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抗-CCP、AKA 及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5-03-05张静思陈鑫苹

重庆医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类风湿预测值敏感度

张静思,陈鑫苹,陈 斌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5711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及关节软骨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进展,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RA 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但部分患者病变早期以上表现均不典型,影响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研究表明,RA 的发病与多种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相关,包括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角蛋白抗体(AKA)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等。虽然既往临床对各标记物在RA 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过评估,但不同标记物组合在RA 中的价值评估较少,且报道差异较大[3-5]。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56例RA 患者与300例对照者以上4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探讨不同标志物组合在RA 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56例RA 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共同修订的诊断标准[6]。其中男27例,女129例,年龄16~79岁,平均(46.6±8.1)岁,病程小于或等于1年。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15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骨关节病3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5例、系统性硬化症18例)患者及150例健康献血人员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抽取156例RA 患者及对照者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F 水平,ELISA 法检测抗-CCP 及GPI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KA 水平。RF、抗-CCP及AKA 检测试剂盒由欧盟生物制品公司提供,GPI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免疫浊度分析仪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Roche公司生产,以上操作均严格按说明进行。检测结果RF≥20U/mL,抗-CCP≥25RU/mL,AKA≥1∶10,GPI≥0.2 mg/L即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项血清标志物单一或组合检测对RA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四格表法计算。

2 结 果

2.1 各标志物单一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在单一标志物检测中RF 敏感性最强(80.1%),抗-CCP 特异性最强(80.1%)。两 项 联 合 检 测 中RF +抗-CCP 敏 感 性 最 强(68.6%),抗-CCP+AKA 特异度最强(94.0%)。多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GPI敏感度最强(64.1%),RF+抗-CCP+AKA+GPI特异度最强(96.3%),见表1。

表1 各标志物单一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2 各标志物单一及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在单一标志物检测中阳性预测值以抗-CCP 最高(82.3%),阴性预测值以RF 最高(88.0%)。两项联合检测中阳性预测值RF+GPI及抗-CCP+AKA 最高(均为83.2%),阴性预测值RF+抗-CCP最高(85.0%)。多项联合检测中阳性预测值RF+抗-CCP+AKA+GPI最高(87.9%),阴性预测值RF+抗-CCP+GPI最高(83.5%)。

3 讨 论

RA 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32%~0.36%[7-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 早期的滑膜炎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阻止病情快速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早期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RA 早期诊断价值有限[9]。Vittecoq等[10]研究发现,RA 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产生明显早于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对RA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F作为RA 检测的重要指标,是损伤指标中最强有力的预后因子,虽然诊断阳性率达60%~80%,但特异度相对较差[1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健康老年人群中也存在一定阳性率。本研究在实验设计时对照组人群包含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以避免单纯纳入健康人群对检测特异度造成影响。实验中对4种血清标记物分别进行单一及联合检测,观察其在RA 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RF 检测的敏感度为80.1%,明显高于抗-CCP、AKA 及GPI,但特异度仅有75.7%,显著低于其他3种标记物,这也进一步证实了RF单一检测在RA 诊断中容易造成漏诊。抗-CCP检测的敏感度为74.4%,与张新刚等[12]报道的基本一致,而特异度高达91.7%,阳性预测值达82.3%,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标记物,说明抗-CCP 在RA 诊断中可靠性更强,价值更大。AKA 标记物的特异度与抗-CCP 及GPI相近,但敏感度明显低于后两者,另外,由于AKA 检测的底物非常规且受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限制,临床上RA 诊断中常规检测AKA 仍有一定难度,可作为临床进一步鉴别诊断的补充手段。因此作者认为,RF+抗-CCP可作为临床筛查RA 的主要标记物。GPI抗原诱导的关节模型证明,体内广泛表达的GPI抗原是诱发RA 的重要机制,与RA 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13]。本研究中GPI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85.3%,均略高于许福亮等[14]报道的64.0%和88.0%。以上研究纳入的对照组人群均为健康体检人群,分析原因考虑与纳入患者病情活动程度及对照组人群构成不同相关。

两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 敏感度最高,抗-CCP+AKA 特异度最高,RF+GPI及抗-CCP+AKA 的阳性预测值最高,RF+抗-CCP阴性预测值最高。多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GPI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RF+抗-CCP+AKA+GPI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不同组合联合检测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呈现近似反向变化的趋势,与既往报道[15]相似,这可能与联合检测重叠性差有关。

总之,联合检测可提高RA 的诊断率,为RA 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其中抗-CCP是RA 检测的核心。

[1] 刘其爱,马小燕,张弘.联合检测抗CCP 抗体和RF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421-422.

[2] Matsui T,Shimada K,Ozawa N,et al.Diagnostic utility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for very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J].J Rheumatol,2006,33(12):2390-2397.

[3] 张园,张吟眉,崔丽艳,等.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8):582-586.

[4] Sun J,Zhang Y,Liu L,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mbined tests of 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r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a meta-analysis[J].Clin Exp Rheumatol,2014,32(1):11-21.

[5] Pruijn GJ,Wiik A,van Venrooij WJ.The use of citrullinated peptides and proteins for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es Ther,2010,12(1):203.

[6] 黄晶,林花,王永新,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62-1363.

[7] 王梅芳.角蛋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4):802-803.

[8] 冯超,李昕怡,王佑娟,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的早期诊断及健康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6):1196-1198.

[9] 谢其冰,尹耕.三种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关节侵蚀预测中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3):508-512.

[10] Vittecoq O,Incaurgarat B,Jouen-Beades F,et al.Autoantibodies recognizing citrullinated rat filaggrin in an ELISA using citrullinated and non-citrullinated recombi-nant proteins as antigens are highly diagnostic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Clin Exp Immunol,2004,135(1):173-180.

[11] Biesen R,Burmester GR,Hiepe F.Rheumatoid factor or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s incidental finding[J].Internist(Berl),2014,55(10):1157-1164.

[12] 张新刚,张晓莉,蒋莉,等.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12):1130-1133.

[13] 方勇飞,牟方祥,王欢,等.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8):732-734.

[14] 许福亮,张霞,王云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免疫学杂志,2012,28(8):710-712.

[15] 张新刚,蒋莉,张晓莉,等.4种血清标记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4):538-541.

猜你喜欢

类风湿预测值敏感度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具有对数敏感度和混合边界的一维趋化模型解的整体存在性和收敛性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