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硫酸镁湿热敷缓解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探讨

2015-03-05蒋夏娟唐晓辉贾仙群

重庆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补钾氯化钾硫酸镁

蒋夏娟,周 静,王 琼,唐晓辉,贾仙群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妇产科,重庆400042)

钾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低钾血症可致患者腹胀、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均需在术前、术后禁食,并且手术患者均需进行肠道准备。患者在术后易发生低钾血症或处于临界低血钾,影响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在术后禁食阶段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已成为一种手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钾离子具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补钾易引起输液部位的疼痛或放射痛,甚至导致静脉炎[1]。患者常因疼痛而惧怕甚至拒绝输液,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为减轻患者静脉输注氯化钾所致的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科对60例静脉补钾患者运用50%硫酸镁湿热敷缓解疼痛,收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妇科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后需静脉补钾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28~55岁。病例选择标准:患者意识清醒,感知觉正常,能够对疼痛程度进行准确描述;血压、心率正常;无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120例患者均在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及过程,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平均年龄(41.06±10.1)岁;对照组60例,平均年龄(42.1±9.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文化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血管的选择 两组患者均由统一治疗组实施操作,选择不同病房的患者,输注部位均为双上肢手背静脉,局部皮肤完整,无瘢痕、皮疹。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采用7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

1.2.2 药物的选择 两组均遵医嘱予10%氯化钾针1.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

1.2.3 处理方法 药物输注前向患者解释说明输入钾离子可能引起输液侧肢体疼痛不适,但可耐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输液时嘱其抬高患肢,前臂屈肘,手放于胸前,出现局部疼痛后,适当减慢输液速度、调整针柄位置、调节胶布松紧。实验组在液体输入时除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外同时在穿刺点上方5cm 近心端的肢体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热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

1.2.4 判断标准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疼痛进行分级。此法将疼痛分为0~10 分,每级为一分,便于患者理解。无痛/剧痛之间划一条直线(一般长为100mm),左端代表无痛(0分),右端代表剧痛(10分),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自己疼痛程度处划一交叉线。再将疼痛分为四级,一级为无痛(0分),二级为轻微疼痛(1~4分),三级为中度疼痛(>4~7分),四级为剧烈疼痛(>7~10分)。此疼痛评估方法将疼痛这一抽象概念通过视觉模拟直观地展现出来,更准确,便于使用及解释。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有序分类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减痛效果显著,实验组无痛13例,轻微疼痛39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无痛2例,轻微疼痛15例,中度疼痛38例,剧烈疼痛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6,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分数比较[n(%),n=60]

3 讨 论

近年来,关于静脉滴注氯化钾致疼痛和静脉炎的防治方法很多,有研究报道,用紫金锭加白醋100mL 调成稀糊状,均匀涂于输液侧肢体,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行气通络的功效,可减轻疼痛[2];张凤珍等[3]认为由七叶皂苷钠和水杨酸二乙胺组成的复方制剂欧莱凝胶外涂可减轻静脉补钾局部疼痛;姚巧珠等[4]采用的自制中药外敷,可以达到止痛作用,但因需要配制药物,给临床使用带来困难;也有报道采用芦荟和山莨菪碱合用,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5],但多数方法临床使用不便,推广困难。

本研究在静脉输注氯化钾的同时抬高输液侧肢体,前臂屈肘,手放于胸前,并用50%硫酸镁在穿刺点上方5cm 近心端的肢体进行湿热敷,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比常规护理方法效果好。减轻患者因输液所致的疼痛,是护士的职责,也是患者应当享有的权利[6]。作者围绕患者在静脉输注氯化钾过程中输液部位疼痛的问题,运用护理学、疼痛学、药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输注氯化钾所致输液部位疼痛进行硫酸镁湿热敷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疼痛减轻明显。但由于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患者对静脉输液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仍感觉疼痛较明显,但患者均表示能够耐受,实验组未出现剧烈疼痛。在静脉输注氯化钾的同时用50%硫酸镁进行同步湿热敷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加上护理人员跟患者之间的操作前沟通也有效地进行了疼痛管理[7],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1] 宋玲.低钾血症的临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105-107.

[2] 方毅贞,林少珍.紫金锭外敷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5):19.

[3] 张凤珍,张进平.欧莱凝胶外涂治疗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0):19-20.

[4] 姚巧珠,陈明,曹爱萍,等.中药外敷防治微量泵高浓度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8):2016-2018.

[5] 伏永艳.芦荟联合山莨菪碱缓解静脉补钾致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618-619.

[6] 吴娅利,韩克强,刘红,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PICC 穿刺中镇痛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3):723-724.

[7] 杨雪梅.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8):30-31.

猜你喜欢

补钾氯化钾硫酸镁
约旦APC与印度IPL签署氯化钾合同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基层医院206 例重度低钾患者超剂量口服补钾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氯化钾2018年上行明显2019年涨势或将放缓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一次氯化钾滚镀锌故障处理
氯化钾市场成交寡淡
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对呼吸系统安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