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湖南的实业活动
2015-03-03曾超群
曾超群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湖南的实业活动
曾超群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资委会在湖南开展了筹建工业和开发矿业等一系列活动,湖南工矿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机器、五金、电力等工业以及煤、锑、锡、汞等矿业得以开发,形成了以衡阳为中心的轻工业区和以沅陵、辰溪为中心的重工业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湖南工矿业的合理布局和平衡发展。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工矿业;湖南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委会)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大西南、西北地区,从事国防重工业建设和特种矿业的开发。而当时资委会在湖南建设了机器、发电、化工等工业,开发了煤矿和钨锡锑汞等特种矿业。资委会在湖南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湖南工矿业的发展,为支持湖南乃至全国的抗战、拱卫大西南提供了一定经济保障。
一、资委会在湖南的实业活动
1938年下半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我国半壁江山,国民政府被迫向西南转移,并对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整,资委会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主要负责全国工业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建设,工业建设的范围也有扩大到工业、矿业电力等。此时,新组建的资委会在湖南的活动,由原先的实地调查转移到开展大规模的工矿业建设,建设地区由湘南的长岳潭向湘西沅陵、辰溪和湘南衡阳转移,促进了湖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
(一)工业方面
在抗战期间,湖南的工业部门发展快、种类多,钢铁业、机器制造业、电力等工业部门都获得较快的发展。首先,钢铁是国防工业的支柱,“一切军用器械莫不以钢铁为原料”。正是由于钢铁这一特殊的身份,湖南钢铁工业发展尤为突出,资委会将中央钢铁厂厂址由最初的安徽马鞍山迁到湖南湘潭下摄司,计划于1940年1月正式投产,由于战局恶化,1938年战火烧至湖南,省内部分钢铁厂被迫停工,中央钢铁厂也被迫迁往湖南辰溪,所以中央钢铁厂的筹备因战事趋于破产,战时湖南没有大中型钢铁厂,只有炼铁厂。据1941年统计资料显示,后方各省共有炼铁厂114家,湖南39家,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63。
其次,机器制造业素称“工业之母”,制约着后方其他各业的发展,并对原材料工业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抗战爆发前,中央机器厂设于湖南湘潭,资委会采购了上百万的机器设备,并开设了3个分厂,即电线厂、电子管厂和电话厂。抗战爆发后,资委会组织工厂内迁,陆续迁运至湘的机器设备达5 000余吨。迁至湖南的企业中,机器制造企业数量最多、规模大,实力也较为雄厚,促进了湖南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据统计,战时后方各省共建机器厂903家,四川最多,湖南次之,共计236家[1]164。
另外,电力工业是整个工业建设的“先行官”,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基础。1937年,资委会在湖南湘潭兴办湘江电厂,随后又在郴县建湘南电厂。不久日军逼近,武汉战事告急,湖南省内大部分电力设备被迫向西转移,湘江电厂和湘南电厂也被迫停产。直至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后,资委会又在湖南筹建了湘西电厂和衡阳电厂,并在沅陵、辰溪设立分厂。为确保电力工业的顺利开展,资委会在湖南兴建了与电力相关的现代化企业,如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同时,资委会广泛勘探水力资源,至1940年,资委会在湖南勘探水力地址16处,可发电405千瓦[2]。因战火兵临湖南加上建设水力发电站的条件尚未成熟,资委会未在湖南兴办水力发电站,但电厂和相关现代化企业的兴建,推动了湖南工业的发展。
除了兴建上述工业企业外,资委会还在湖南筹办了酒精厂、植物炼油厂、化学与水泥厂等。如湖南沅江的湖南酒精厂和耒阳的湖南炼油厂。1939年,资委会在湖南筹建了后方各省生产规模最大的华中水泥厂,年产3 000吨,但华中水泥厂屡遭日军飞机轰炸,被迫于1942年迁至昆明,重组后改名为华新水泥厂。
(二)矿业方面
湖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将湖南矿产资源的开发作为湖南矿业发展的重点,因而,湖南矿业在战时得到了迅速发展。
(1)煤炭资源。煤是交通及重工业发展的主要燃料。抗战期间资委会所创办的煤炭企业共26家,分布于西南、西北八省,湖南占6家。湖南境内煤炭企业规模最大的要数湖南矿务局和祁陵煤矿局。湖南矿务局成立于1940年,主要开采湘南地区的煤炭资源。祁陵煤矿局于1939年成立,到1943年,该局已有1 500人,年产煤炭约6万吨,固定资产额1 131 703.25元,流动资金总值达1 850 353.89元,其他资产总值达727 218.93元,所产的煤不仅满足了湘黔铁路,而且还供应粤汉、湘赣等铁路之用,也为湖南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燃料保障。
表1 资委会在湖南所属煤矿煤产量增长状况[3]单位:吨/年产量
(2)特种矿业。资委会在湖南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也重视湖南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钨、锑、锡、汞等特矿产品实行统制政策。湖南钨的储量仅次于江西、广东,居全国第三,资委会于1936年在湖南零陵设立钨业管理处,因战局的恶化,战时湖南钨产量不断下降,见表2:
表21937 -1943年部分年度湖南钨产量统计[4]单位:吨/年产量
抗战期间,日本对国统区实行经济封锁,国民政府被迫筹借外款来缓解财政危机,而特种矿产品作为偿还外债的重要物资,湖南在这些战略特矿物资的出产上占据重要地位,当时锑几乎为湖南所产,1937年至1941年,湖南生产锑50 342吨,出口34 098吨[5]。锡、汞都是重要的军用原料,湖南的锡、汞业也在资委会统制之下。资委会对湖南特矿产品实行统制政策,保障了战时湖南特矿生产的有序生产与发展。
二、资委会在湖南实业活动的影响
资委会在湖南活动主要集中于抗战前期,而战争中后期,受战事和国民政府政策的影响,资委会在湖南的活动处于徘徊和停滞状态。资委会在湖南的活动以重工业为主,重点开发湖南的矿业,其在湖南开展的活动对湖南工矿业发展、湖南工业布局及湖南乃至大后方的抗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改变和调整了战前湖南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促使战时湖南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战前湖南的工业企业少,且布局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湘北,如长沙、湘潭、岳阳等地,而广大的湘西、湘南地区几无工厂可言。随着战局的恶化,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国土大量沦陷,资委会为保存实力,被迫将工业中心由湘北移至湘西、湘南一带,同时,资委会组织的沿海内迁工厂,湖南接纳的工厂数约占总数三分之一,大部分工厂迁至湘南衡阳、湘西辰溪等地。1941年,湘西的辰溪、沅陵成为战时后方十一个工业中心之一,“堪称沅水中游的工业之重心。”这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湘南、湘西以及其辐射地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湘西、湘南同湘北的差距,改变了战前湖南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另外,资委会在重点建设机电、矿业等重工业部门的同时,积极鼓励湖南私营企业的发展,针对地方或私人无力经营的企业,资委会“酌量给予其物质上、政治上及精神上的协助”[6],促进战时湖南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从而改变了湖南原有的工业结构,形成以辰溪、沅陵为中心的重工业区和以衡阳为中心的轻工业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湖南整体经济实力。
第二,资委会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派遣工作人员赴外国学习考察,注重科技创新,为湖南经济发展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先进技术。技术和人才的缺乏是湖南工业发展的瓶颈,鉴于此,资委会十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战前湖南所产的钨砂、锑品质量较低劣,1941年资委会引进国外先进的吹碱去砒精炼法,使锑产品的含锑量高达99.8%,含砒量降至0.1%以下,超过了英国的锑产品质量。同时,资委会也力求技术的创新。1934年,资委会协同湖南省政府,由湖南大学负责“汞矿选洗研究”、“用浮选法处理水口山锌碎砂乙矿砂研究”、“利用湘产笔铅制造电极之试验”等项目的开发。
与此同时,资委会在湘开展企业建设时自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进一步提高采煤生产率,组织技术工人赴德、美、英等国考察学习,开办专门的职工培训班,力图建设一支专业采煤工人队伍,这样有利于煤矿开采。另外,沿海工厂内迁至湘,除带来先进的机器设备外,大批的技术人才也随之流入。据统计,1938年迁入湖南的技术工人为148人,占内迁技工总数的8.25%;1939年有2 516人,占内迁总数的22.44%;1940年迁入湖南的技术工人2 777人,占内迁总数的22.83%[7]。由此可见,资委会在湘的活动,不仅为湖南工矿业发展带来了技术人员,同时也培养了本地人才,这些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战时湖南工业发展乃至湖南工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资委会为湖南工矿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为湖南工业企业向科学管理制度过渡提供了先进样板,实现了战时湖南工矿企业管理水平的重大突破。企业管理混乱是中国工矿企业发展的一大通病,湖南工矿企业也不例外。湖南工矿企业主要实行包工头制,包工头牢牢掌握生产大权,矿方无权干预生产,生产管理比较混乱,生产效率较低。而资委会非常注重企业管理,提出:“中国工业要是失败,不会败在技术上,而是败在管理上。”[8]战时资委会在湘创办的工矿企业中,采用“里工制”,并组织各工矿主要负责人参加“企业管理协会”,探讨如何改进企业管理模式,同时引进国外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还有资委会特别关注职工福利待遇,制定了相关的职工福利待遇政策和规章,创建公共食堂、员工宿舍、消费合作社、医疗设施等福利设施。湖南衡阳东阳渡的裕湘纱厂,是实施工人福利制度的表率。总之,这些举措促进了湖南工矿业企业的发展,有力改进湖南的企业管理制度。
第四,资委会在湖南开办军事重工业,为湖南抗战、拱卫西南大后方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三面环山,军事战略位置显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战事逼近,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资委会在湖南开展的重工业建设和特矿开采,一方面,使湖南的经济实力增强;另一当面,极大地增强了湖南及周边地区的抗战力量。沿海工厂内迁至湘,带来了大量先进的军器设备,战时湖南在某些机械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尤其军事工业方面。1937年冬,内迁至衡阳的第四十四兵工厂在东阳渡整理复工。1938年5月,内迁至株洲的临时枪弹厂日产子弹达4万发。1939年迁至湖南辰溪的第一兵工厂、枪弹厂、机关枪厂、火工厂、机器厂等陆续恢复生产。内迁及重建的这一系列军工厂,为战争前线提供了武器设备。为争取战争的胜利及持久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基础。豫湘桂战役爆发后,虽然湖南多地相继失守,但在湖南与日军展开的拉锯战,不仅为敌后抗战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牵制了日军主力,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势力,拱卫了西南大后方。
资委会在湖南的一系列的工矿实业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工矿业发展,为湖南工矿业现代化建设做了铺垫,也为抵抗日军侵略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资委会所属工矿企业的管理制度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1]李平生.烽火映方舟——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薛毅.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5.
[3]郑友揆,程麟荪.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79-82.
[4]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工矿业[J].抗日战争研究,2009(2):26-36.
[5]王安中.抗日战争时期工矿业述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6]陈杏年.再论资源委员会在抗战中的作用[J].史学月刊,1994(5):56-62.
[7]宋斐夫.湖南通史:现代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8]钱昌照.工业建设作风应该大、快、早[N].大公报,1946-01-21(5).
The Industrial Activitie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Resources Committee in Hun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ZENG Chao-qu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al,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Hunan,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Unde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Resources Committee’s instruction,there were a series of industry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hich mainly included constructing heavy industries in Hunan and exploiting Hunan characterized minerals.Thus,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the mining industry has been unprecedentedly developed,meanwhile machine,ironware,power generation,coal, tin,antimony,mercury had been well exploited which mad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ing of the light industrial district centered in Hengyang and the heavy industrial district centered in Yuanling and Chenxi.All in all,to a certain extent,those developments had facilitated the reasonable industrial layout and balance development in Hunan.
The Anti-Japanese War;National Government Resources Committee;industry and mining;Hunan
K265.9
A
1007-5348(2015)03-0083-04
(责任编辑:廖铭德)
2014-12-17
曾超群(1988-),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民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