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

2015-03-03金少娟许卫东赵青萍王国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导管

金少娟 许卫东 赵青萍 王国健

·临床研究·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

金少娟 许卫东 赵青萍 王国健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有效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9月呼吸衰竭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撤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撤机失败2例,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撤机失败3例,总发生率为2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HHFNC进行治疗,可在保证成功撤机的前提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新生儿呼吸衰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并发症

本文选择2012年1月~2016年9月呼吸衰竭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儿使用HHFNC通气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9月呼吸衰竭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原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在此其中男患儿18例,女患儿12例。胎龄为(36.9±3.1)周,出生体重为(2 769.4±566.3)g。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15例。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拔管撤机之后,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结合新生儿头部选择合适规格的鼻塞和帽子,令鼻塞与鼻孔密闭良好。生成有效压力。如果实施NCPAP失败后,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1]。

观察组新生儿在拔管之后,实施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鼻管导管外径为0.2 cm,结合患儿实际病情,对氧浓度与流量加以调节,流量从流量表位置加以调节,所吸入的氧气浓度使用空气/氧气混合设备加以调节。初始设置为调节流量4~8 L/min。FiO2可选取比之前高5%~10%,令SPO2保证在88%~95%,保证鼻腔和导管之间存在间隙,不对鼻腔组织造成压迫。如果HHFNC失败,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若第一次拔管后无再次插管至少1周视为拔管成功,否则为拔管失败[2]。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新生儿的病死率、拔管失败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撤机成功率比较情况

1周内,观察组撤机失败2例,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撤机失败3例,总发生率为2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比较情况

本组案例中无死亡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比较情况(n)(±s)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比较情况(n)(±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小组类别 例数 R O P ≥2 期 鼻黏膜受损 呼吸暂停 腹胀 重新插管 开奶时间(h)观察组 1 5 1 0 * 3 * 2 * 2 3 6 . 8 4 ± 1 5 . 9 4*对照组 1 5 2 5 7 6 3 4 7 . 9 2 ± 2 0 . 3 9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HHFNC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3]。HHFNC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加热湿化后的呼吸气体,令气道保持最佳湿化状态,这对于保证呼吸畅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因为HHFNC并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气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通气功能上来讲,使用该设备加以治疗可以很快纠正婴儿高碳酸血症,进而起到改善氧合的效果[3]。

腹胀是使用NCPAP之后常见的并发症类型[5],本次研究结果中,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肚胀发生率较高,P<0.05。由于发生腹胀现象,患者的膈肌会有所提升,胸廓扩张受到限制,呼吸机受累,进而加重病情。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应用HHFNC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原因。HHFNC经过鼻导管[6],对患者输入高流量湿化空氧混合气体。在此同时可提供呼吸支持,结合患者疾病实际情况,调节氧流量和吸氧浓度[7],令最终得到的氧气浓度值更为准确,避免新生儿发生眼底视网膜病变现象[8-9]。

本次实验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不需要佩戴头帽,直接插入鼻导管,并令其与鼻腔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无外力压迫。稳定性强,在根本上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1]王显敏,严家华.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J]. 吉林医学,2014,35(19):4280-4281.

[2]彭跃龙.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7(4):122-122.

[3]张蕾,李梅,芦菲.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26-27.

[4]陈平洋.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72-1074.

[5]郭丽,王改香.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108例临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265.

[6]赖娟,杜立中,熊国强,等. 1 10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10-14.

[7]史曙英. N-CPA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实践[J].中外医疗,2015,34(8):70-71.

[8]李琴,谭芬养.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21):4841-4842.

[9]李标兵.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79.

Clinical Study on the Prevention of Extubation Failure After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JIN Shaojuan XU Weidong ZHAO Qingping WANG Guoji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jiagang Cit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ective way of preventing extubation failure aft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30 cases of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using b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ing by HHFNC.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Results2 cases of fail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served,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was 13.33%. Control group, 3 cases of weaning failure,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was 20.0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Conclusion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to implement HHFNC for treatment,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uccess of the withdrawal of the premis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HHFNC, Complication

R722.1

A

1674-9308(2016)35-0069-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38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导管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