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研究

2015-03-03袁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起搏器心源性出院

袁杭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研究

袁杭

目的评价缓慢型心律失常临时起搏器术后的护理结局,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共采用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8例。结果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89%,2例患者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正常出院;植入后、出院前各时间段SBP、DBP、HR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导管断裂、感染,未出现导管移位、膈肌刺激,3例死亡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缓慢型心律失常植入临时起搏器可快速回复正常的心率,纠正心律失常,从而降低死亡风险,但有部分患者可能失败,需加强术后监护、管理。

临时起搏器;缓慢型心律失常;护理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帮助心脏起搏的电子医疗产品,适应证不断扩大,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其主要适应证,在我国心脏起搏患者植入者超10万例,年增长速度超过30%。心脏起搏器可分为临时以及永久性两类,植入临时起搏器可有效减轻缓慢型心律失常恶化、心脏骤停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获得成功,起搏器系统感染、恶性心律失常等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所以总结经验非常必要。2012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共采用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对象,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9~95岁,平均年龄(67±12)岁。38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均表现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原发病中冠心病26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心律失常7例。其中合并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Ⅲ度ABV 33例,Ⅱ度ABV 2例,Ⅰ度ABV 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例。

1.2 方法

1.2.1 植入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经右股静脉等路径,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术,植入6 F动脉鞘管,送电极导管至右室心尖,接临时起搏脉冲发生器,起搏电压5 V,根据病情需要设定起搏频率60~80次/min备用。退出动脉鞘,穿刺部位缝合固定电极,穿刺部位包扎,进行相应肢体的制动。

1.2.2 护理 (1)病情监护:①连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是否可见起搏心律;②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指标,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认知精神状态;③观察切口,检查敷料包扎情况;④观察穿刺肢体有无肿胀、麻木、皮肤温度下降、颜色变化等异常情况,对症处理;⑤注意获取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等症状表现;⑥特别注意夜间巡视,24 h严密监护,每隔1 h监测血压1次,低血压可能与血容量下降、迷走神经反应、扩血管药物等原因有关,注意鉴别观察患者有无表情、面色、呼吸改变,以及早发现不典型心肌梗死症状表现;⑦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遵医嘱给予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⑧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补钾等电解质,预防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合理应用利尿剂等药物,控制出入量,预防离子丢失,静脉补充电解质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

(2)穿刺部位管理:①一般经股静脉插管,术侧肢体制动,密切观察切口情况,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新鲜渗血,有无皮下血肿,定时换药;②做好宣教,术后禁止抓挠穿刺点,维持穿刺点清洁干燥;③做好个人卫生清洁;④定时按摩下肢,指导病人踝泵运动预防下肢血栓。

(3)并发症预防:①针对导管移位,需根据心电图判断,表现为不起搏或间歇性起搏,需调整电极;②导管断裂,与体位活动有关,需限制不必要的体位活动,禁止剧烈活动;③预防膈肌刺激,做好肠道管理,避免进食过饱,出现呃逆可将导管退出少许;④心律失常,准备好利多卡因等急救药物,做好应急准备;⑤预防感染,做好体温的检测,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二便管理:①卧床期间做好排尿护理,对于不习惯床上排尿者采用热敷、听流水声、温水冲洗尿道口等措施利于排尿,必要时保留导尿,做好留置尿管护理;②预防腹胀,给予腹部按摩,或使用缓泻剂。

(5)出院指导:做好器质性心脏病、症状自我鉴别、用药等相关宣教,定期随访复查[3-5]。

1.3 观察指标

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出院前、取下起搏器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表记录数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s)反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前,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则采用方差后LDS-t检验,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ANONA),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率指标对比(±s)

表1 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率指标对比(±s)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植入后相比,△P<0.05

指标 术前 植入后 出院前S B P (m m H g ) 8 9 . 7 ± 8 . 4 1 2 4 . 4 ± 2 5 . 3 * 1 1 7 . 2 ± 1 6 . 4*△D B P (m m H g ) 6 3 . 4 ± 1 2 . 2 7 8 . 6 ± 8 . 5 * 7 6 . 4 ± 7 . 5 *H R(次/ m i n ) 5 1 . 3 ± 6 . 3 6 4 . 1 ± 3 . 3 * 6 3 . 0 ± 3 . 4 *

2 结果

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正常出院。植入后、出院前各时间段SBP、DBP、HR均高于术前,出院前SBP低于植入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未见导管断裂、感染,未出现导管移位、膈肌刺激,3例死亡患者均死于心源性休克。

3 讨论

临时起搏器主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本次研究显示,植入后、出院前患者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SBP上升,低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6-8]。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可获得成功,本次研究对象死亡率为7.89%,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3例死亡患者均死于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机制较复杂,原发疾病的因素、血流灌注、血流动力学、心电改变引起的心肌损伤是主要原因。护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在于全面的控制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术后监护、应急管理。

综上所述,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疗效肯定,术后可恢复正常心率,控制低血压,改善灌注,但部分患者可能失败,需加强术后管理,积极预防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1]陈灏珠,终南山,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6-219.

[2]刘德平.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15(1):2-6.

[3]黄雪莲. 老年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26-127.

[4]刘银侠,刘变侠. 临时起搏器在高龄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估[J]. 河北医药,2013,35(19):2919-2920.

[5]翟慧晶.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94-1997.

[6]李雪玉,崔蓉,李宏伟,等.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773-778.

[7]顾媛媛,张岚,陈海花,等.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30.

[8]张岚,陈海花,高秀娟,等.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回归社区后连续护理的SWOT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57-60,74.

[9]褚慧. 胃肠起搏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115-116.

Nursing Research of Temporary Pacemaker Implantation

YUAN Hang CCU,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nursing outcome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acemaker with slow arrhythmia, and summariz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A total of 38 patients with slow arrhythmia were treated by temporary pacemaker implantation from October 2012 to July 2016.Results3 patients die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7.89%, 2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normal discharge. After implantation, prior to discharge each time SBP, DBP and HR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 infection, catheter fracture, without catheter displacement and diaphragm stimulation, 3 patients died of cardiogenic shock.ConclusionThe temporary pacemaker can quickly restore normal heart rate and correct arrhythmia, so 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 but some patients may fail, need to strengthen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emporary pacemaker, Slow arrhythmia, Nursing

R473

A

1674-9308(2016)35-019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105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CCU,江苏 徐州 221000

猜你喜欢

起搏器心源性出院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