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代码运用的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2015-03-04田仙枝张丹丹段中燕付诗惟
田仙枝,胡 丽,易 敏,张丹丹,段中燕,付诗惟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基于符号代码运用的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田仙枝,胡丽,易敏,张丹丹,段中燕,付诗惟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规律,从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和学生就业趋势的要求出发,通过为期两年的符号代码的运用与口译创新性教学实践,构建了一套创新性口译实践体系。该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信息设备实践体系构建、三习题库构建、测试系统构建、评估和反馈系统构建四大部分。实践证明,新型实践体系有益于提高学生口译能力,构建后的体系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符号代码;口译实践;创新
一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体系的构建背景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码活动,可概括为:原语输入→解码→记忆→编码→译语输出。口译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译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熟练驾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口译研究关注口译的信息处理,属认知心理学口译研究,该时期最为典型的是Seleskovitch模式。七八十年代,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处理范式的口译研究和IT范式等,也都关注口译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九十年代,口译研究目标文本产出范式,重点讨论口译质量标准和译语语篇功能问题,其代表是Gile模式。今天,释意学派及其理论仍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当代国际国内口译研究。厦门大学是国内第一个组建口译教学科研团队的学校,“厦大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后,武汉大学提倡“笔记法”。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分别结合各自学生特点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鲜有人涉足该研究,主要原因是:1.开办口译专业方向的学校并不多,很多学校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口译老师。2.民办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挖掘口译培养人才难度较大。3.口译中涉及到的语码转换和符号代码运用需要长期跟踪及时监控,部分老师觉得费时费力,成效不明显。
本项目以前人理论为基础,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中注重统一符号的教授与应用,强化符号的规范与符号个体特色,将符号及缩略词的运用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在学习和训练中鼓励学生开发适合自己的符号,探索能有效提高口译效率和质量的符号体系及笔记策略。
本项目基于符号代码的运用,认为口译创新性实践有如下四个注意点:
(一)口译笔记应记要点,切忌求“全”。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不应也不必取代记忆。
(二)口译笔记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三)口译笔记可使用来源语,也可使用目标语,也可以双语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就不必拘泥于某种文字或符号。
(四)口译笔记使用大量常见略语。
二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能力训练
布鲁那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和符号运算技能,“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在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种理论为创新性口译实践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性口译实践能力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技能训练
初步技能包括听取信息、逻辑分析和口译记忆。口译中的听取信息训练与一般的英语学习的听力训练存在差异。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口译中听力材料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多侧重于社会热点时事等内容,例如外事接待、礼仪祝辞、商务谈判、旅游观光、大会发言、宣传介绍、参观访问、人物访谈、文化交流、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等。其二,口译中听取信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精听实现的。精听训练,尤其是英语精听训练要求学生听懂每字每句,做到真正地听懂原语的内容,包括人名、地名和数字等相关信息均需准确把握;口译中的逻辑分析十分重要,包括对原语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逻辑分析训练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训练。纵向分析训练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出逻辑的层次,而横向分析训练是指明确各信息点间的逻辑关系。学生掌握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技能后,可以有效缓解听取信息的压力,使目的语的输出更有条理;口译中的记忆训练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训练。短时记忆训练侧重于突破短时记忆的局限性,即短暂的时效性。为了强化短时记忆,可以训练学生将记忆转换为视觉信息,以此延长短时记忆的储存时间。长时记忆在口译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对长时记忆中有用信息的提取速度。口译中的记忆训练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训练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二)中期专业技能训练
中期专业技能包括口译笔记、公众演讲和话语分析。口译笔记是大量采用笔记符号来记录原语语意的技能。口译笔记训练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记什么?二是怎样记?记录的不仅是原语的内容,还要记录原语的逻辑层次。在初步技能训练中掌握的听取信息和逻辑分析技能为学生做口译笔记打下了良好基础。口译笔记是一套个性化的体系,其中虽然有一些普遍采用的符号,但是每位译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体系和记录方法。公众演讲技能是口译训练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口译中的演讲技能与一般的演讲技能亦存在差异,口译中译员不是演讲的焦点,而是讲话人原语意的忠实表达者,而且在译文表达的过程中译员承载着翻译和表达的双重任务,其负荷明显大于一般的演讲者。口译中公众演讲技能训练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口译中做到发音清晰,语速、音量和语调适中,内容组织有条理,仪态大方得体。话语分析技能是口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话语分析的方法很多,但口译中倾向于使用社会文化方法。在此项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关注与原语相关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内容,关注讲话人的讲话内容和讲话方式,以及讲话人特定的语言特点等。话语分析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口译笔记的完成和口译目的语的顺利输出。
(三)后期综合技能训练
后期综合技能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变技巧和职业精神。口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理所当然成为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口译训练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熟悉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遵循目标群体的语用规则和一些社会习俗,例如迎来送往、宴请招待等。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要求学生切忌完全直译,而是要根据目标听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适时地调整输出内容,达到听众能够完全理解说话人的目的;口译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压力大的工作,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因此要求译员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口译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障碍,例如说话人语音不标准,说话含糊不清,甚至出现重要的口误,再或者话筒突然没声,译文出错等。通过这些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方式训练学生在高强度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三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体系的四个部分
课题组根据民办高校目前的口译实际情况,结合口译教学进行调查、采访和座谈等形式,主要科学构建了如下几个系统:
(一)信息设备实践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同声传译教学改革而言,同声传译教学设备的构建是信息设备实践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根本。一套完整的同声传译教学设备包含了教师使用的操作电脑、操作台、扩音器、播放器等,学生使用的环形会议式课桌、单个扩音器、多语言传输器等。目前较为先进的整套同声传译设备,包括红外发射主机、红外发射板、中央控制器、同传室、译员机、同传耳机等。
图1 口译实践中的信息设备实践体系
目前课题组授课的教室均为现代化信息设备系统(如图1),学生在环保材料构建的信息化同声传译室里,根据教师的合理部署,认真完成各项口译实训和测试。第一幅图片是同声传译设备的控制总机,它监督和调试同声传译声音、同声传译设备的音质、同声传译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幅图是教师实践实训时使用的操作电脑,教师事先设置信息库的电子资料,分阶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展开口译实训。第三幅图是学生实训的同传信息系统,中央控制器、同传室、译员机、同传耳机、不同语言通声传译交换室等都在不同角度发挥着独特作用。学生分组或围成会议圈子或者组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译实训和实践。
(二)三习题库系统
在口译实践教学中,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尤为推崇。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的“三习”即预习、练习、复习,三习题库的构建是一项比较漫长的工程,它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与否。
三习题库的构建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应该把握好三习题库设置的目的和实用性。本质上讲,三习题库的建立就是为了增大学生的实训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口译实训能力。为达到目的和提高实用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不同学习个体学习的内容和材料的深度、广度、实用性和学习策略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三习题库的内容必须是阶梯型的,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三是口译三习题库的建立不仅有文字题目,还配备了形式多样的音频视频资料。图2是抽查部分学生口译实践过程中运用符号笔记法速记的练习。
图2 口译实践中的符号笔记法运用实例
(三)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的构建与信息系统构建、三习题库的构建和实践教师团队的构建息息相关。测试系统构建时,教师团队必须根据三习题库中“预习、复习和练习”等题目的难度,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库,测试题的多少和测试题完成的时间,实践教师不是凭空臆想的,必须事先在学生中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根据学生测试时使用的时间来规定一般学生完成的时间。
同时,测试系统中测试学生的内容形式应该多样。我们一般以“英语中级口译考试”中所测试的题目类型为模板进行测试系统构建。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的测试,第一阶段测试题型包括listening test(主要以spot dictation为主)、listening comprehensive(以statements,talks and conversations为主)、listening and translation(以 sentence translation, passage translation为主)、study skills(以听完passages并选择正确答案为主)、translation test(以两段英翻中,两段中翻英为主)。在第二阶段考试中,题目主要包括口译题(围绕给定主题进行现场口译实演)和口译题(两段英翻中,两段中翻英)。以上测试题型均是在听完音频后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系统构建时,实践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定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测试结果适当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进度,使测试为口译实践教学服务。
(四)评估和反馈系统
目前,我们按照“主观评估”+“客观评估”相结合的思路去构建评估和反馈系统。主观评估体系主要是由教师根据测试成绩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估和定期反馈。尽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主观评估是建立在客观测试成绩的基础上的。主观评估体系采取打分、等级评估、语言评估等主要形式,其中语言评估是在定期口译交流反馈会上当面完成的,多名口译老师根据口译实践学生的表现和测试成绩给予客观的语言评价,对口译亮点进行点评,对口译不足进行指正。学生根据评估教师的意见开展下一步的口译实践训练。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口译实践训练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口译训练中有的放矢。同时,客观评估主要在设计好的信息系统中完成,一部分是口译分数,一部分是显示口译失分的分析,这种评估虽然有些机械,但能反映出学生口译实践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两种评估方式相得益彰,口译实训老师在不断地评估和检测中对评估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完善,使得口译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口译教学是培养口译员的主要途径。为提高口译人员培养的有效性,本文结合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及学生就业趋势的要求,通过为期两年的符号代码的运用与口译创新性教学实践,构建了一套创新性口译实践体系。该体系包括信息设备实践体系构建、三习题库构建、测试系统构建、评估和反馈系统构建四大部分。实践证明,该新型实践体系有益于提高学生口译能力。当然,该体系主要以三本学生为研究对象,其适用性还有待同行进一步实践检验。
(责任编校:余中华)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ratcie System for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Symbol Codes
TIAN Xianzhi,HU Li,YI Min,ZHANG Dandan,DUAN Zhongyan,FU Shiwei
(School of Law and Foreign Languages,Wuchang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223,China)
Abstract:From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ization Teaching Model”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tudents employment trends,the authors has constructed a set of innovative practice system for interpretation after two years of practices on code application . Th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system,construction of “3-exercise” mode, construction of test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It pro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ll the practice systems will improve interpretation abilities of learners with its further improvements.
Key Words:symbol code; interpreting practices; innovation
作者简介:田仙枝(1976— ),女,湖北麻城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与应用语言学。胡丽(1982—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与教学。易敏(1979—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张丹丹(1982—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段中燕(1980—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与教学。付诗惟(1990— ),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与教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符号代码运用的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B305。
收稿日期:2015-03-11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3-0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