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早期经典剧目渊源流变简论
2015-03-04秦榕
秦榕
【摘要】本文选取了三个明清时期的闽剧传统经典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关键词】闽剧;紫玉钗;墙间祭;红裙记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诞生于古闽县、候官县,在福州十邑及宁德、三明、南平等部分县市流行,是福建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到如今已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历程,一大批优秀的闽剧作家,改编传统剧目,编写新戏,使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充满了生机。下面试选取历史最为悠久的三部经典传统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古老的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一、紫玉钗
闽剧中流传最久最广的古典剧目之一。作者相传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翰林,但姓名难考。而经《闽剧志》编辑部考证,疑为明末福州名士曹学佺所作。故事取材于唐代蒋防所作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继承了它的悲剧精神,延续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以悲剧结局。
主要剧情为李益客居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后李益回乡探亲,另娶望族之女卢氏。霍小玉相思成疾,耗尽积蓄,无奈遣婢浣纱典当定情之物紫玉钗。义士黄衫客知悉,义劫李益至霍宅,霍小玉业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后气绝身亡。该剧批判了李益的负义,对无辜被弃的痴情女霍小玉以深切同情。全剧情节人物都极其精简,主题突出,以唱为主,在唱词中叙事抒情,重点渲染了女主人公霍小玉在李益负心后的哀伤悲苦,曲词华雅,哀婉动人。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其乐调渊穆淡远,曲词悱恻缠绵,较乱弹实有过之无不及”。邹有年有首题为《过石仓观剧》的诗,记载了该剧演出时情景:“声色传诗篇,具有风人旨,神明约昭旷,吐辞斯远鄙……作使皆名娟,携来亦佳伎,情爱苟适场,何悔鸡与雉。”足见《紫》剧之优美。从闽剧音乐上看,它包括了全部基本的逗腔曲调,是逗腔音乐的典型作品,“凡童伶初习儒林,都拿《紫玉钗》一剧开蒙”“学习闽剧的人无不把它奉为圭桌,作为必学的课本”。
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后,儒林班首演此剧,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传本有两种,一是黄衫客先出场的福州集成堂本(1876年)和福州九庆堂本(1904年);一是洗纱先出场的折子戏。最早为张晚青订正的龚礼逸《紫玉钗》参校本(1932年)。后有陈鹤章的修订本(1944年),及胡孟玺的校订本(1949年)。此外还有评话本《紫玉钗》流传。嗣后,林步瀛参照福州评话本及折子戏唱词改编的全本戏(1926年),由闽班旧赛乐演出。1952年,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按折戏排练,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
1957年,剧作家陈启肃据明代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和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福州九庆堂本,重新改写成十二场全本大戏。开头列表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改为才子佳人相爱的模式,男主人公李益由负心变为坚贞,但仍保留了悲剧性结局。悲剧主因由李益的负心,变为卢太尉玩弄权势,强拆散李霍,主题也因此改为批判强权邪恶势力。主要剧情变为唐高门才士李益,与寒门霍小玉相爱喜结良缘。新婚之夜,官差报喜,李益得中状元,小玉担忧李益出外做官夫妻分别。因此,李益为谋留京任职,请卢太尉帮忙,未料到卢太尉却看中李,欲招其为婿。李婉拒后,卢太尉于是怀恨在心,公报私仇,计拆霍李,令李入赘卢府。黄衫客侠义相助,李霍才得以相见并消除误会。卢太尉遣人追至霍家并胁迫李回卢府,混乱之中久病的霍小玉悲愤吐血,香消玉殒,最终悲剧收场。改编本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演,并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二、间祭
闽剧传统剧目。作者清咸丰生员邱庆禧。根据郑丽生《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一文考证,此剧约作于光绪十二、十三年间(1886—1887)。咸丰、同治年间的文儒班,演唱以《紫玉钗》为首的逗腔曲本,但唱词过于典奥,不够通晓,难以得到广大普通市民广泛接受。针对此弊端,光绪初年,后起的达云霄、驾云天等12班剧组,改进唱腔,注重曲本的通俗化,《墦间祭》因此应运而生。
邱庆禧根据《孟子·离娄》里的一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编为戏剧,杂进“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一节,主要讲述齐人好逸恶劳,却常向妻妾夸耀他每日在富贵人家饮宴酣醉。其妻怀疑,一日便跟尾随其至东郭墦间,见齐人向祭墓人华周妻、杞梁妻甚至向守墓的墓客乞食,愿为孙子,恬不知耻,丑态百出。而齐人回家依然厚颜夸说,其妻羞怒万分,当面痛陈齐人丑相,劝诫其夫,令齐人幡然悔悟,誓言改过自新。
结局虽然有些仓促,流于俗套,但全剧不长,剧情集中紧凑,曲调以飏歌为主,唱词道白,多为福州方言,颇多警句。剧中华夫人与婢女春香的八段盘关调唱词则雅俗共赏,清新明快,平仄和谐。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福州演出时,即深受欢迎,观众屡看不厌,历久不衰,成为民国间闽剧、清唱的传统剧目。民国初长乐“汾溪鞠社”诗人刘仲珊、施子衡两位听曲行家观后赋诗称赞:“不向孟尝门下游,吹箫也自算名流。须知暮夜潜踪者,狗盗鸡鸣更可羞”(刘仲珊);“富贵黄粱总一丘,眼前白骨昔王侯。九泉涓滴容分惠,醉饱何须妻妾谋”(施子衡)。福州著名文史学者、民俗专家、诗人郑丽生先生将《墦间祭》与《紫玉钗》并举,赞誉有加,称为“窗下”剧本力作。此剧清末有坊刻本,上海石印书局有石印本,《俗文学丛刊》第二辑影印。1959年《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闽剧第一集选入。1960年2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剧作家陈明锵整理改编此剧为讽刺的小喜剧,福建芳华越剧团也将其改编为越剧,颇受好评。
三、红裙记
闽传统剧目,又名《达官弟卖饼》《王成龙》,是富有闽剧特色的题材剧目。源于清末福州仓山“三保街”王达官卖饼的民间故事,清同治、光绪年间盛行,亦有“传流歌”歌谣在民间传唱,歌日:“真鸟仔,泊着瓦干,达官弟卖饼卖番钱,吴二伯问达官可怜你母,王成龙气别一十三年。”也有上海石印同名平话本行世。该剧问世一百多年来,改编、演出不断,“成为闽剧唱腔中最好听、最有特色的代表,还是培养和训练闽剧演员的必学剧目,属于典型的积累传承型的剧目”。
故事描写晚清福州书生王成龙,赌博败尽家产,却不思悔改。岳母诞辰,妻弟送来红裙一条,请王妻柳氏穿着以便能体面回娘家。王成龙借口家中无粮,典当红裙换米充饥,却又把当来的银两转眼输光。忍无可忍的柳氏一气之下骂他:“铡头”。王成龙于是负气离家,徘徊在万寿桥旁,又遇赌头怕其索债,无路可走遂投闽江自尽。不想被路过的西安富商许希和搭救,带回西安,入赘许家。十三年后,王成龙继承富商家产,却无后嗣,因此寻思,时隔多年,其妻应该早已改嫁,莫若寻回儿子,也好接续香火,于是贩货重回福州。偶遇其子达官卖饼,得知其妻贤良,守节抚孤,欲认儿子又不敢相认,只得赠银五两。柳氏感其所赠,为之饯行。王成龙知道无法认子,留下新购的田园房屋契据及银两,重赴西安。达官相送,王成龙上船之时,方告之以实情。柳氏知悉后忙赶到江头,但船影已渺茫难觅。
该剧由“平讲班”首演。“三合响”时期,大为流行。因为观众太过熟悉,一般前几场省略,直接从王成龙回福州演到江岸分别,即从“卖饼”到“江头”的几场戏,便形成了一个小全本,唱做并重,是老生、青衣和孩生的重头戏。20世纪20年代,严天铎重写老本,增加头尾,删改词句,成为全本。从借裙开演,并以福州人王仁堪中康熙年间状元之事附会至王成龙的儿子达官身上,让其亦中状元,成为山西巡按,而王成龙被诬陷害死泰山,演出一场儿审父冤的巧合离奇之戏,最终以常见俗套大团圆收场,增强了戏剧性,却也减弱了原有的关于世道人情变故的沧桑感与悲剧况味。改编后的《红裙记》广受欢迎,各闽剧班都有排演。名旦郑奕奏,林芝芳及程依尧都扮演柳氏,各有其风格,成为三个不同表演流派。
1953年,福建省戏曲改革委员会重点整理《红裙记》。陈啸高、林飞初步整理,林舒谦执笔,整理成大型全本戏,分别由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和福州市闽协剧团演出。进入新世纪,剧作家王仁杰又再次对该剧进行整理、改编。将主人公由王成龙改为柳氏,浓缩了主要人物角色,变动了结局(王成龙归家后,柳氏反复思忖后选择放弃破镜重圆:“你赔不起,你赔不了。你赔不了为妻心头的痛,为子心里的真!”),情节线索更加单纯简约,主题也更鲜明,悲剧意蕴更加幽远。在尊重闽剧原有的戏曲特色前提下,融入当代意识,将传统剧目诗化、雅化、文人化。2009年该剧获得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榜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在2011年第12届中国戏剧节上,该剧获得荣获优秀剧目奖。被评为“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12年9月,该剧目代表我省晋京参加文化部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并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国“五个一工程”福建贡献奖。
这三部传统闽剧,均为闽剧最早的剧目,《紫玉钗》疑为明末曹学佺所作,《墦间祭》《红裙记》均于光绪同治年间盛行,在闽剧最初的阶段,产生了巨大广泛的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改编版本,《紫玉钗》的改编流传版本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墦间祭》亦被改编上演,并被其他地方剧种改编搬演,《红裙记》更是被评为“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因此对这些传统剧目的发展梳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也为古老剧种如何在新时期焕发新的活力展现了经典范本和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