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积累 巧引导 乐写作

2015-03-02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实验小学351152沈美琼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山鸡陀螺习作

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实验小学(351152) 沈美琼

善积累 巧引导 乐写作

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实验小学(351152) 沈美琼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在习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效果不佳。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教师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让他们在习作中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在轻松中踏入习作的大门。

写作 积累 生活 活动 阅读 练笔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可见,要想使学生写作时不再感到无从下笔,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投入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只要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好习作会不断涌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关注身边的真人真事,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做到言之有物,增强写作的兴趣。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笔者认为,积累习作素材是使学生乐于写作的金钥匙。

一、在生活中找素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留心生活是习作的源头,但三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很自觉地留意生活,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引导,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念,即“事事都有习作,时时都有习作,生活处处是文章”。

1.留心身边的事物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难像电影一样从过去的岁月里追索素材、把握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留心各种事物,通过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认识事物,激发口头表达的欲望,用笔说话。当然,这还不够,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以实物为主的写作素材,以吸引他们的眼球。如听到同事说她的哥哥在山上抓到一只山鸡,要拿回来给她的儿子补身体,我灵机一动,把山鸡带进了教室,学生一看到这小家伙,个个惊喜若狂,仔细观察起来。经过我的引导,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山鸡的特点,一节课下来,一只活泼机灵的山鸡就出现在习作本上了。有位学生这样写:“只见它的头转来转去,好奇地看着同学们。瞧,它的嘴巴小小的、弯弯的,像是一把精致的钩子;那双明亮的眼睛像一颗圆圆的黑珠子;光亮的羽毛像穿上了一件黑灰色的花衣服;一对翅膀时而张开,时而合上;再加上一条剪刀似的尾巴,便成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山鸡。”有趣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上不时出现鹦鹉、泥鳅、乌龟、唐老鸭、万年青、蝴蝶花、吊兰……学生每天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深入生活,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动起笔自然洋洋洒洒。

2.亲近身边的景物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有内容可写,文章才显得真实。只要善于发现,写作素材无处不在。这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习作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周记,积累素材。一学期下来,我让学生围绕身边的变化写作文,他们的习作五花八门:学校房子变高了,操场变美了,路变宽了,市场变干净了,冰冰的胆子变大了,老师的发型变了……由于平时细心的观察,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既增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激发了写作的兴趣,避免了文章言之无物。

二、在活动中取素材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适时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从而获得更多的习作素材。

1.开展校内活动

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拓宽学生现有的生活资源,积极开展校内活动,如集体跳绳、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等。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而且丰富了写作素材。如一次陀螺大赛,我要求学生除了看别人比赛外,自己也要亲自参加比赛,并让学生认真、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把比赛的场面像放电影一样如实地写下来。学生写出了《有趣的陀螺大赛》《激烈的陀螺大赛》《陀螺大赛,我爱你》等主题的内容,其中有个学生的描写更是令人拍手叫绝:“我的对手是王启涵。一看到王启涵,我就发抖,直觉告诉我,我斗不过他。我刚上场,就很紧张,心怦怦直跳。我忍不住咬紧下嘴唇,更多的是担心出丑。我半蹲着准备随时迎战,我微抬着头,这边看看,那边瞅瞅,大伙儿的眼睛直盯着我。再看看王启涵,只见他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一只手插着腰,一只手挥舞着,还不停地发出笑声,并与旁边的同学说笑。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的陀螺转起来了。我死死地盯着对方的陀螺不放,男生拼命地为王启涵加油,异口同声地说‘王启涵加油!王静怡漏油’,这呐喊声使我更加紧张。此时,我发现我的陀螺稍慢慢地减速了,而王启涵的陀螺像是跳着圆舞曲。我知道赢的希望没有多少了,没过多久,我输了,虽然有些遗憾,但玩得开心。”

2.组织校外活动

在校内活动中,学生尝到了习作的甜头,我有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外,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寻找更多写作的资源。例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调查周围的环境,了解妈祖文化,走进乡村田园生活……这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吸取素材和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外读物中吸收营养,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学生除了对课内知识的积累外,又加强了课外知识的拓展。我在班级开展了“书香班级”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同时,把学校的图书馆和班上的图书室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图书管理员负责书籍的传阅,全体学生共享知识的宝库。学生的课外读物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书籍,也可以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摘抄记录,每月评比一次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书记录卡。此外,教师还应适时提供时事新闻,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写作素材。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句、素材,就要让他们常练笔,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从片段练起。刚开始,无论是课内练笔,还是课外练笔,我从不要求习作篇幅的长短,只要求学生能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就可以了。练笔的形式多样,有模仿、续写、改写、扩写……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练笔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就拿模仿练笔来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写作中,学生常常以文本为范例进行模仿。模仿练笔的形式也有很多,下面就来说说以句式模仿的练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中,其中有两句写得特别美:“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中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作如下句式的模仿练习:“_______像_______,___啊___啊,_______ ________。”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文字充满了灵性:“美丽的花瓣像一只只蝴蝶,飞啊飞啊,迎来了婀娜多姿的春姑娘。”“又大又圆的西瓜像一个个足球,滚啊滚啊,滚来了夏天的炎热。”“火红的高梁像一根根棒棒糖,舔啊舔啊,引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机灵的大雁像一架架飞机,飞啊飞啊,送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样的句式练习内涵非常丰富,只要学生合理安排,展开想象的翅膀,精彩的文字就在纸上跳动。

习作教学,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每一个环节都要扎实。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方面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寻找写作的源头,让习作之花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盛开。

(特约编辑 严 玲)

G623.2

A

1007-9068(2015)12-021

猜你喜欢

山鸡陀螺习作
会跳舞的山鸡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我最喜欢的陀螺
习作展示
池奕民养山鸡致富
山鸡起舞
喜欢吹嘘的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