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 咨询员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分析
2015-03-05干玎竹李来宝吴尚纯
干玎竹 李来宝 吴尚纯,*
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100730);2.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我国的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且呈现低龄化、未婚、未育者比例高、重复流产率高及高危化等特点[1]。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人民日报·人民网共同发起“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旨在通过设定并执行“PAC优质服务”标准,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模式,规范流产后服务流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中设立一批PAC优质服务示范门诊,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参加本项目的临床PAC咨询员进行了统一、系统的培训。为了解培训的效果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PAC咨询员规范化培训会在全国各地共举办14场,学员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本研究对后10场培训进行了培训前后的测试,包括来自重庆、安徽、湖北、江西、云南、贵州、海南、浙江、福建、江苏、上海、山西、河北、广东、山东、四川、北京、天津共18个省/市/自治区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431位医护人员。PAC咨询员的入选条件为:①具有医学专业的教育背景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和护士;②理解妇女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必要性,理解PAC的工作意义;③掌握PAC服务指南,并了解相关的技术规范;④具备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包括掌握相关的避孕节育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咨询技巧;⑤在咨询服务中,能够发现服务对象存在的健康风险,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必要时给予转诊;⑥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1.2 研究方法
PAC咨询员培训班采用讲授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内容包括PAC咨询原则、避孕节育基础知识、流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集体宣教技巧讲解和演练、咨询技巧讲解和演练五部分内容,培训时长为一天半,共计9个小时。同时发放培训教材和项目简明手册(包含“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全文),供PAC咨询员学习。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采用问卷进行,该问卷考察了PAC理念或项目概念(概念)、PAC咨询技能(咨询技能)、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相关知识、宫内避孕(IUC)相关知识、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五方面的知识,知识点全部来自课堂培训内容或培训教材。其中有多选题、单选题和判断题各10题,多选题每题4分,单选题和判断题每题3分,总分为100分。培训前由培训讲师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填表说明,然后发放问卷,由学员自行完成。培训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
1.3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双人核对,并剔除未全程参与培训的学员数据,将修正好的数据库转为SPSS数据集。应用SPSS 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对培训前后得分、不同职业咨询员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不同年龄、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咨询员专业知识得分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PAC咨询员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PAC咨询员431例,全部为女性。调查对象年龄为37.6±8.2(18~58)岁,工作年限为17.1±8.9(1~38)年,担任行政职务者(主任、护士长等)222人(51.5%)。
2.2 咨询员的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咨询员培训前测试得分(52.1±12.0)分,其中≤39分、40~59分、60~79分、≥80分者分别为57人(13.2%)、251人(58.2%)、119人(27.6%)、4人(0.9%)。培训后测试得分为(73.2±7.7)分,各分段的 人 数 分 别 为 0 人、15 人 (3.5%)、335 人(77.7%)、81人(18.8%)。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5%CI:19.9~22.3)。培训错误率最高的5道题(及培训前后答题正确率)分别为:①“释义”属于下述哪种咨询技巧(选择题,培训前3.2%,培训后95.1%);②“流产后避孕服务指南”可为流产后选择何种避孕方法提供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判断题,培训前3.7%,培训后9.5%);③下述哪些是集体宣教的主要内容(多选题,培训前5.6%,培训后10.2%);④口服避孕药通过哪些作用,保护妇女的生育能力(多选题,培训前7.4%,培训后10.0%);⑤为提高咨询的效率,咨询员应尽量做到(多选题,培训前23.0%,培训后24.4%)。问卷各部分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各部分培训前后的得分情况(分,)
表1 问卷各部分培训前后的得分情况(分,)
分 类 培训前得 分 正确率(%)培训后得 分 正确率(%)P 95%CI 4.8咨询技能 4.3±2.5 42.6 8.7±2.0 87.1 <0.01 4.2~4.7 COC 14.3±5.4 54.8 19.6±3.3 75.2 <0.01 4.8~5.8 IUC 9.2±2.9 70.7 11.3±2.1 86.8 <0.01 1.8~2.4基础知识 11.5±4.3 57.4 16.4±3.0 81.9 <0.01 4.4~5.4概念 12.9±4.6 41.6 17.2±4.4 55.5 <0.01 3.8~
2.3 不同因素对知识得分的影响
2.3.1 不同因素对培训前得分情况的影响 将基础知识、COC、IUC这三部分得分相加成计划生育专业知识得分,培训前各因素对总分、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详见表2,各因素对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详见表3。
表2 不同因素对培训前总分和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表2 不同因素对培训前总分和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影响因素 人数 总 分 F/t P 专业知识得分 F/t P年龄(岁)0.49 0.69 0.21 0.89≤25 29 50.1±10.2 34.4±8.3~35 148 52.3±12.0 34.7±8.9~45 169 52.7±12.5 35.4±9.3>45 83 51.4±12.0 34.8±8.6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年限 0.33 0.72 0.27 0.76≤5 53 51.1±11.2 35.6±8.3~15 132 52.6±11.6 34.6±8.6>15 245 52.1±12.4 35.0±9.3职称 0.04 0.96 0.73 0.48初级 154 51.8±12.0 34.4±9.0中级 224 52.2±12.5 35.0±9.3高级 46 52.3±10.1 36.2±8.0职业 1.54 0.12 3.25 0.001医生 124 53.5±10.8 37.1±8.1护士 298 51.5±12.5 34.1±9.2学历 1.73 0.160 2.71 0.045中专及以下 35 50.9±12.3 34.0±9.3大专 157 51.1±13.0 34.1±9.7本科 221 52.6±11.1 35.3±8.3硕士及以上16 57.7±10.7 40.3±7.1
表3 不同因素对培训前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表3 不同因素对培训前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基础知识年龄(岁)影响因素 概念 咨询技能 COC IUC≤25 11.1±3.5 4.6±2.6 14.9±5.3 8.8±2.4 10.8±4.0~35 13.4±4.5 4.2±2.5 14.4±5.7 9.2±3.1 11.2±4.0~45 12.9±4.5 4.4±2.5 14.2±5.3 9.2±2.9 12.1±4.5>45 12.8±5.0 3.8±2.4 14.1±5.2 9.5±2.7 11.2±4.2 F/t,P 2.01,0.11 1.26,0.29 0.19,0.90 0.57,0.64 1.73,0.16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年限≤5 11.4±3.8 4.1±2.5 14.8±5.3 9.6±2.3 11.2±3.9~15 13.7±4.4 4.3±2.5 14.6±5.4 8.9±3.2 11.1±4.2>15 12.8±4.7 4.2±2.4 14.0±5.5 9.3±2.9 11.7±4.4 F/t,P 5.36,0.01 0.17,0.85 0.69,0.50 1.38,0.25 1.04,0.36职称初级 13.0±4.6 4.4±2.4 14.3±5.8 9.0±3.0 11.2±4.1中级 13.0±4.7 4.2±2.5 14.3±5.5 9.2±2.9 11.5±4.4高级 11.8±4.1 4.3±2.2 14.0±4.4 9.9±2.4 12.3±3.8 F/T,P 1.56,0.21 0.45,0.64 0.04,0.97 1.68,0.19 1.28,0.28职业医生 12.6±4.3 3.7±2.7 15.1±5.0 9.5±2.7 12.5±4.2护士 12.9±4.7 4.5±2.4 13.8±5.6 9.1±2.9 11.1±4.2 F/t,P -0.60,0.55 -3.12,<0.01 2.21,0.03 1.37,0.17 3.08,<0.01学历中专及以下 13.0±4.2 3.9±2.2 13.3±6.0 9.8±3.5 10.9±4.0大专 12.6±4.8 4.4±2.4 14.0±5.8 8.9±2.9 11.2±4.5本科 12.9±4.5 4.3±2.5 14.4±5.1 9.3±2.9 11.6±4.1硕士及以上 14.3±4.5 3.1±2.8 16.8±4.8 10.0±2.4 13.6±3.6 F/t,P 0.63,0.60 1.61,0.19 1.72,0.16 1.72,0.16 1.77,0.15
2.3.2 不同因素对培训后得分情况的影响 培训后各因素对总分、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详见表4,各因素对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详见表5。
表4 不同因素对培训后总分和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表4 不同因素对培训后总分和专业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影响因素 总 分 F/t P 专业知识得分 F/t P年龄(岁)0.27 0.85 0.36 0.79≤25 74.2±5.8 47.5±3.6~35 72.9±7.3 47.2±5.1~45 73.2±8.0 47.0±5.1>45 73.4±8.2 47.6±4.8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年限 0.54 0.58 1.60 0.20≤5 74.1±5.9 47.9±4.3~15 72.8±7.6 46.6±5.2>15 73.2±8.0 47.4±5.0职称 0.16 0.86 1.36 0.26初级 72.9±7.2 47.0±4.9中级 73.3±8.3 47.1±5.2高级 73.6±6.5 48.3±3.3职业 0.51 0.61 1.33 0.18医生 73.5±7.0 47.8±4.7护士 73.1±8.0 47.1±5.0学历 3.27 0.02 1.86 0.14中专及以下 75.1±8.6 48.2±4.9大专 71.9±8.0 46.6±4.9本科 73.6±7.2 47.5±4.9硕士及以上76.1±6.748.3±5.4
表5 不同因素对培训后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表5 不同因素对培训后五部分知识得分的影响(分,)
基础知识年龄(岁)影响因素 概念 咨询技能 COC IUC≤25 17.4±3.8 9.0±2.0 20.0±3.2 11.3±2.2 16.2±3.2~35 17.3±4.0 8.5±2.0 19.5±3.5 11.5±2.1 16.1±3.0~45 17.3±4.7 8.9±1.9 19.6±3.3 11.1±2.1 16.3±3.1>45 16.9±4.6 8.6±2.0 19.4±2.9 11.2±2.2 17.1±2.7 F/t,P 0.25,0.86 1.27,0.28 0.31,0.82 1.25,0.29 2.15,0.09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年限≤5 17.5±3.6 8.6±2.0 20.2±3.5 11.4±2.2 16.4±2.8~15 17.5±4.3 8.7±2.0 19.4±3.5 11.4±2.1 15.8±3.1>15 17.0±4.6 8.8±1.9 19.5±3.1 11.2±2.1 16.7±3.0 F/t,P 0.66,0.52 0.23,0.80 1.13,0.33 0.75,0.48 3.62,0.03职称初级 17.2±4.0 8.7±2.0 19.4±3.6 11.3±2.1 16.2±2.9中级 17.4±4.7 8.8±2.0 19.5±3.2 11.3±2.0 16.4±3.2高级 16.7±4.2 8.4±2.0 20.2±2.5 11.2±2.1 16.8±2.6 F/t,P 0.53,0.59 0.81,0.45 1.16,0.31 0.08,0.92 0.78,0.46职业医生 17.2±4.4 8.5±2.0 20.4±3.2 11.0±2.2 16.3±3.0护士 17.3±4.4 8.7±2.0 19.2±3.3 11.4±2.0 16.4±3.0 F/t,P -0.27,0.79 -0.83,0.41 3.47,0.001 -1.88,0.06 -0.30,0.77学历中专及以下 17.9±4.7 8.6±2.0 19.3±3.2 11.7±2.0 17.3±2.8大专 16.6±4.4 8.6±2.1 19.2±3.4 11.1±2.1 16.2±3.0本科 17.3±4.1 8.8±1.9 19.7±3.1 11.4±2.1 16.4±3.2硕士及以上 19.4±5.6 8.6±2.3 21.6±3.6 10.8±2.7 15.9±1.7 F/t P 2.53,0.06 0.34,0.80 2.79,0.04 1.06,0.37 1.33,0.26
2.4 咨询员对本次培训的反馈
所有咨询员都对本次培训给予肯定。有407名(94.4%)咨询员认为本次培训非常实用,370名(85.8%)咨询员认为本次培训有非常好的互动性,403名(93.5%)咨询员认为培训非常有效,409名(98.4%)咨询员认为本次培训对专业知识非常有指导作用,405名(94.0%)咨询员认为本次培训对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3 讨论
3.1 PAC咨询员的一般情况
实践证明,对很多疾病而言,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有效易行的防控和治疗手段,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由各医院选拔的咨询员以25~45岁(73.6%)、大专及以上(91.9%)、中级及以上职称(63.7%)为主,并有51.5%的咨询员承担着行政职务,选拔的大多是骨干力量,说明各医院已经认识到开展PAC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培训前的成绩情况
培训前的PAC相关知识总得分平均为52.1分,仅有28.5%咨询员成绩及格(≥60分),≥80分的0.9%。各因素对培训前问卷总得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除IUC相关知识外所有部分的正确率均<60%。在为流产妇女提供集体宣教或单独咨询等信息服务的实践中,大部分咨询员也感觉自身“能力有待提高、沟通技巧欠缺、PAC知识欠缺”。因此,即使是妇产科或计划生育专业人员也需要相应的培训才能胜任PAC服务工作[4]。这与2007年张培育等[5]的调查结果相似。被调查的10家医院中,服务提供者掌握避孕方法知识水平很好的仅占38%,相当一部分人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
在包含COC、IUC和基础知识三部分的计划生育专业知识中,医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护士,硕士这个群体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咨询员。这与李玉艳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文化程度越高,专业知识掌握越扎实,得分越高。
从划分更细的五部分知识得分上来看,PAC理念或概念部分的正确率最低,仅为41.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计划生育领域的工作年限、职称、职业、学历对理念或概念部分得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临床工作人员而言,PAC服务还是比较新颖的一个工作理念,对其概念和内容了解较少,还需要项目组更多地推广普及。咨询技能部分的正确率为42.6%,职业因素对其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得分高于医生,这可能是因为临床医生门诊量太大,就诊时间有限,护士更多地承担了咨询、宣教工作,因此,护士在这部分取得了更高的分数。COC和基础知识部分的正确率分别为54.8%和57.4%,职业因素对其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医生得分高于护士,这可能是因为医生有处方权,且平均文化程度高于护士,所以对COC相关知识和基础知识掌握更好。此外,IUC相关知识部分的正确率较高,达到70.7%,而且所有影响因素均对其得分没有影响,说明IUC经过多年大范围的临床应用,医务人员均对其比较了解。
3.3 培训后的成绩情况
培训后,PAC咨询员总成绩平均分为73.2分,较此前有了大幅提高(提高21.1分,P<0.01),这是对培训效果最直观的反应。从计划生育专业知识得分来看,职业和学历对培训后得分均无影响。这表明此次培训的整体内容还是比较贴近临床实际工作需求的,咨询员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认真听课,同时,培训知识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已被较好掌握。
从更具体的五部分知识得分上来看,培训后PAC项目概念或理念部分的正确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仍掌握较差的一道判断题“‘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可为流产后选择何种避孕方法提供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是考察PAC咨询员是否了解中国医师协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制定的“流产后避孕服务指南”。本次培训发放了含有“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的简明手册,但并未在培训课堂中详细解读指南,咨询员需要通过自学了解其相关内容。
培训后,咨询技能相关知识的得分明显提高(正确率由42.6%上升至87.1%)。而且培训采用了参与式教学,互动性强,不仅增强了咨询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通过角色扮演、示教等方式,使咨询员体会到了信息服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相信也能一定程度改善定性调查中部分咨询员反应的“提供服务主动性差”的现象。
在COC相关知识部分,培训后护士的得分较培训前有较大进步,但与医生的得分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硕士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咨询员。 这可能是因为一些PAC咨询员此前对COC不甚了解或存在一定的疑惑,难以通过一次的讲授完全打消疑虑。而且问卷中考察的COC相关知识题如“COC如何保护妇女生殖能力”等比较灵活,涉及了病理、生理、流行病知识,需要咨询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来思考,因此这道题培训后的正确率没有显著提高。
邓春勤等[6]认为,项目培训的近期效果评价应包括参与式观察、个别交谈、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这几个部分。本研究囿于研究时间、学识和经费的限制,对培训的近期效果仅靠问卷调查进行,因此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仅仅停留在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此外,分析问卷时发现,同一培训场次部分问卷的答案相似度较高,可能是同事之间讨论协商后统一答题的结果,这对PAC相关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PAC规范化咨询员培训班的培训质量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经过培训,咨询员掌握了PAC服务的理念、知识、技能和咨询规范,切实增强了咨询员开展PAC服务的信心和能力。
[1] 程怡民,任姗姗.中国人工流产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5):579.
[2] 吴尚纯,刘庆.流产后避孕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4):249~251.
[3] 李玉艳,武俊青,王瑞平,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避孕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8,(1):15~19.
[4] 吴尚纯,吉宁.优质的流产后避孕服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4):251~253.
[5] 张培育,金虹,徐晓.医院服务提供者流产后服务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39~3843.
[6] 邓春勤,钱序,王克利,等.项目培训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J].中国妇幼保健,1995,(5):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