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

2015-03-02李进京叶春雷谢志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防效杀菌剂

李进京,叶春雷,谢志军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

李进京,叶春雷,谢志军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对比试验了5种药剂对榆中县胡麻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有显著的防效,10%苯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优,防效达到79.6%,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为70.9%;增产率为13.37%~23.20%。

关键词:杀菌剂;胡麻白粉病;防效;保产

胡麻白粉病是胡麻生产上常见病害之一,对胡麻的产量与质量影响很大[1-2]。胡麻白粉病的病原菌有亚麻粉孢和二孢白粉菌,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3]。胡麻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茎和花器表面产生零星的灰白色粉沫,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发病严重时,病叶上灰白色粉状物可扩展到整个叶片及全株。植株失绿或枯死。病菌以闭囊壳在寄主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壳中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后进行初侵染,以田间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筛选出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农药,有效遏制胡麻白粉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我们选择了5种防治胡麻白粉病药剂,以期为初步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药剂为10%苯醚菌酯悬浮剂(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山东省青岛好利特农药有限公司生产)、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商品名:翠泽,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商品名:爱可,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翠贝,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指示胡麻品种为陇亚12号。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良种场试验田,海拨1 850 m,土壤类型为灰钙土。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①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②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处理③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④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⑤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处理⑥清水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2 m2。胡麻白粉病始发时用16型手摇喷雾器叶面喷雾,用水量675 kg/hm2。第1次用药7 d后再喷第2次。

1.3调查内容

第1次用药前试验地各小区内对角线固定5点调查,用药后每隔7 d调查1次,连续调查3次,每点50株,分级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药后同时观察药剂对胡麻有无药害。

胡麻白粉病叶片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4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4~1/2;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2~3/4;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3/4以上。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级数)×100

相对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5个药剂处理对胡麻白粉病第1次用药后7 d的相对防效为74.5%~79.7%。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第1次药后14 d的防效为77.5%~81.6%。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第1次药后21 d的防效为70.9%~79.6%.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

表1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2.2保产效果

从表2可知,处理①保产效果最好,胡麻折合产量最高,为3 368.8 kg/hm2,较对照增产23.20%;其次为处理⑤,胡麻折合产量为3 334.4 kg/hm2,较对照增产21.94%;处理③居第3位,胡麻折合产量为3 268.8 kg/hm2,较对照增产19.54%,处理④、处理②居第4、5位。即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这3个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这2个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

表2 不同药剂处理的胡麻产量表现

2.3安全性

在整个试验期间,各试验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胡麻无任何药害症状,胡麻生长正常。

3 小结与讨论

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0%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5个药剂处理,在胡麻白粉病始发初期,间隔7 d连续2次叶面喷雾对胡麻白粉病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但各处理间防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10%苯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第1次药后21 d防效较好,分别达到79.6%和79.4%,其次为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分别达到76.6%和75.9%,硫磺·三唑酮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防效仅为70.9%。

2)苯醚菌酯、醚菌酯、烯肟菌胺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杀菌谱广、杀菌效果好,无交互抗性,但是作用位点单一,被FRAc列为“高风险”抗性发展类;同时,白粉菌变异快、产孢量大、传播迅速,易产生抗性。目前国内、外已有白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大量报道[5]。建议开展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三唑类、烟酰胺类)的合理混用技术研究,推广与作用机制不同杀菌剂的复配剂,如30%醚菌·啶酰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烟酰胺类)、20%烯肟·戊唑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注意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避免白粉病菌对此类药剂抗药性的过快发展,延长此类药剂防治该类病害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杨学.亚麻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麻业,2004,26(3):121-124.

[2]何建群,杨学芬,陈永富,等.云南宾川亚麻生产技术系列报道之七:纤用型亚麻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初报[J].中国麻业,2003,3(2):128-129.

[3]张成荣,陈政仁,牛芬菊,等.榆中县胡麻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3.

[4]马海灵.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4(1):16-17.

[5]孙芹,杨瑞秀,司乃国,等.农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研究现状及治理[G].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沈阳:[出版者不详],2008.

(本文责编:陈珩)

作者简介:李进京(1985—),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8693948832。E-mail:348256330@qq.com

基金项目:国家胡麻产业体系(CARS-17-SYZ-6)部分内容

收稿日期:2015-06-09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5.09.017

中图分类号:S435.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5)09-0046-03

猜你喜欢

防效杀菌剂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不同杀菌剂防治长白鸢尾叶斑病试验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的防效研究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