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文学家视野中的三农景况
2015-03-04吴子跃
吴子跃
【摘要】中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势衰败、农业凋敝。在此背景下,中唐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贴近现实,他们关注唐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农业,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关注农村的社会景象,这些都反映了中唐文学家对民生疾苦的忧思和为民请命的愿望。
【关键词】中唐;文学家;“三农”
中唐时期,经济衰退、农业衰败,这些都严重动摇着唐朝统治的根基。为了巩固政权,从皇帝到大臣都纷纷寻找化解国势衰败、农业凋敝的方法,许多兼具政治家身份的中唐文学家也表达了对农业发展、农民疾苦和农村景象的关注。
一、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馁者: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在中唐,作为官员们的文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他们提出了安抚流民从事生产、进行农业税制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并希望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社会动荡,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农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要恢复农业生产,就需要保障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然而,中唐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状况却令人很不乐观。韩愈发现很多农民放弃农业,转向商业和工业,是农业劳动力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他还发现农业人口减少的另一原因是大量依附人口的存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来到袁州任职,他对于这里存在的奴婢现象进行了整顿,在这个不到两万户的小州,却检出721个的依附人口。对此,他感到问题很大:“袁州至小,尚有七百人,天下诸州,其数固当不小。”政治家、文学家元稹对当时农业劳动力减少的状况也很担忧,他认为当务之急必须要控制农业生产人员的减损。因此,他积极向宪宗提出明考课、减冗食、洁浮图等措施,以改变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这一措施,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减损的状况。
另外,中唐文学家非常关注农业的税制改革。中唐时期,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基础的赋税制度逐渐瓦解。为了改变财政赤字不断攀升的状况,德宗建中元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于是“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由是则一利之说兴,租庸调之法变而为两税。”两税法的实施一度改善了唐朝的赋税状况,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统治者贪婪的本性等原因,两税法在它实施不久后种种弊端就开始暴露,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对此,白居易对两税法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要求加以改进,消除弊端。他曾这样说:“夫赋敛之本者,量桑地以出租,计夫家以出庸,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则谷帛之外又责之以钱。钱者,桑地不生铜,私家不敢铸。业于农者,何从得之。至及吏青追征,宦限迫臀,则易其所有,以赴公程。当丰岁,则钱来半价不足以充络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尝逋责。”
此外,中唐文学家还倡导要兴修农田水利。兴修农田水利有利于农业生产,唐代很多文学家将其看作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重要、最得力的措施。其中,白居易就是一位关注水利工作、热心农田水利建设的文学家。西湖水利工程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之一,事实上在白居易之前,当地官员也曾开发过西湖的淡水资源,如李泌所修建的六井工程,但效果却十分有限。由于雨季的西湖十分容易发生洪水,因此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此,白居易积极主持修湖筑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了西湖的蓄水量,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钱塘、盐官一带土地千余顷。西湖湖堤的修筑,使得变水害为水利,杭州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后人为纪念白居易为杭州农业生产做出的贡献,将此湖堤称之为“白公堤”。
二、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关心农民生活疾苦
中唐时期,赋敛变本加厉,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文学家们写下了众多关注农民生活疾苦的文章,以期达致“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目的。
目睹农民在层层重压下的艰难生活后,白居易写了《观刈麦》一诗。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再现了农民劳动时的繁忙、辛苦以及他们生活上的穷困、艰难。诗中,“力尽不知热,但希夏日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贫苦妇人正是中唐时期农民形象的典型代表。元稹也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的生产活动、生存状态等为表现对象,对农民生活疾苦予以同情。在《竹部》一诗中,他通过刻画山民“朝朝冰雪行,夜夜豺狼宿”的劳动场景,再现了山民伐竹之艰苦与危险。然而,尽管劳作如此凶险,其结果也不过“得钱盈千百,得粟盈斗解。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用具体的事实反映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痛苦和呻吟。
中唐文学家还反对扰民的苛政,要求减轻农民沉重赋税负担。白居易有不少诗反映了对赋税制度的看法,如《赠友》:“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夏秋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己重,农力日己弹。贱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岁衣食尽,焉得无饥寒?……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复彼租庸调,令如贞观年。”针对中唐农民困苦、遭受盘剥等问题,白居易在《策林》一文中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兴善除弊、归利于民的认识与主张。元和三年,他就和籴折籴利害事宜上疏唐宪宗。由于“久处村闾,曾为和籴之户”,饱尝过“亲被迫蹙”之苦,因此面对和籴之法带来的“伤农夫之困”,其情其景为白居易“所不忍睹”。为此,他直言民间疾苦,痛陈和籴之害,请求“开场自籴”或者以折籴取代和籴,从而减免租税,以利农人。
中唐文学家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注,还表现在他们对战争给农民带来伤害问题的关切上。中唐频繁、规模巨大的战争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对此文学家们力倡减少战争对农民的伤害。司空曙曾这样记载战争给农民带来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相看父子血,共染城壕水。”刘长卿对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景象也表达了无限的感伤与喟叹:“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白居易曾以《新丰折臂翁》为例,以天宝年间一位逃兵役的老人的自述,表达了对唐中期不义战争的谴责。当时,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发动对南诏的战争,无数被强征去当兵的人冤死异乡,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残命。这位命运悲惨的老人,却以欣喜口吻自庆侥幸,让人读来更觉得悲哀。
三、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关注农村社会发展
中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广大农村经常处于战火之中。亲历战争的文学家们对农村社会衰败的景象充满了伤感和无奈,但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农村发展的主张。
一方面,中唐文学家提出要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中唐时期的农民,或者出于战祸,或者由于遭遇天灾人害,或者难以承担繁重赋税,或者躲避官吏贪暴,他们常常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这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面对迫于生计的小农大量破产逃亡的现象,殷济在其《无名歌》中,感慨道:“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今年苗稼看更弱,枌榆产业须抛却。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漂泊已经千里外,谁人不带两乡愁。”韦应物也在《始至郡》中写道:“湓城古雄郡,横江千里驰……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作为官员们的中唐文学家,不仅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切,更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方案以对流亡的农民进行招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为农村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中唐文学家提出要积极实施教化,发展农村教育。中唐时期,农村社会生活动荡不安,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苦难让农民难以排解,限于经济文化水平,他们只能祈祷神灵,希望得到保佑。其中,元稹在《赛神》中记载到农民祭神活动的情状:“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邑中神明宰,有意效西门。焚除计未决,伺者迭乘轩。庙深荆棘厚,但见狐兔蹲。巫言小神变,可验牛马蕃。邑吏齐进说,幸勿祸乡原。逾年计不定,县听良亦烦。涉夏祭时至,因令修四垣。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农民向各种宗教、地方神祗寻求心理安慰的行为,对农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中唐的文学家提出要积极教化,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韩愈。他在担任潮州刺史一职时,曾用自己的俸禄来发展地方教育,此外他还推荐赵德主持潮州州学,这对于潮州文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一职时,也十分重视地方文教的发展,他要求加大教育经费支出,增加教学设备(毛笔纸张等)以改善学官学生的学习工作条件。
中唐时期,社会长期动荡,广大农民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这一特殊的时代孕育了中唐文学家深厚的悯农情坏,他们对农业发展、农民疾苦和农村景象的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对于“三农”景况的认识是丰富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