血氧下降造成的组织缺氧,使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得以维持;并减轻因缺氧所造成的心、肺负担。氧气治疗是较为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手段[1]。我国内地的护理教材指出,从氧气筒或管道提供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致呼吸系统黏膜干燥,湿化吸氧可减轻对呼吸系统黏膜的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但临床发现,在吸氧过程中湿化液易滋生铜绿假单胞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且随着湿化瓶持续使用时间延长而加剧,易造成院内感染,而常规采用的甲醛熏、含氯消毒剂浸泡等消毒方法效果并不理想[2]。不经湿化吸氧的理论就此孕育而生。本研究即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湿化和未湿化低流量吸氧患者的吸氧效果和不适反应等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吸氧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长期低流量吸氧的肺部疾病患者4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7~70岁,平均(59.62±12.33)岁;男229例、女205例;汉族257例、少数民族177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例、支气管哮喘110例、肺炎98例、肺结核79例、其他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对象分为湿化组(吸氧时进行湿化)210例和未湿化组(吸氧时未进行湿化)2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低氧血症的诊断标准,均能进行正常沟通且知情同意。排除既往精神疾病史、近半年有重大应激事件(包括丧偶、丧子等)、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体重及缺氧程度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吸氧方法 入选病例均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浓度2L/min)鼻管吸氧,吸氧时间每日>6h,连续5d。湿化液组将蒸馏水加入到湿化瓶进行湿化吸氧(蒸馏水不得超过湿化瓶的1/2),每日更换湿化液及消毒湿化瓶;未湿化液组湿化瓶内不加入任何液体,仅每日更换消毒湿化瓶。两组患者房间内每日均给予加湿器空气湿化1h。

1.2.2 观察指标 (1)不适反应:包括有无鼻黏膜出血、鼻咽部干燥、氧气异味感、吸氧后恶心及胸部不适等症状,由研究人员在连续吸氧5d后通过询问、观察方式收集。(2)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包括明显改善(患者口唇及指端颜色转红、自觉气喘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气喘,血氧饱和度≥95%。)、有所改善(患者口唇及指端颜色好转、气喘症状缓解、88%<血氧饱和度<95%)及无效(患者口唇及指端颜色无变化、气喘症状无改善、血氧饱和度≤88%),由研究人员及主管医生判定。(3)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继发呼吸道感染情况,由研究人员和主管医生于患者出院前判定。(4)患者满意度:包括患者对吸氧效果、吸氧不适反应控制等的满意程度,由研究人员进行口头询问并记录。(5)累计吸氧时间、吸氧所耗护理时间:累计吸氧时间是指从患者开始吸氧到患者症状好转停止吸氧的时间,吸氧所耗护理时间是指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吸氧操作(包括吸氧操作、更换鼻导管、湿化瓶及对相关物品消毒,所需的时间总和。

1.2.3 偏倚控制 本研究中的研究人员均进行统一、严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参与调查。严格遵照抽样原则进行抽样,对两组的一致性进行严格筛选。调查前对入选病例详细阐明本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为避免结果的偏倚,调查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主观感受调查时注意避免使用诱导性的语句,并观察患者回答问题时的表情、态度等,以判断患者回答时是否受到不良暗示。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 3.1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录入,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吸氧过程中不适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吸氧过程中鼻黏膜出血发生率、异味、鼻咽部干燥及胸部不适等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湿化组自觉恶心症状高于湿化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适反应比较[n(%)]

2.2 两组患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及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缺氧状况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组继发呼吸道感染率高于未湿化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缺氧症状及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问、累计吸氧时间、吸氧操作耗费护理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湿化组累计吸氧时间及吸氧操作耗费护理时间低于湿化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湿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相关用时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氧疗和氧保健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对于氧的需求由完全仰赖自然迈向自觉争取的重要阶段,在人与氧气的历史上开辟了新的篇章[3]。吸氧可以使血浆中的溶解氧量增加从而改善组织的供氧,达到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新城代谢、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及促进康复的作用。临床多项研究[4-5]表明了吸氧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持续低流量吸氧对各种疾病造成的慢性呼吸衰竭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成为改善慢性缺氧的首要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临床对持续低流量吸氧均采用湿化吸入,以期改善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的症状。但是,持续吸氧湿化液易滋生多种病源微生物,造成继发感染而加重患者病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此笔者对不湿化的吸氧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3.1 两种低流量吸氧方式对患者不适反应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湿化组和未湿化组患者鼻黏膜出血、自觉鼻咽部干燥、异味及胸部不适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对低流量湿化与未湿化吸氧有无恶心方面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湿化与否对患者的不适反应并无显著差异性,本研究中仅有极少数患者48h内出现鼻黏膜出血、鼻咽部干燥、恶心症状,且其严重程度并未随着吸氧时间的增加而加重,这说明患者在未湿化下低流量吸氧不适感受增加无明显关系。李惜华等人[6]对此方面的研究也证实了低流量吸氧下湿化组和未湿化组患者氧气舒适度方面并无差别。有研究[7]显示,中低流量吸氧患者每次吸人的氧量仅占每次总吸人氧量的2.4%~19.0%,呼吸道黏膜本身具有的湿化功能和空气中的湿度已对氧气已经起到了足够的湿化作用,可以不需要湿化。本研究中,未湿化组患者自感恶心发生率高于湿化组,这可能和患者对未湿化吸氧存在一定心理芥蒂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3.2 两种低流量吸氧方式对缺氧状况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两种方式的低流量吸氧对纠正患者缺氧效果方面并没有差异性,但是湿化组继发呼吸道感染率要高于未湿化组,提示未湿化低流量吸氧既能达到良好的改善缺氧的效果,还能降低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两种方式的低流量吸氧均可以有效提供氧的摄入,故均能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而不存在差异性。蔡学联等[8]的研究也显示,不加湿化液低流量吸氧可降低湿化瓶污染的发生率,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吸氧效果和舒适度。研究[9]显示,氧气湿化瓶中湿化液是微生物感染的源头,不加湿吸氧、即无须使用湿化液,从根本上杜绝了因湿化液污染而导致的继发性感染的可能。

3.3 两种低流量吸氧方式对患者住院时间、累计吸氧时间、操作所耗护理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湿化和未湿化吸氧的患者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性,而未湿化患者累计吸氧时间低于湿化吸氧患者、满意度高于湿化吸氧患者,提示未湿化吸氧患者可以减少吸氧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笔者认为湿化吸氧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率高于未湿化患者是造成累计吸氧时间较高的主要原因。低流量吸氧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中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未湿化吸氧装置没有湿化吸氧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较好的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10];加之未湿化组降低继发感染率也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未湿化吸氧的患者满意度要明显好于湿化吸氧患者。本研究显示湿化和未湿化吸氧患者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性,可能和科室对住院时间有着较为统一的要求有关。本研究还显示,未湿化组患者所耗护理时间显著低于湿化组,提示未湿化吸氧可以大大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田芳等[11]的研究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湿化吸氧需要护理人员每日更换及清洗湿化装置,而未湿化的则可免除这些程序,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及劳动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护理时间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让患者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家庭氧疗的优越性,服务于患者、医院和社会[12]。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434例吸氧患者的研究,发现未湿化吸氧患者可以减少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吸氧时间,减少护士所耗时间,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而在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不适反应方面和湿化组并没有明显差异性,表明未湿化吸氧比湿化吸氧在达到相同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有着更多的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本研究对低流量吸氧的时间仅限于5d,对长期的低流量吸氧效果及不适反应未进行跟踪,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较长时间下未湿化吸氧的效果。

[1]Burls A,Emparanza J I,Quinn T,et al.Oxygen us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online survey of health professionals’practice and beliefs[J].Emerg Med J,2010,27(2):283-286.

[2]李珑,王伟,王根妹,等.湿化与未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呼吸道症状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45(1):31-32.

[3]李穗娜,邹小芳.新型吸氧加湿装置在呼吸内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3):92-95.

[4]McKeen D M,Arellano R,O’Connell C.Supplemental oxygen does not prevent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y[J].Can J Anaesth,2009,56(9):651-657.

[5]Rothen H U.Oxygen:Avoid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Eur J Anaesthesiol,2010,27(6):493-494.

[6]李惜华,陈桂贤,江文益,等.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低流量干燥吸氧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47-2048.

[7]李珑,林玉瑰,王根妹,等.湿化与未湿化对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氧气湿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0,26(6):1-2.

[8]蔡学联,董敏,吕火祥,等.氧气湿化瓶加液与不加液污染情况及患者用氧效果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3,12(12):1122-1126.

[9]陈小英,黄贵奇,彭冬琳,等.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湿化与未湿化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2(3):119-120.

[10]莫杰芳,黄永群.吸氧流量及湿化液量与吸氧噪音的关系[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63-64.

[11]田芳,杨碧芳,黄素风,等.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深圳地区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4):997-999.

[12]Godoy I 1,Tanni S E,Hernández C,et al.The importance of knowing the home conditions of patients receiving long-term oxygen therapy[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2,7(5):421-425 .

猜你喜欢

氧气流量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聚焦空气与氧气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