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2015-03-03林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胎膜预见性剖宫产

林秀

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林秀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 025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列为对照组,统计切口感染率,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感染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4年7月~2015 年12月剖宫产产妇1 002例,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1)手术时间、BMI、胎膜早破、并发症及连台手术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931,10.013,22.836,12.152,20.313,P<0.05);(2)观察组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0.30%,低于对照组1.07%(P<0.05)。结论手术时间、BMI、胎膜早破、并发症及连台手术对剖宫产切口感染具有一定影响,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

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严重影响产妇的愈合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费用;而且对产妇和新生儿亦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故临床中对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2]。本文通过对院内收治的1 025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统计感染例数并对感染影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干预防护措施,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 0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列为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9.75±6.32)岁,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 月1 002例剖宫产产妇,列为观察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29.78±6.55)岁。

1.2 方法

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感染调差表,看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本次研究中主要的调查项目有手术季节、手术时间、体质量、胎膜早破情况、新生儿情况、有无妊娠并发症、是否属于接台手术等,由科内2名护士进行统计核验。

1.3 切口感染标准

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标准[3]:对切口分泌物进行涂片或经过血液细菌培养后检查确认,且患者同时出现切口位置处的红肿、脓性分泌物及皮温升高等临床表现。

1.4 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影响因素制定预见性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依据患者实际临床BMI情况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日常锻炼、饮食控制等,旨在控制BMI在正常范围之内,以提高产妇身体素质。(2)术前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可择期手术者,尽量改善产妇基础条件后再进行手术,胎膜早破产妇需特殊加强产妇会阴部位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化观念并紧急安排手术相关事宜进行手术;糖尿病产妇及时应用胰岛素进行控制,以避免因高糖导致切口愈合的延长。(3)提升护士、助产士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为此科内每月开展一次临床技能相关培训,同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临床技能考试,以此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4)对手术环境和手进行严格消毒,同时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开展无菌观念的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严格限制参观人员人数,减少接台次数,尽量避免同一医护人员连台手术。(5)定期对产妇病室内菌群数量进行检测,定期消毒,通风换气,以尽量降低菌群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手术时间>1 h、BMI>24.0、早产儿、有胎膜早破、存在并发症及连台手术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手术时间≤1h、BMI≤24.0、足月儿、无胎膜早破、无并发症及非连台手术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表

2.2 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BMI、早产儿、胎膜早破、并发症及连台手术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931,10.013,22.836,12.152,20.313,P<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1 002例患者剖宫产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30%,低于对照组的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剖宫产分娩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分娩后切口感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医疗和生理心理负担[4-5],故对切口感染进行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中,选取院内收治的1 025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率为1.07%,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手术时间>1 h、产妇BMI>24.0、早产儿、有胎膜早破、存在并发症及医护人员连台进行手术,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BMI、早产儿、胎膜早破、并发症及连台手术是术后感染影响因素。

对上述院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时间越长,则感染发生率越大,因此应加强相关手术人员业务能力、尽量缩短手术时间[6];同时临床中对于肥胖型的产妇而言,应早期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尽量使其BMI在正常范围之内[7]。连台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尽量避免同一手术医师连台手术,同时预留急诊手术室可有效避免手术室及手术医师带菌状态[8-10]。同时院内和科内亦增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本研究显示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显著减低,证实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郗艳,刘晓娜.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02-2303.

[2]田艳永,刘莉,王淑珍,等.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333-3336.

[3]施望琼,马平都,潘雅珍,等. 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泌尿道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758-1760.

[4]朱秀梅,黄沁心,何璐,等. 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98-1400.

[5]黄冠新,廖丹,黄卫民,等.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674-3676.

[6]刘晖,彭海阳. 基层医院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 河北医学,2012,18(8):1065-1068.

[7]龚巧丽,钱小毛. 剖宫产孕妇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20-5222.

[8]杨晓丽,马长林.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7):670-671.

[9]王伟红.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10]于萍. 综合护理方法在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137-138.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and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LIN Xiu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2642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 025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wound infection r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uencing factors of infection,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1 002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4 to December 2015, column as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wo groups.Results(1) BMI,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even the surgery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R=14.931, 10.013, 22.836, 12.152, 20.313, P < 0.05). (2) the infection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30%, below the control group 1.07% (P< 0.05).ConclusionBMI,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even the surgery has certain effect on incision infec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infec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inf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71

A

1674-9308(2016)35-019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104

威海市立医院妇产科,山东 威海 264200

猜你喜欢

胎膜预见性剖宫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