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域下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以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例
2015-03-02王文文雷晓锋
王文文 雷晓锋 冯 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 面对新的、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发达国家竞相把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法国专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国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 德国作为欧盟重要的成员国,积极参与欧盟国家共同制定的伊拉斯谟计划、苏格拉底计划,鼓励学生到成员国从事研究和深造活动,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2]。 我国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3]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国际化水平直接反映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效率与质量。 阿鲁姆(Stephen Arum)和德威特(Van de Water)认为高校国际化的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学习,包括知识技能的国际化和跨文化的理解;二是国际教育交流,包括教师和学生跨国流动,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交流项目,以及参与培养和研究的学者与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技术合作,包括教育资源、咨询、援助的跨国流动,和教育机构、思想、资源的跨社会转移[4]。 在高校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如何找到合适的平台,实现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步提升,帮助研究生开拓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前沿、提高交流水平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引导研究生树立交流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问题。
一、国际化视域下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化视域下,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从空间、时间、对象、内容和要求上都有显著变化,同时,跨文化交流也成为国际化学术交流不可避免的衍生物,也相应地带来了国际化学术交流和跨文化交流的一系列问题。
1.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受益面和接触面狭窄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受益面和接触面较为有限。 对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1 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为10.5%,高校在国际化项目内容方面显得薄弱,仅有5%的高校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交流项目中[5]。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走出去”包括赴国外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外暑期学校或高校夏令营及短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请进来”则包括选修国外教授的引智课程,与前来访问的国外教授和研究生交流以及接待短期文化艺术交流团等。 这一系列国际交流的参与人数和比例与高校的层次和国际化水平密切相关,总体来讲,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的受益面较窄。另外,单次国际交流活动中,国外教授和学生的来源较为单一,也限制了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国外师生的接触面。 扩大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受益面和接触面,使校内一定比例以上的研究生能够与尽量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开展交流互动,是当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深度和效果有限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希望参与国际交流,他们有着积极的国际化成长需求,但相关调查发现学生们交流的深度还不够,一定比例参与交换的学生认为他们缺乏深层次交流,对外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尤其对外国文化中的基本规范和行为知识了解最少[6]。 甚至,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都知之甚少,导致他们在各类国际化活动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从研究生们实际交流状况来看,除少部分研究生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和联合培养外,大部分学生的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仅限于作报告、听报告、提问、回答提问和接待访问团等,国际交流的时间和深度都较为有限。 例如,参加国际会议时,有部分研究生只是提前将自己的学术报告用英语背诵下来,听众提问时就有些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而听取国外专家学者的报告后,中国学生的提问也不够积极。因此,提高学生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性和有效性,也是我们面临的难点之一。
3.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延续性较差
国际交流的目的是开阔视野、了解前沿、互通有无、提升能力,而交流的成果不应仅限于以上四点,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国际交流更应该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国际科研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国际科研合作,一些研究生得到了在国外学习与进修的机会,开阔了眼界,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学科原有的优势进行交叉融合,勇于探索新的研究方向[7]。 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短期的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结束后,国内的研究生与活动中相识的国外教授和学生保持联络的比例较低,未能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发挥持续作用。 调研中,我们针对“研究生交流的延续性和成果转化”这一问题,对样本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导师进行了访谈,多数导师认为,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他们接触到参加交流的学生情况来看,交流时间在1 年以上的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均有明显提升,而在短期交流的研究生身上看不到这种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流的延续性对研究生提升国际化能力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建立有效机制,使国际交流持续至项目或活动结束后,甚至以此为基础展开国际合作,也是国际交流平台建设者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要点之一。
4.研究生在学术和文化交流中自信不足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一方面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历史传统有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对当前的文化状态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有坚定的信心[8]。 当前在校研究生生活和成长的时代,正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时期,他们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也经受着国内外多元化思潮的冲击。曾几何时,“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常被用来讽刺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科技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这种心理和现象在逐渐弱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学术水平和科研条件的差距,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和认同方面的欠缺,我国研究生在国际交流中的不自信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如何永葆国际化人才的“中国心”,在研究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从而增强我国研究生的交流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IGS S 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建设
针对研究生在学术与文化国际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交流接触面窄、深度和效果有限、延续性不够、自信心需要提升等问题,从2011 年起,我们尝试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原有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拓展为国际化平台,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招生,创新管理和交流模式,丰富课程内容,连续举办四届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ummer School in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IGSS),在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国际化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创新传统平台,扩大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接触面
航空航天是北航的特色,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在2009 年、2012 年两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均列全国高校第一。利用这一学科优势,北航于2007 年、2009 年和2010年成功承办了三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成为全国知名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暑期学校立足于大航空航天学科,充分利用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宇航学院等9 个航空航天相关专业学院的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聘请国内外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授课或做报告;开放重点实验室供学员参观;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开设专家报告的同时设置了多门实验课供学员选修,在推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激发学生学术灵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开始意识到将研究生培养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应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新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基于此,自2011 年起,学校在原有航空宇航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基础上尝试创新,升级为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IGSS),面向国外著名高校招生,每届暑期学校都能接收到来自全球30 多个国家近百所高校的数百名研究生的报名申请,每届录取率均不超过50%。 综合报名学员的科研水平、英语能力、来源国家和学校,四届暑期学校共招收学员520 余名,其中国外高校研究生230 余名,国内其他高校研究生80 余名,其余为北航在读研究生,学员中博士生比例超过30%。 国外学员中不乏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硕、博士研究生,北航研究生也得以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研究生开展广泛接触和交流。
2.中外学员结对子,增强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一般短期国际交流中交流不够深入和有效的问题,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将学员分为飞行器设计、动力推进、新能源、材料制造、导航制导与控制五个班,每班聘请两位我校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主导班级的学术活动。 每班设班长2 名,中国研究生和国外研究生各1 人,在录取后至开学前的2 个多月里开始班集体建设。 此外,每2 人(1名我校研究生+1 名外籍研究生)或3 人(1 名我校研究生+1 名外籍研究生+1 名国内外校研究生)组成一组,组员互称为伙伴,录取后即确立关系并开始电子邮件交流,中国伙伴承担国外学员的接机和联络等工作,随时开展全方位深入交流。暑期学校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学员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实验室参观等,每年都邀请国内外20 余名专家学者担任报告和点评嘉宾,专家教师中有美国工程院院士,也有来自中国航天领域的项目总设计师。 2014 年暑期学校还增设了团队学术竞赛环节,在竞争中激发学员的团队精神、进取心和求知欲。
暑期学校还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增进学员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友谊。每年的文艺晚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生展示着极具各国文化特色的才艺,例如,2012 年的晚会上,某班的全体外国学生穿上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性服装, 由中国学生予以介绍,给所有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传统服饰课;2014 年的晚会上,非洲“盆”鼓和印度歌曲的完美结合让中外友人连连惊叹。篮球赛场上,中外研究生挥汗如雨;在参观航空博物馆、故宫和国家博物馆的过程中,学员们不时热烈讨论。常有外国学员在结业后感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十分喜欢。回国之后,我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中国参观、学习。感谢这次暑期学校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 ”
3.建立全程联络机制,增强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延续性
为保证国际化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延续性,北航本校研究生的报名录取工作一般于暑期学校开学前3 个月即告完成,学员选拔经过简历筛选和英文面试两个环节。确定录取分班后,每个小班的班长由自主竞聘产生。开学前,暑期学校聘请的班主任会对本班学员开展多轮的学术交流培训,并事先发放学术研讨题目和学术团队竞赛题目。 暑期学校组委会制作详细而实用的学员手册,除介绍相关学术活动外,还涵盖了所有学员的专业、学校、国家、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和联络方式等信息,使学员之间能够建立畅通的联系。 此外,暑期学校中英文网站均开辟了留言板模块,为往届暑期学校学员提供交流的平台。组委会也注意维持与国外学员的联系,在招生过程中,向往届学员邮箱发送招生简章,欢迎他们向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推荐。 目前,学员的后续联络机制仍在不断完善中。
4.完善培训机制,促进研究生交流自信的提升
为提升研究生在学术和文化交流中的自信心,解决学生最打怵的语言问题,暑期学校专门聘请一名外语培训教师,由来自北航外语学院具有丰富英语教学和口语培训经验的老师担任,定期为本校学员进行口语和西方文化礼仪培训。经过培训,中国学员的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稳步提升。 在暑期学校中,中外学员朝夕相处的交流环境帮助研究生们克服了与外国学员交流的“羞怯”心理。 正如2013年暑期学校结业典礼上某研究生发言所讲:“参加暑期学校让我在口语水平和学术思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更重要的是让我突破了哑巴英语的交流模式,以前总对自己的口语水平不自信,用英语看文献、写论文都没问题,一张嘴就慌张。在暑期学校身边有好多外国朋友,看到大家热情的交流,我感觉没那么紧张了,现在觉得自己完全有自信跟大家交流。 ”除了外语培训,暑期学校还组织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培训,以增强研究生的文化自信。
三、IGS S 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效果
1.学员在暑期学校中实现广泛、深入、有效交流,自信心得以提升
为了解学员对各项组织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暑期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组委会每年都对正式学员进行结业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前期宣传报名工作、课程安排、参观交流和讲座组织、教师教学评价以及住宿和餐饮等方面进行调研。
在对学术交流环节的调查中,32.98%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64.89%的学员对课程表示“基本满意”;54.26%的学员对暑期学校期间组织的参观活动 “非常满意”,45.74%的学员表示 “基本满意”,96.97%的学员反映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有很大收获,98.94%的学员表示不仅学习了丰富的航空航天知识, 而且通过聆听院士和专家学者的讲座对该领域学术前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对暑期学校总体上的反映,63.83%的学员给出了90 分以上(非常满意)的分数,36.17%的学员给出了80~90 分(基本满意)的分数,认为暑期学校有效地搭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暑期学校他们结识了来自全球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课上,他们倾听学术报告,交换学术观点,碰撞思维火花,丰富了知识,扩宽了视野,创新了思维;在课下,他们分享成长经历,对比文化差异,畅聊生活趣事,建立了友谊,增进了感情。 学员们表示国际交流自信有明显提升。以暑期学校为平台,绝大部分研究生都结交了不同国家在同领域或其他领域从事研究的学术朋友,为今后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学员之间保持了后续的联络与合作,实现了良好的交流延续性
在对往届暑期学校部分学员进行的跟踪回访中,我们了解到暑期学校同组、同班的同学尤其是伙伴之间大多保持着密切联系,不同班级之间的同学也建立了联络渠道。 暑期学校中外学员经常通过网络进行学术交流,在本国的节日到来时经常能收到来自异国他乡的温馨祝福,部分北航学员甚至通过这一联系平台使得自己能够更加顺利地出国深造。离开北航的国外高校学员也积极地在自己的国家宣传北航的优秀学风与学术科研氛围,使更多的国外高校和机构了解了北航的国际交流合作理念和在航空航天领域出色的科研能力。在2014 年国际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国外学员发言代表就提到,自己是从往年参加过我校暑期学校的研究生同学那里知道这一项目的,他的同学对暑期学校赞不绝口,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四、反思与建议
针对调研及实际办学中发现的问题,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国内外类似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我们对研究生国际化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学校应进一步予以重视,认清国际暑期学校等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价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在学科评估、学校评优等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第二,应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经验,使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国际化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真正做到在招生、组织和办学方面与国际接轨。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价体系。无论是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效果等,都可以进行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督导评价。针对督导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不断提升平台建设的效果。
第四,应打造长期的咨询服务平台,形成周期性活动。 做好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建档立案工作,不断完善后续联络机制,提高平台的学术知名度与学员的参与热情,实现办学成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1] 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8-22.
[2] 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 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0-12.
[5] 陈翼然,周宏宇.上海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现状研究[J].大学教育,2014(4):150-151.
[6] 樊葳葳,吴卫平,彭仁忠.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自我评价分析[J].中国外语,2013(11):53-59.
[7] 马建章,邹红菲.国际科研合作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捷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95-96.
[8] 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