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2015-03-03张文博
摘要: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是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建设和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市建设的成效。文章从平台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及可行性、推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这对于推动农村农业信息资源合理转变、促进农业大发展、拉动全市经济快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营口市;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9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6.095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是国民经济中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对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阻碍,这也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随着营口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设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1 目的及意义
我国农业现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各涉农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并积极探索本地区的农业信息体系如何向广大农民、合作社、示范基地、农企提供更加有效地服务。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促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产与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是新阶段农业的新的使命。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成一批信息化示范站和示范村是“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求。可见,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的重要手段。
营口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产业化三大优势,并以“三水”(水果、水稻、水产品)著称,是国家无公害水果和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水产品年产量多万吨。“营口大米”“营口小米”“盖州苹果”“营口海蜇”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国内较大的种养殖基地,客观上对市场信息更加敏感、需求更加迫切。由于获取、存储、传输等手段导致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则制约了本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级市纷纷建立信息中心,搭建农业信息平台,这些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与壮大对当地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平台的建立,现主要依托于“营口科技信息网”,并于“营口益农网”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营口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完善“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营口科技信息网”是营口市科技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由市科技局主管、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多年来对营口市科技动态信息的发布、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科技工作网上办公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先后多次被营口市政府评为“十佳网站”。“营口益农网”是市供销社主办的公益性网站,积极开展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对促进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站被评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示范单位。2008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的“营口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市远程办和市广电中心联办,现已建成覆盖我市全部乡镇、村终端站点565个,利用视频系统定时为农村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培训。三套系统同时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纵向有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市级信息加工、分析、预测、发布为主体;县级信息采集、整理为基础;乡镇、企业、农户信息提供、反馈。横向有涉农单位、涉农企业、宣传媒体、金融等部门参加,及时反馈农企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形成了一个综合、立体、高效率的农业信息体系,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机构立足自身特点,宣传本地特色农业,引导、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宣传自己的产品。该平台的运行,将运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科技服务手段,进行信息收集与发布、开展市场分析预测、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经过资源整合,通过声讯、视频、网上农展等系统功能,努力提高涉农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该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普及性农村公共信息,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动态信息、政策法规、农产品价格行情及市场需求、气象信息、各涉农单位公开发布的需要让农民了解的各种信息等。通过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系统,农民可在家里就能获得简单便捷的服务;(2)提供农业技术含量高、可供技术成果转化的科研成果以及针对农业生产、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信息。通过完善视频服务网络,开展视频点播服务;(3)提供网上互动交流,对农民提出的农业技术问题,及时组织专家给予咨询解答,对共性问题适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
2 主要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2.1 主要内容
第一,在升级“营口科技信息网”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信息化服务”窗口,开设“农业科技动态”“农业法律法规”“农业科研成果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业特色产业”“网上交流”“视频点播”等栏目,将在数据库建设、网上互动沟通交流、视频点播、直播等方面等完成软硬件的提升,扩充功能,增强服务能力。
第二,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的能力,实现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1)联合涉农高校、科研单位、技术专家等,在网站上定期发布最新科技成果;(2)以覆盖全市农村乡镇和村的远程教育网络的乡镇服务站和村的终端站点为信息传播与接入点,做好网络系统维护和站点管理员的培训指导,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基层的农业信息。
第三,建立长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机制。以公益服务为主导,按照“政府监管、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组织以农业专家、科技工作者、农技推广、农村土专家为主的科技服务队伍,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利用电话热线、视频培训、专家远程、集中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技能培训、农技指导和诊断咨询等服务,实现互惠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平台拟在以下方面增加建设投入:
第一,提高系统安全性、网络运行稳定性及运行承载能力。扩大服务器端的数据存储能力,购置硬盘存储阵列等,添置硬件防火墙、UPS等设备,增加服务器端的网络带宽。
第二,引进开发服务资源管理软件、视频直播软件系统等,添置音视频采录编播系统设备,改善视频信息技术推广的软硬件服务环境。
第三,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培训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升级平台主会场及各级培训分中心的终端设备及应用环境。
2.2 创新性
第一,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培训向现代化视频网络手段转变,农民学习、了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可以足不出户,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实现互动交流、视频点播。农民在生产过程或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通过远程系统,随时向专家提问,得到专家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服务平台反馈,由专家智能系统给出答案。解决农民生产问题更直接、更快捷。
第三,学习资料更全面、更丰富,而且能够结合本市农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专家、安排培训内容和视频资料。让农业科技培训充分体现地方农业发展特色,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
3 推广及应用前景
营口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是农业科技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也将是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又一次创新。平台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开发推广、信息发布、培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吸纳人才,引进技术。平台增设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和互动交流、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功能,在视频点播中可查看大量的实用技术视频资料和专题片,解决农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接受培训难的问题。专家还可通过视频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加以指导,使技术推广活动更高效,专家及广大农民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新技术推广和服务交流,以极为简单的、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广大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把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到温室大棚以及水产养殖场、畜牧饲养场等,实现设施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促进我市农业科技信息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白玲,王霖,李欧,等.辽宁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门户网站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4,(2).
[2]阮怀军,赵佳,王利民.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研建[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6).
[3]龙兵,杜同庆.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5).
[4]方凤玲.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6).
[5]汤国辉,周永强.农业高校服务现代农业长效机制的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
[6]杨哲林,郭忠伍,王秀云.谈农业科技推广的创新与发展——回眸濉溪农业科技推广二十年[J].安徽农学通报,2006,(7).
作者简介:张文博(1983-),女,辽宁营口人,营口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软科学。
(责任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