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及避孕方法选择状况分析

2015-03-05任红英姜旭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哺乳期初产妇正确率

任红英 姜旭珍

浙江省安吉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妇幼保健院(313300)

临床研究已证实,育龄期妇女的生育间隔长短直接影响着母亲的身体健康和婴儿的发育,生育间隔越短,对母婴的身体健康越不利。因此,产妇有必要在产后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1]。初产妇对避孕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至于产后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孕,避孕方法选择也不恰当,常发生意外妊娠[2]。因此,为了减少初产妇意外妊娠的发生,提高初产妇对各种避孕方法相关知识的了解,本文对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500例为此次调查对象,无未婚、离异者,均为活产胎儿。500例初产妇年龄28.4±7.1岁,其中顺产280例(56.00%),产钳助产55例(11.00%),剖宫产220例(44.00%);学历为大专以下学历138例(27.60%),大专及本科学历335例(67.00%),硕士及以上学历27例(5.40%);就业为在岗310例(62.00%),失业95例(19.00%),其它95例(19.00%)。所有产妇对本次调查均知情同意能主动配合调查。

1.2 调查问卷设计

本院科教组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设计之前先拟好提纲,同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征求专家的意见后进行问卷的初步设计。该调查表同样经3名产科专家和6名护理专家的审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初始问卷设计好后,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一周后重新进行测试,直到问题全部解决。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避孕知识掌握程度、避孕需求和避孕方法选择。在设计问卷时注意到在备选答案中设置了“不知道”选项,以防止产妇随意填写,且调查内容不宜太深;对专业性的词语给予解释和标注,帮助正确理解问卷内容。

1.3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

调查前,科教组和每个病房的调查负责人和参与调查问卷发放的护理人员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并告知填写要求。由每个病房的调查负责人和调查问卷发放人员向产妇讲解调查问卷的解答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对调查问卷进行质量监督。产妇在调查过程中如有不确定的内容告知相关负责人员,及时确认填写的信息是否前后相符并核实准确。在进行正式调查问卷前,先对产妇的一般情况做一简单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职业、学历、丈夫的职业和学历等。

1.4 现场调查

以每个病房为一个单位,病房负责人和护理人员在征求产妇的同意后,让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发放问卷。在填写问卷前给产妇详细讲解答题的注意事项,答题的时间等相关问题,然后由产妇独立完成问卷,当场回收。对初产妇产后避孕知识的掌握、需求态度和对避孕方法的选择情况等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对影响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初产妇产后避孕知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100%。500例初产妇对“产后开始性生活的同时就开始避孕”和“防性传播疾病的避孕方式”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对“服紧急避孕药的最佳时间”回答正确率次之。其它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均<60%,与前3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初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回答正确情况

2.2 初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的需求

500例初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的总体需求程度较高,表示“非常需要”的除了紧急避孕知识为87.40%外,其余均>90%,各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初产妇对产后避孕方式的选择

500例初产妇产后选择的避孕方式最多的为“安全套”,其次为“宫内节育器”,其余方式较低。与这两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初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的需求态度[例(%)]

表3 初产妇对产后避孕方式的选择情况

2.4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从表4中看出,学历的高低与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学历越高,避孕知识总得分越高;而职业、个人收入与避孕知识总得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已证实,产妇两次生育间隔时间过短,母体内钙、铁和叶酸等营养物质还没有储备充足,生殖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胎儿产出后产妇乳汁分泌不足而影响胎儿的营养均衡[3]。当妊娠间隔<6个月时,胎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会升高50%,对于剖宫产的孕妇来说,除了以上风险外,还可能出现子宫破裂、子宫切口妊娠等更多的风险。因此妇产科专家建议,两次分娩的时间最好间隔3~5年,才能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4]。初产妇由于经验不足,对产后哺乳期避孕的相关知识普遍缺乏,大部分在产前没有接受过系统而全面的避孕知识,所在的医院也没有对产妇进行细致的避孕宣教,只是提醒初产妇在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没有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导致初产妇对避孕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5]。

3.1 加强对产妇产后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

本次调查发现,初产妇对“产后开始性生活的同时就开始避孕”和“防性传播疾病的避孕方式”的回答正确率较高,而对“哺乳闭经避孕法(LAM)的三个必备条件”、“避孕效果最好的方法”、“排卵日期的推算”三个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均较低,特别是“产后植入宫内节育器的最早时间”、“母乳喂养者能注射单纯孕激素避孕针的时间”、“母乳喂养者能口服复方避孕药的时间”的知晓率不到10%。本组调查中发现,医务人员更注意告知产妇若有异常情况随时复诊、产褥期内禁性生活,提醒产妇日后注意避孕,但基本未进行避孕相关知识宣教,也未针对产妇具体情况提出更进一步的避孕指导。调查结果可见,初产妇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均较局限。一方面可能与医务人员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有关,但也说明医务人员对产妇避孕知识的宣教重视度还不够高。而避孕知识的普遍缺乏会对产妇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加意外妊娠的风险[6]。

3.2 加强对产妇避孕方法的具体指导

调查发现,初产妇对避孕方式的选择也不均衡,选择的避孕方式最多的为“安全套”,其次为“宫内节育器”;而对“产后禁房事”、“避孕药”等选择比例均<10%。对初产妇来说,“避孕药”、“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比较熟悉,但真正选择运用的比例却非常少,均<5%;皮下埋植避孕是一种长效、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但大部分初产妇并不知道这种方法。这些情况均暴露了计划生育避孕宣教的不足[7-8]。

3.3 加强对不同人群产妇避孕知识需求的宣传

本研究对影响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初产妇学历的高低与哺乳期避孕知识总得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学历越高,避孕知识总得分越高;而职业、个人收入与避孕知识总得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值得欣慰的是,本次调查显示初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的总体需求程度较高,提示初产妇对避孕的态度积极。但对哺乳期避孕的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妇女错误地认为自己仍处于哺乳期,月经还没有恢复,并且性生活发生的也很少,怀孕的几率很低。这种意识导致产妇产后在性生活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孕,导致意外妊娠发生[9]。3.4加强在现有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避孕宣传和指导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情况,本院科教科组织召集产科医师、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商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宣教、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初产妇的避孕知识、重视并满足育龄妇女产后不同的避孕需求。对于产妇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要给予详细的解答,告知产妇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正确的避孕方法。充分发挥本地计划生育指导站与妇幼保健院资源整合的优势,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基础服务网络优势宣传落实。同时设立健康教育热线,使院内和院外避孕宣传有机结合,切实提高产妇的避孕意识。具体相关医护人员要充分评估产妇以往的避孕经历,帮助产妇分析避孕失败的原因,在不同的生理阶段选择最适合产妇的避孕方法;叮嘱初产妇及时反馈避孕信息,确保每一位产妇都能充分理解所学的避孕知识,将避孕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总而言之,目前初产妇对产后哺乳期避孕知识的了解普遍缺乏,对产后避孕知识的需求度较高,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每位产妇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避孕相关知识的宣教,合理指导产妇选择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以保护产妇的生殖健康。

[1] 张嘉玲,冯娥,于海华,等.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及避孕方法选择状况调查[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6):858.

[2] 陈思羽,赵桂萍,戴小红,等.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26-5128.

[3] 任秀朋,张丽,杜丽荣,等.不同婚育状况女性人工流产及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7):449-453.

[4] 魏凤玲,宋振,董胜雯.102例妇女产后避孕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4):289-292.

[5] 施红莲,刘晓瑷.无痛人工流产者避孕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生殖与避孕,2012,32(6):392-397.

[6] 梅丽,李斌,刘传勇,等.广州市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484-486.

[7] 邱红燕,徐明,刘兰,等.宁夏地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8):596-600.

[8] 张银霞,王玉,岳一平.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避孕及乳房保健知识认知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109-4111.

[9] 李日青.530例未婚非意愿妊娠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2):125-127.

猜你喜欢

哺乳期初产妇正确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