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
2015-03-06范宏民朱爱荣
范宏民 朱爱荣 樊 磊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
范宏民 朱爱荣 樊 磊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兼具女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重身份,其就业压力更是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其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学生个人、高校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作为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地区,由于受经济、教育、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迷。因此,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一、调查方案及实施概况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2014届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科类别(农科、理工科、社科)、民族、性别、高考类型、户籍地来源进行分类随机抽样,样本比例以符合现实比例为准。对新疆农业大学2014届在校应届毕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问卷656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3.84%。调研时间集中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即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经统计,其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有效问卷290份,样本涉及13个学院、25个专业和26个班级。
二、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
(一)稳定的就业观念突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备受青睐
调查显示:290名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54.1%的被调查者首选就业意向单位为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11.7%的被调查者首选国有企业,这样首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受访者达到65.8%。在其他首选意向比例中较高的有10%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9.0%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计划升学考研。
调查说明:被调查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倾向于稳定性较高的工作依旧占据主流。受调查者毕业后首选就业意向依次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自主创业、升学考研、自由职业、出国、其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毕业后首选就业意向为民营企业的仅有3人,占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总人数的1%,明显太少。
(二)就业地区选择上倾向于家乡城市
调查显示:290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有224人希望回家乡工作,占总人数的77.2%;不希望回家乡工作的44人,占总人数的15.2%;表示无所谓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7.6%。
在被问及具体期望的就业地区时,148人期望到疆内中小城市工作,占总人数的51.0%;94人期望在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工作,占总人数的32.4%;期望去乡镇农村地区工作的的仅有36人,占总人数的12.4%;期望到疆外工作的只有12人,占4.1%。
调查说明:绝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不愿意到疆外工作,而是希望能够回到家乡所在的城市工作,包括大多数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家长也是期望孩子能在城市工作。但对于人才匮乏的乡镇农村地区工作意向不高。
(三)月薪期望值偏高
调查显示:在期望工作第一年月薪收入的问题上,超过两成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期望月薪水平在4000元以上;期望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人约占一半;约三成的被调查者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下。
根据目前市场劳动力价格,大部分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月薪集中在2000-3000元,说明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工作的首年月薪收入期望偏高。
(四)对创业和基层就业政策不够了解
调查显示:290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有76人对基层就业政策表示了解;145人表示对基层就业政策了解一些;69人表示对基层就业政策不了解。在关于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有64人表示了解;185了解一些;不了解的有41人。
调查说明:只有不到三成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和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大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和基层就业政策了解一些;约两成的受调查者表示不了解。
表1 基层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基层政策创业政策频率百分比频率百分比了解7626.26422.1了解一些14550.018563.8不了解6923.84114.1合计290100.0290100.0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整理所得)
(五)就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首先是学好专业知识;其次是增强计算机应用水平;再次是多途径培养实践能力。最关键还是应提高自身汉语言应用水平,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看法会影响其就业意向选择、就业观等。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整理所得)
由于受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汉语言应用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就业竞争力的内容逐步被丰富,激发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考证热"的现象。包括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内的大学生不断寻找增加自身就业竞争力的砝码,她们试图通过考取与专业有关或就业意向相关的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从调查数据上看,63.1%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获得3个资格证书,88.6%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考取2个及以上资格证书,只有4.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考取资格证书。从考取资格证书的情况上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获得更多知识的愿望,为未来就业在做好积极准备。
(六)就业形势严峻,求职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从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上看,37.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5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一般;7.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乐观;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不了解。调查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断丰富,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找工作的起始时间逐步提前,为的是抓住就业先机实现就业目的。
调查显示:有21.0%的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大四前就开始找工作,32.1%的受访者在大四上学期开始找工作,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会在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但是仍有15.2%的受访者表示到毕业后才开始找工作。显然,到毕业后才开始找工作的这部分学生积极性是不高的,现实中可以知道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会在当年学生毕业前进行招聘。
调查说明: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较高。笔者从职业指导人员处获悉,每年就业会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年底,另一个是在"金三月、银四月",所以少数民族女应届毕业生应充分抓住就业机遇期,早准备,早行动,争取实现一次性就业。
(七)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
在对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189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选择了本校就业信息网、宣传栏等平台,有159名选择了学校毕业生招聘会,只有这两个选择超过了受访者的半数。
调查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主要来自学校。学校举办招聘会和在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宣传栏等平台发的布就业信息是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值得关注的是,全疆各大人才市场了解就业信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占39.0%,关注校外网络了解就业信息的有78人,仅占受访者的26.9%。
三、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个人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否更好地实现就业,关键在于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摒弃稳定就业观念,以适合自身发展为标准,放宽就业选择视野。虽然公务员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福利待遇相对稳定,但是并不是每一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再者体制内岗位数量毕竟有限。正确认识企业文化,职业生涯,企业才是未来发挥大学生最大优势的舞台。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要看到小城市、城镇、乡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不一定非要留在大城市;转变一次性就业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时,先就业再择业,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
二是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尤其是汉语言应用能力。在校期间主动与汉族同学交朋友,即培养了汉语言应用能力,也锻炼了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之间了解和友谊。积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兼职或实习等方式,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扬长避短,真正将优势转化为更好实现就业的硬条件。
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主动求职。就业信息网络有校内就业信息网和社会上各类就业信息网。校内信息网指各高校就业信息网,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应多关注本校就业信息网,疆内其他高校中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就业信息网信息量较大也值得多关注。社会上的就业信息网站类别繁多,根据笔者体验可以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新疆人才网、新疆人事人才信息网、乌鲁木齐网、各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和人才网、赶集网乌鲁木齐招聘频道、58同城招聘-乌鲁木齐、应届生招聘网、中华英才网、中公教育新疆分校官网、华图教育新疆分校官网、各级各类行业人才招聘网站等等。除网站外,应多关注就业信息公共微博、微信平台、就业QQ群等。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关注公共微信新疆农业大学就业服务平台(公共微信账号:xjnydxjyfwpt)和新农大小薇,各学院就业信息QQ群等。此外,在积极获取就业信息的同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还要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应聘求职。
(二)高校方面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如工科的实验设备器材,要与企业所用仪器的更新而升级。充分发挥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学科竞赛等为载体的实践系列活动,拓宽第二课堂,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教育,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根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
三是探索就业信息员制度,统筹就业信息数量、时效和质量。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联动机制作用,探索实施就业信息员制度。少数民族毕业生是否能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关键在于班级就业信息员。要选拔责任心强、有精力和热心帮助他人的少数民族学生担任班级就业信息员。班级就业信息员要做到就业信息及时传达,就业进展及时反馈,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真正解决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信息匮乏的局面,使在基层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与用人单位保持沟通,争取就业岗位,拓宽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如充分利用新媒体。
(三)政府方面
一是完善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新疆应统一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制定就业专项政策。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好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公务员等招录设定条件时,若无特殊要求时则不应该设定性别限制。
二是打通就业信息通道。最大限度地推动高校就业信息网、大型招聘信息网和专业人才招聘网等就业信息网站的互通互联,方便新疆少数民族女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
三是积极推进基层就业、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针对基层就业,通过提高待遇、政策倾斜等措施,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基层建功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吸纳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较强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帮扶,可以考虑从市场准入门槛、融资平台、税费征收等方面进行优惠帮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严惩不贷。培育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创业热情,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为其提供创业支持,努力形成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四、结 语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少数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关系着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包括学生个人、高校和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使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积极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1]李全胜.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安涛,高巍,张丽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2).
[3]刘会,刘艳.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査与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1).
[4]崔海英,王淑仙,栗蕊蕊.大学生就业能力解析及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基于SWOT理论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10,(6).
[5]贺灵敏.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4).
2014-09-02
范宏民(1988-),男,硕士研究生,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朱爱荣(1981-),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培养办主任。研究方向:管理学;樊磊(1985-),男,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研究方向:招生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