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二)
2015-03-04■曹蕾
■ 曹 蕾
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二)
■ 曹 蕾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传奇电影拍摄中的传奇故事。
一、《地道战》的摄制背景
“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是不是冉庄?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妇救会主任林霞的原型是不是出自冉庄?”导演任旭东谈到,前些年,一位记者采访时,向我提出这一问题。
地道战的发展是千百个村庄中经过漫长的战火年代,发明、创造、借鉴与发展而积累起来的。
记者说,他在冉庄采访时提出这一问题,展览馆讲解员不敢回答,生怕引起纠纷,讲解员说:“电影中的高老忠、高传宝、林霞三个人物的原型究竟是谁,我们不好说,也说不清。光高老忠,冉庄就有三个人争论不休,经常来馆吵闹,都想对号入座。我们说甲是,乙不服;说乙是,甲不服,弄得我们很尴尬。
不久前看到《军营文化天地》书刊中,署名李雷《陷敌于灭项之灾》的文章中提到:“电影是在冉庄拍的,地道战里的人物也大都以冉庄当年的民兵为原型。冉庄就是‘高家庄,‘马家河子’是马庄,张登就是‘黑风口’。高老忠的原型叫王玉龙,高老忠并没有死,是导演让他死的……”。
对此,任旭东说,我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曾就这些问题作了澄清:高家庄原型不是冉庄。
1.影片中“高家庄”村名源于正定县高平村
《地道战))“电影创作组”成员包括:八一厂编导任旭东,工程兵处长潘云山,参谋王俊益、徐国腾等。创作组1963年成立后,先到焦庄户,后赴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采访了十多个县区几十个村庄,但从未到冉庄采访过。
编剧组在采访正定县高平村时,高平村党支书孙文喜同志为我们召集了十一位曾参加过当年地道战的老民兵座谈,讲述了他们亲身参战的经历,讲述了从无到有的地道战发展过程。
《地道战》剧本究竟如何写,写什么,当时,还摸不着头脑,不知从那里下手。高平村老民兵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阅后很受启发。于是在拟定编写剧本大纲、框架结构时,拟定要写一次战例,写一个村庄,写一个党支部书记,写一个民兵队长。这一灵感是受高平村素材启发而萌生出来的。
战争时期,高平村约二百户人家,全村地道户户相通,构成一座战斗堡垒。据统计民兵用子弹壳制造再生子弹五千余粒,用砖、石制造地雷、手榴弹数千枚。男女老少齐参战,充分发挥打地道战、近战、地雷战的优势。
在村落战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先后粉碎日伪军二百人、三百人、五百人、千余人的五次围剿。最漂亮的一仗是在1945年5月4日,日伪军纠集正定、灵寿、行唐、新乐等地伪军千余人夜袭高平村。敌人闯进高平村门槛,就陷入暗火力网打击之中。隐蔽在地道内的民兵在暗处,眼观六路,枪打八方。突入村内的敌人在明处,子弹从伪装巧妙的射击孔打出来,敌人腹背受击,处处挨打、挨炸,防不胜防,却弄不清子弹是从何处打来的。战至下午,千余敌人一无所获,丢盔卸甲,遗弃五十九具尸体、伤兵,狼狈逃窜。
1966年《地道战》影片公演时,《工人日报》发表了题为“漂亮的一仗——老民兵回忆一次地道战”。这篇文章就是根据高平村座谈中所获素材,由编导撰稿,署名江舟是编导的笔名。
《地道战》中的村名“高家庄”源于高平村;党支部书记、民兵队长,两个人物均以高平村战斗中牺牲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为原型塑造,支部书记取名高老忠,民兵队长取名高传宝。
刘傻子是在击退敌人之后,到街上打扫战场,不幸被溃逃之敌打过来的回马炮击中牺牲的。高老忠则是在夜间发现敌人偷袭进庄,鸣钟报警,唤醒乡亲下地道躲避,以身掩护群众安全进入地道隐蔽,壮烈牺牲。编导是按剧情发展需要而设计的。
我是电影《地道战》剧本最后定稿的执笔者,尽管剧本经过多次易稿易人,我是自始至终参与者,高家庄源于高平村,高平村是事实上的原型,是不争的事实。任旭东说。
2.《地道战》是冀中平原地道战的高度概括
任旭东回忆说,地道战的发展是从千百个村庄中经过漫长战火年代发明创造、借鉴与发展而积累起来的。影片里的“高家庄”虽以高平村为原型,但并不等于就是现实中的高平村,影片所包含的内容是经过创作加工的艺术形象,影片的主题思想、人物、情节、丰富的军事教学内容,取源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斗争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可以说哪一个村庄也未达到影片中“高家庄”所反映的水准。
战争年代不管哪个村庄有了发明创造、经验教训,党领导者及时将其推广传播。各村有各村的经历、高招。地道战就是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发展与提高的。
我们采访焦庄户和高平村时,焦庄户只保留了一条原样的地道和一个伪装在石台阶下的射击孔,高平村也仅有一段用砖被覆的地道。
影片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伪装巧妙的地道出入口、射击孔,地道中的防水、防火、防毒、防钻的战斗设施,地道中的上、下、左、右翻口、陷井、翻板,以及村庄中的街垒、石碾子地堡、夹壁墙、高房工事等等,由于年代远久,己不复存在,所以采访现场中从未发现过有关这方面的景物、图片、甚至文字记载。
3.地道里的设施源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
地道里到底有哪些设施,如何体现。正困扰着导演。影片中出现的这么多战斗设施是从哪里来的?这里我要感激解放军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将军,他在得悉八一厂拍摄影片《地道战》时,派人送来一本关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材料。
《总结》详尽地阐述了地道的产生背景、发展规模,与地道内的设施、地道口的伪装,并附有文字,图画。《总结》全面概括了地道战的方方面面。
书中内容丰富,有文字,有画图,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当年地道系统。任旭东看了如获至宝,准备选一块地,按文中所述开挖成地道断面,但后来由于觉得工程太大,成本太高,只好放弃。实际上,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厂内摄影棚里搭建拍摄的:用木板搭成几层楼,塑料片盖在木板上制造出镢头挖空的痕迹,再喷上土色;灯光亮处,即为地道口;镜头一蒙黑,则表现地道之间的土层。这些内景通过摄影师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手段而变成了一个“真真切切”的地道战斗网。
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前召开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和《地道战》上演40周年纪念活动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在创作中还将《总结》中的简单文字提示,如“驴槽”、“锅灶”、“碾子地堡"等设施,使其在影片中充分发挥与展示,设计情节,并占有相当分量,反复出现。
如设计女民兵创造“锅灶”伪装的地道进出口,在地道被鬼子挖破,隐藏在地下的乡亲处于十分危急情势下,民兵队长从锅灶口冲出,击毙两个鬼子,掩护群众安全脱险;又如设计高传宝在大街上修建伪装的“碾子地堡”,村落战中一伪军躲在石碾子旁,被地堡内的民兵双手把伪军一只脚拽进地堡内,用绳子捆绑起来,使其无法逃脱,当了俘虏;打扫战场时,还设计了小女孩用鞋子狠狠敲打俘虏脑袋……,
这些场面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地道战的威力,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其实,这几个巧妙伪装的“锅灶"、“驴槽”、“石碾子”当时在冀中平原原型村子中并不多见,只是少数个别村庄采用过,是影片把它强化发挥出来的。
影片中许多具有战争年代特色的“词句”和“歌词":“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庄稼汉"、“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地上地下一齐打"、“户户相通”、“村村相连”、“地道连成片”、“四面八方齐开战”、“神出鬼没展开游击战”……,都是从《总结》的字里行间筛选出来的。
《地道战》插曲歌词第一段:“太阳出来照四方,毛泽东思想闪金光……”前四句,取源于冀中民谣,编导以此为主题创作出第二第三段歌词。
4.外景拍摄场地是冉庄、李庄、唐庄
从1963年受领创作剧本任务、采访,直至剧本定稿,历经两年半时间,摄制组从未采访过冉庄。摄制组编导第一次到冉庄,是在1965 年3月选外景拍摄场地时,看中了具有古朴村落风貌的冉庄,并得知冉庄也是地道战颇有盛名的村庄。
看过地道战影片的人对于影片中的那棵老槐树和一口大钟一定印象很深。
1965年3月,选外景拍摄场地时,任旭东一眼看中了冉庄的十字街中心的三棵老槐树,其中一棵成了那口让高老忠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古钟的柄息地。这口古钟堪称影片中的经典道具,剧本里是这样描述它的:“老槐树上挂着一个O.6米高的大古钟,在那烽火的战争年月里,它是战斗的号角。站在树下向上看去,挂在树干上的古钟活像一朵盛开的褐色梅花”。“树上那个大钟不合理,敌人不会让它存在的。事实上那时都用线拉铃来联络。”实际上,影片中的那口大钟是纸浆做的,钟声是后期配录的。
如今冉庄的那颗老槐树早已枯死,但用水泥浇铸的树干上挂着的倒是一口真正的铜钟。
邻近唐庄有三棵古杨树,树龄达三百多年;李庄有古补的砖房和整齐的街道。摄制组将这三个村庄(冉庄、李庄、唐庄)合而为一,定为影片《地道战》“高家庄"的主要外景拍摄场地。
影片中的许多村落场景,都是在这三个村庄拍摄的。室内,地道内的场景,全部是在厂内搭景拍摄的。“高家庄”村前小河上的石桥,是在赵县拍摄的。影片开头,高传宝背着受伤的村长穿过桥面的镜头,是在唐庄三棵古杨树下用特技接景合成的。高传宝智斗假武工队的场景,是在北京郊区一座庙宇里拍摄的。
任旭东说,上世纪90年代,一家电视台带我去冉庄拍摄有关《地道战》方面的内容时,冉庄讲解员领我们参观了冉庄村头新建的“石桥”、“民兵队部庙宇”,以及“驴槽”、“石碾子地堡”、“锅灶”等战斗设施。
在桥头处,讲解员说:“电影《地道战》里民兵队长背着伤员穿过桥的镜头就是在这儿拍的”。我说:“那时,这里既没水也没桥,如果这里有这么一座桥,摄制组何必跑那么远到赵县去拍呢。”
在“石碾子地堡”处,讲解员说:“当年冉庄民兵藏在这个‘石碾子地堡’里边,打死过好几个鬼子”。当时我插了一句:“电影里‘石碾子’镜头确实是在这儿拍的,不过‘石碾子’是八一厂制景工用纸浆模拟的,下边没有地道,挖了一个仅能容纳一人的小坑,可从里向外打枪”。
在“村公所庙宇”,讲解员说:“民兵队长智斗假武工队的那场戏就是在这儿拍的。”电视记者让我谈谈。我笑了笑:“还是让讲解员说吧……”任旭东说。
冉庄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当年在冉庄拍摄《地道战》场景时搭建的一些专供拍摄用的场景保留下来,如古槐树上的“吊钟”、街心的“碾子地堡”、“高房工事”等等,和冉庄原来没有,而按照影片《地道战》里的一些有关战斗设施修建起来的,如“驴槽”、“锅灶”、“石碾子地堡”及地道内的“五防”设施等,供参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完全应予称赞。
讲影片“高家庄”是冉庄地道战的缩影,讲冉庄地道战打的漂亮出色,讲影片《地道战》很像我们冉庄的地道战,讲影片中的某某人很像我们冉庄的某某……这样讲完全可以,并不过分,与事实相符。但勉强套用影片里的场景、人物不可取,有违历史实情。
二、《地道战》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为一部军教片,《地道战》之所以能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影片中逼真的镜头外,演员的表演可谓立了大功。由于片中几个主要演员都是从八一厂的演员中挑选的,这就使得这部军教片在演技上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关于《地道战》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导演对反派人物是这样设计的,“在揭露敌人丑恶本质时,要注意,对日寇的嘲讽,不要失之于诡诈、阴险、滑稽。一方面揭露他的残暴、凶狠,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仇恨;一方面也要写出他的诡诈、阴险,具有一定的战术手段和高招,不能使人感到虚假。”
刘江、王孝忠开了个好头。扮演日军队长山田角色的王孝忠和扮演伪军司令角色的刘江,是八一厂专演反面人物的老演员。他们都是东北人,小时侯当过亡国奴,亲身体验过日寇统治下的生活。所以他们在影片中表演的话灵活现,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再加上导演浓墨重彩,拍了他们许多特写镜头,突显出角色的丑恶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俩人为角色的塑造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八一厂的演员一般不乐意参加军事片室拍摄的片子,而刘江和王孝忠俩人与众不同,满腔热忱投入。所以在开拍前导演决定,首先从他们两个人的戏开拍,让他们带个好头。
第一场戏是汤司令集合好队伍,准备出发清剿高家庄,但山田队长一出场却叫他们回去睡觉,等到夜晚再出发。这场戏拍的很成功,刘江扮演的汤丙会一出场,对上司山田队长阿谀奉承,一副诌媚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刘江在表演时也很善于挖戏点,当他发现当地人在表示认可和夸奖别人时,用的方言就是一个“高”字时,便在表演中特地强调了“高,实在是高”的台词。就这句台词,把这个汤司令拍马屁的奴才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成为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摄制组看过第一批样片,异口同声称赞:“刘江老师戏演的好,走狗、汉奸的形象演活了,拍的也好!”演员很受鼓舞,起到了示范动员作用,开了个好头,极大地鼓舞了大家拍好影片的信心。一位厂内演员表示:“这场戏出乎我的预料,拍得比一般故事片还好!看来我得认真对待了。”从未演过电影的“烽火文工团”演员们更感惊喜,纷纷向刘江、王孝忠同志表示祝贺,并请他们为自己辅导。
在敌人围剿高家庄一场戏中,山田队长屁股上挨了一枪,不能骑在马背上摆威风了,只好躺在担架上呻吟。导演在处理这场戏时,特意让镜头视觉透过马肚下方拍摄,但实施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马这种动物很不老实,机器一响,它就乱动起来。躺在担架上的山田担心被马蹄踩着,“噌”地跳了起来,过一会儿马不乱动弹了,虚惊了一场。王孝忠拍拍马屁股幽默地说:“老伙伴,你可千万别撒尿,要憋着点啊!”逗得大伙一阵哈哈大笑。就这样,一个镜头反反复复拍了多次。更可笑的是山田的脑袋正对着马肚下的排水道,这一不寻常的镜头视觉产生了意外的蒙太奇效果,把山田队长、汤司令的愚昧鄙陋在观众面前表现了出来,而且是用大特写镜头拍摄的。
影片制作完毕后,一位故事片导演看过影片后,语气傲慢地对任旭东导演说:“你不懂戏,如果在故事片刘江不敢这样放肆,他的表演太过分了,让刘江把你耍了!”旭东导演对他这种目中无人的傲慢姿态,也不客气地反唇相讥:“刘江同志是按我的要求演的,恰到好处,一点也不过分。如果你来导演,你敢给反面人物这样大的特写镜头吗?”他一转身不辞而别走开了。
汤司令死的别致。汤司令中弹倒下的形象,是一个难演、难拍、难忘的镜头形象。导演要求汤司令死的要别致一点。汤在山田面前,总是毕恭毕敬,弯着腰低三下四,临死让他来个仰首挺胸。“怎么个别致法呢?”刘江经过一番琢磨“这样吧,我试试看。”
场地是在砖窑内的台阶上,离地面一人多高,台阶只有半米宽,弄不好会摔下台阶。他演示了一次,导演很满意:“高!就这样。”可是,导演又灵机一动,要求他倒地后把手中枪丢掉,最好能掉在刚钻进砖窑里来的山田头盔上。结果试了多次,山田出场不是早了,就是晚了,老是配合不好。让汤司令“死”了四回,镜头拍好了,演员也累垮了。“哎哟,哎哟!”刘江长吁了几口气。为了达到要求的银幕效果,塑造准确的人物形象,刘江总是一丝不苟,奋力追求,受到现场同志们的夸奖。汤司令“死”的别致,也让观众难以忘怀。“汤司令”这个角色,让刘江同志演活了,也让刘江的名气扬名祖国大地,成为他的不朽之作。
上世纪60年代,刘江家住北京东四一小胡同里,每天坐八一厂班车回来,胡同口总有一帮孩子在那里迎候。刘江从班车上下来一露头,孩子们就围了上来,欢快地喊叫:“汤司令!高,实在是高!这回带了几台抽水机?”一直护送刘江到家门口。
掉下陷阱的山田队长。山田队长骑马奔跑,掉下陷坑的镜头,为得到惊险效果,让王孝忠吃了不少苦头。在拍这一镜头之前,导演只是提醒演员,前边有陷坑,要做好掉下陷坑的思想准备,并嘱咐他,当马匹陷下去的时侯,双手要扒着马背,以防摔下马背被马踩伤。演员也不知道陷坑在何处,有多深。为了达到艺术效果,陷坑下布有一个小炸点,也没告诉演员。导演要求一次拍摄成功。正式拍摄时,乘马者在前,士兵在后,穿过炸点和弥漫的战场硝烟,朝镜头直扑跑过来,骤然连人带马掉下陷坑,演员从马背上摔下,弥漫在尘烟中,什么也看不见。演员和马拼命挣扎着往坑外爬,可怎么也爬不上来。
镜头拍得很成功,导演赶紧跑过去把王孝忠从坑里拽上来,惊吓使他气色煞白,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导演安慰了他几句,他毫无怨言,只说:“有炸点也不事先打个招呼!”几十年后,直到2l世纪,《电影传奇》采访他时,他还说:“就是这个镜头,我掉下去‘轰’的一声。哟!把我脖子炸了很多点点,事先也不说一声下边有炸点……”其实炸点威力很小,为显示点烟雾气氛而己。
山田被活捉的镜头处理也独具风采。山田面朝外躲在砖窑口,当他听到一声枪响,转身发现民兵队长高传宝挺立在砖窑中央。他预感死到临头,凶神恶煞地抽出战刀,两手紧握刀柄扑过来。导演要求扮演山田的演员要在40秒的时间内,在凶神恶煞的颜面上体现出几种复杂心态,潜台词是:或自杀,或被杀,或拼死,或被活捉。角色最后选择什么,要在面部显露出来。
“放下武器!”民兵队长喝令两次,让山田选择。最终山田选择了“拼”,他高举战刀。
“当啷”一声,枪响,战刀落地,他被活捉了。这一镜头,演员表演的相当到位,四种复杂的心态透过凝固的眼神,颤抖的嘴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遗憾的是受影片总长度制约,镜头剪短了,特写镜头也没用上,未能达到如愿以偿的效果。
谢万和同志也是八一厂专演反派角色的老演员,他扮演假武工队队长。在真相面目暴露的前前后后,时而恫吓,时而求饶的心境表现的十分到位,演艺出色,很受赞扬。
高老忠的扮演者是王丙域,经本组副摄影吴裕坤推荐,化妆试戏后选中了他。他的戏不算多,但演的相当精彩、到位。他毕竟是经电影学院深造过的高材生,架起机器就可以拍,用不着导演多费口舌。他在街上发现了敌人,导演给他大特写,让他拿主意,下决心。他奔跑、拉绳、敲钟、中弹倒下、挺起,他再次敲钟、投掷手榴弹、倒地,每一个细节,他都精雕细刻,层次分明,从未因他的戏而重拍过。谁能想到高老忠这个四五十岁的老翁形象,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演的。
《地道战》中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演员外,其他大都是工程兵司令部“烽火剧团”的演员。他们没演过电影,对如何在镜头前演戏,既新鲜又陌生。一场戏分许多镜头,一个镜头一个角度。演员在阅读分镜头剧本时,情绪还能连接起来,但到拍摄现场思路就乱套了,弄不清镜头衔接的顺序,情绪也连接不起来,还得由导演费口舌。有些不愿动脑子的演员,导演说几遍他也不明白,干脆说:“导演你就说这个镜头吧,叫我怎么演我就怎么演。”导演还得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给他说戏,在台词的前后,还得给他编潜台词。有的演员戏拍完了还不清楚自己在戏里演的究竟是个什么形象,直到剪辑师把所有镜头连接起来编好,看了才大吃一惊:“我还是个人物!原来是这样一个角色!”有的演员开始糊涂,过了一段时间弄明白了,找到了门道。可是有的演员从头至尾,靠导演现场提示,还要问:“我的潜台词是什么?”没有潜台词就演不出戏来。
影片主角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扮演者是“烽火剧团”演员朱龙广。为什么选中他呢,导演认为他形体英俊,有小生派头。他是头一次上电影,又是主角,不敢怠慢,表现谨慎。尊重导演,只要导演提出要求,他都能尽力而为。他心里明白担子很重,有演好的决心。这一点很可贵。他也明白导演在他身上下了功夫。影片制成后,他第一反应是吃惊,出乎预料的满意。“烽火剧团”的领导说,通过这次上电影磨练,朱龙广的演艺有很大提高。高传宝的形象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雕刻的,有朱龙广自己的功夫,有导演的功夫,有摄影的功夫。
《导演阐述》中,高传宝的形象是这样的:“在表现英雄人物高传宝等人物时,要注意,这里并不是在孤立地歌颂高传宝个人功绩,他的力量、信念来源于党的领导,他的智慧才干来源于群众,所以必须使他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始终处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高传宝是民兵队长中的共性人物,让观众觉得他像民兵队长就够了,不要把他当成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来塑造,其他人物也一样。因为这类影片不象故事片那样,一切要素都为刻画人物服务。
《地道战》里的情节是为阐明某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它没有塑造人物个性的一面,做到演的像职务份内的形象就够了。所以朱龙广所扮演的高传宝,剧本并没赋予他展示个人性格的情节动作。如果朱龙广具有刘江、王孝忠、王丙域的演艺底蕴,有可能成为刘江第二,也许能名扬四海。
事实上,影片中反面人物的表演很出彩,正面人物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片中饰演高传宝的朱龙广为了把握剧中人物,在冉庄拍摄时抽空体验生活,与当地老百姓一同劳动,晚上他拿着玻璃油灯走访老民兵,了解他们当年如何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悔,他们又如何机智勇敢地打击日本鬼子。经过一段时的生活朱龙广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也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学习《论持久战》
《地道战》情景逼真,演员演得到位,导演任旭东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1966年,《地道战》影片拍摄完成。影片一经公映,便在观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并经久不衰,至今观看人次数已经高达40亿。
三、《地道战》主题歌和插曲的创作
1.主题歌的创作
地道战歌词不是凭空想象,就能撰写出来的,它来源于冀中人民丰富的斗争生活实践中,绝不是某个人从看到影片中几个镜头片断画面,头脑一热就能杜撰,就能冒出来的。
主题歌词创作的念头,最早萌生于1963年,在高平村采访过程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民兵,在他当年打地道战中,自编自唱的“地道战”战歌和插曲中第一段,前四句民谣:
“太阳出来呀照呀照四方”当场我原原本本纪录下来,从此这一念头一直没有间断过,后来也从其它史料中查到与此相同的歌词内容,即高平村“地道战歌”歌词:
埋好了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
制高点,堵街墙,构成一片火力网。
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得鬼子不敢再进俺村庄。
由此,我顿时萌生了要为影片《地道战》撰写一首歌词的念头,这一念头,在后来两年多的编剧过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且,在有关地道战文史资料中搜寻可用于歌词词句的素材,不断充实与草拟出《地道战》主题歌的歌词雏形:
影片中许多只有战争年代特色的词句如: “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神出鬼没展开了游击战”等词,都取材于史料与杨成武撰稿的《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文件中。
“一手拿锄头,一手握枪杆,全民皆兵”词,取材于“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文章中。
下边的“歌词”草稿,是在采访、剧本编写的过程中不断搜集、不断充实、不断修改纪录下来的,虽然还很不成熟,但它是歌词定型前的词汇基础:
地道战,庄稼汉,武装起来千千万,
村与村,院通院,地道网连或片,
你钴地道我上房,游击战活跃在坑头上,
拉地雷,打冷枪,鬼子难逃火力网,
打得敌人魂飞胆也颤!
庄家汉,地道战,男女老少齐参战
一手拿锄头,一手握枪杆,
摆开八卦阵,平原筑起火焰山,
全民皆兵,拿起枪,钻了打,打了藏,
神出鬼没展开游击战,
要把鬼子彻底消灭完!
编导依此歌词为基础,于1965 年5月l月修定为《地道战》主题歌,并报厂领导审批定稿。
2.插曲歌词的创作
插曲歌词是在外景拍摄出发之前20天内编成的。因为主题歌“地道战”原先设计拟定放在全剧的中间位置,导演采纳了演员的建议,将主题歌放在全剧结尾,于是,由此产生了插曲歌词的创作动意,影片中主人公学习“论持久战”解决了“地道战”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光藏不打,光挨打”的难题,脑筋豁然开朗,这是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解决难题的情节。
在这里我录用了源于冀中的民谣,由高平村老民兵孙文祥、周心宅二人诵讼,编导用此民谣来烘托影片主题思想。影片插曲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作成功的。虽然民谣不是我创作,但“注释、整理已有作品(民谣)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注释整理人享有……”
插曲歌词第一段沿用了冀中民谣:
太阳出来呀照呀照四方,
毛泽东思想呀闪呀闪金光,
太阳呀照得咱人身暖呀,
毛泽东思想呀照得咱心里亮堂。
编导以“民谣”为基础,增编了插曲第二第三段两段内容。1965 年5月上旬,又根据“四句”撰写成“插曲”二段歌词:
取名:“毛主话儿记心上”
1段: 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思想闪金光,
太阳照得人身暖,毛主席思想照得咱心里亮。
2段:毛主席思想传四方,革命人民有了主张,
男女老少齐参战,人民战争就是那无穷的力量。
3段: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那怕敌人呈凶狂,
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
两首歌词是在摄制组出发拍外景之前的1965年5月中旬,由编导任旭东创作完成。为了谱好曲子,导演向曲作者傅庚辰提出了作曲要求:“地道战产生在冀中平原,必须要有河北地方特色,让观众一听就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建议他去到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区,从河北邦子戏剧中吸取营养。”
导演对主题歌的要求是:“要豪迈、钢强、有力、满腔切齿仇恨。”对插曲要求是:“要轻松活泼,热情奔放”。傅庚辰接受了任导的意见,又约请歌唱家邓玉华对插曲进行了演唱录音。
影片《地道战》于1965年5月25日正式开拍至9月中旬全部拍摄结束,编导任旭东根据700多个有效镜头整理成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包括两首歌词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