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5-03-02祝静思
祝静思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信息与文化·
自拍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
祝静思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自拍是发端于画家“自画像”的一种艺术行为,伴随着摄影、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发展,已演绎为一种艺术形式,并逐步发展为全民式的“网络自拍”。自拍的根源是人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展示自我、追求自我意识的彰显,是结构主义的后现代文化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的一种具体表现。自拍作为通俗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亚文化的繁荣,但只有“健康向上、富有创意”的部分,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部分融入主流文化中去。
自拍;自画像;根源;动力;发展前瞻
“自拍”,即“自己拍自己”,突出彰显了“崇尚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是摄影爱好者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摄影艺术多方面发展的趋势之一,在摄影艺术史上进行着自成体系的传承。从历史进程看,自拍的历史演变、根源与动力有着独特的魅力;从发展前景看,传媒环境的大众化,为自拍的发展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和更广阔的空间。
一、自拍的历史演变
“自拍”这个词于1984年正式出现,英文名称为Self-timer,当时只是指照相机的一种功能,即自行设定拍照时间,“自拍功能”主要是指在周围没有人协助的情况下,完成拍摄自己或他人的功能。自拍者要完成自拍工作,一般要完成以下程序:一是熟悉各种技术参数的设定,能自主合理设置;二是预计自己在照片上的位置,按下快门;三是在倒数时间设定范围内摆好姿势,相机自动将图片摄入。自拍遥控器的发明给摄影家在拍摄时间上的准备带来更大的便利,对完成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带来更大的空间。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不断推动着“自拍”的发展和普及,在自拍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自拍的“发端”——画家的“自画像”
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称为“自画像”,是最早被画家们作为自我觉醒与确立的表现形式,在文艺复兴时代为人瞩目,法国自画像艺术家C.N.M于1450年前后创作的自画像或为西方现存的最早的自画像。若不拘泥于平面,最早自画像应是埃及法老、雕塑家Bak于公元前1365年前已完成的雕刻自己与其妻Taheri的作品。“自画像”不仅仅是一种自传性的记录手段,也是画家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的一种方式[1]35。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自画像被称为“镜中肖像”,当时的自画像是将艺术家本人描绘为NIMA或SAOJI,而并不表现艺术家工作的情形。从16世纪中叶起,艺术家们开始选择表现他们自己与画架为伍、手持调色板和画笔、支着腕杖的自画像。每一幅自画像都可被视为一种表演,艺术家为其选择一种特别的装束与姿态,呈现一个角色。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画家耕耘于这一题材,尤其是文森特·凡·高、勃朗·马尔曼松·里因、雷诺兹、弗里达·卡罗等留下数量可观的自画像,他们以自画像的方式将自己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纸上。当摄影家开始通过相机等摄影器材进行自拍时,他们或多或少,在有意无意中模仿了画家“自画像”的艺术创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画像”是自拍的源头或前身。
(二)自拍的“起兴”——手段的日益丰富
19世纪末,自拍的手段日益丰富,自拍逐渐形成了“无镜式自拍”和“有镜式自拍”。“无镜式自拍”过程较为复杂,拍摄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外貌的忠实记录上,大多局限于摄影家对自己形象的客观认识,更多地将摄影作为一种“技术”而非“艺术”。1839年,美国Cornelius Robert在设置好相机之后,飞快地跑到座位上坐好,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自拍照[2]55。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张自拍照片拍摄于1901年,出自我国早期视觉教育学者孙隋心慈女士之手,她使用的是法国制无快门固定焦距摄影机和一套复杂而巧妙的自制装置[3]18。相比之下,有镜式自拍似乎要简单些,而且能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姿势。1917年,20岁的澳大利亚王牌飞行员Thomas Baker通过镜子拍下了自己的靓照,可以说是最早的有镜式自拍。
(三)自拍的“兴盛”——艺术的圆融
伴随技术和手段多元化发展,“自拍”由追求“技术”向“艺术”发展。这一时期,“自拍”得到艺术家的充分肯定。法国的摄影大师Hippolyte Bayard在1840年拍摄的题为《溺水者的写照》的摄影作品中,将自己装扮成衣不蔽体的半裸尸体,通过这种戏剧化的手法呈现自我的摄影形象,借以表达他未被承认为摄影发明人的内心憾恨。虽然最终他也未被冠以摄影术的发明人的桂冠,但他的自拍创作使他一鸣惊人,被载入史册。自此以后,许多杰出的摄影师都把自己当作画面中的主角,将自我摄影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作为自我探索的工具。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拍摄影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的边缘。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自拍摄影才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自拍摄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摄影形态和有意识的自觉的创作手法,在摄影界和评论界都引起重视[4]9。在自拍摄影中,摄影家集创作主体和表现客体于一身,通过个人的视角将自己作为“他者”加以凝视,试探、追问自己面对镜头时的反应,借助影像与自我展开交流,并以此向受众传递自我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
(四)自拍的“延展”——网络的交织
伴随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传媒大众化趋势明显。当自拍与网络结合后,无数个体的影像在网络上被展现,创造着“网络自拍亚文化”,承载着网民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新的表达和沟通方式[5]。“自拍”与“网络”相交织,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网络自拍”。顾名思义,“网络自拍”即“网络”加“自拍”,是指利用相机和摄像头等工具将自己的照片拍下后上传到网上。由于技术手段、传统文化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早期的“网络自拍”并不流行。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先进数码设备的不断出现,电子图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种以张扬自我、搞笑娱乐为特征的“网络自拍”图片开始在网上盛行,受到众多网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与青睐。此时“网络自拍”这个词已经大众化了,不论是运用什么工具,只要拍摄的是“自己”,且将照片传播到网上就是“网络自拍”。这些自拍照代表了年轻人在现实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突破自我和颠覆人类传统认知习惯的一种尝试。有些自拍行为也不断遭到社会的质疑和不屑,而这恰巧契合了“当代艺术”的某些特征。
二、自拍的根源与动力
一家英国市场调查公司发现:在英国,30%的80、90后年轻人喜欢自拍,每个月新产生照片19亿张,其中,13%的人从来不使用实体相册,53%的人喜欢用社交网络“脸书”分享照片,只有30%人的表示愿意把照片打印后放入相册。由此可见,分享照片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社交软件网站的诞生为“自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平台。虽然摄影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的进步推动了自拍的发展和繁荣,但文化和心理因素才是自拍产生的根源和主要推手。只有了解了自拍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因素,才能深刻剖析“自拍”产生的根源与动力。
(一)文化因素——解构主义后现代文化
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人类哲学、科学以及社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中诞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20世纪后半期解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基本立场是张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的差异、反对一元中心和二元对立,进而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解构主义认为二元对立是狭隘的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解构主义并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砸烂一切的学说,恰恰相反,解构主义相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用包容的心态去解读。与之相对应,现代的新文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少数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当下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有一些人因为十分关注自己,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因此发展成自拍爱好者[6]。他们思想超前,愿意通过自拍的方式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也有些人希望以这种方式被“星探”探中或借此成为网络红人。自拍文化体现了草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解构,是追求身份平等的一种体现。
(二)心理因素——人类自我意识的倾向性发展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体现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自拍”不论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结果,都是欣赏自我或愿意被人欣赏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断反映着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我,关注自我、他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敢于欣赏自己和展示自己。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的心里面都贮藏着一个美丽的自己,所以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的有些自恋。中国新生代摄影师罗晓韵,以其遍布世界的足迹和自拍照片闻名互联网。她认为“自拍的意义在于创造自己的小宇宙”,在其作品中,画面视觉艳丽,场景精致细腻,光线柔和恬谧,很好地衬托出其甜美气质[7]。自拍为人们提供了自我探索、表露和展示的平台,而恰是这样的艺术,甚或是文化探讨的终极问题。
三、自拍的发展趋势前瞻
(一)趋于理性,内涵逐步丰富
自拍体现了现代创意产业的性质,然而,自拍文化生长在创意产业和文化工业交会的地带,当代自拍文化逐渐呈现出了文化工业的性质,“自拍族”按照网络审美标准展示所谓的自我,追求非主流,甚至过分追求自我身体的展示,各种所谓激情自拍、情色写真等栏目夺人眼球,忽略了个人内涵修养的魅力,从而使自拍出现浅薄、低俗的文化倾向,这也是近年来自拍饱受质疑的原因。文化工业的运作窒息了自拍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快餐文化中低俗无聊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自拍”将更加趋于理性,低俗、浅薄的自拍终究会被人唾弃,那些健康向上、富有创意的自拍才是主流。
(二)趋于常态,发展日益迅速
自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自拍的热爱,同时对自拍群体的狂热也反过来促使自拍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自拍的热潮掀起手机摄像功能的新发展,如朵唯iSuper S2、卡西欧TR350等产品,高端的配置、优越的性能、完美的体验,可以一边随意找角度,一边随意拍摄,大大方便了拍摄的自如性,能带来更加愉悦的拍摄感受。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促进“自拍”更加方便、更加大众,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自拍”,从而推动“自拍”更加快速发展。
(三)趋于融合,促进文化发展
自拍是通过风格化的方式挑战主流文化以建立集体认同的一种后现代文化。自拍文化在解构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建构了自我身份认同,自拍者在积极的自我展示中收获使用的满足,他们张扬自我的风格诠释了新媒体时代打破文化霸权的勇气。自拍族随处可见,他们通过适当的方式和场所展示自己的自拍照,张扬年轻人的个性、理想与追求;通过自拍群体间的互动,建设虚拟社区,促进了虚拟社区的繁荣与发展,有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促进亚文化的繁荣。
[1] 曹昆萍.现代女性自拍像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 华 威.徘徊在1839:历史上最早的自拍摄影师[N].中国摄影报,2006-06-09(003).
[3] 王 潇.当代摄影中的自拍[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7.
[4] 王莹莹.南·戈尔丁与辛迪·谢尔曼的自拍摄影比较——兼谈西方现代女性自拍摄影的价值取向[D].上海:上海大学,2008.
[5] 马千里.解读网络自拍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2,(12):69-70.
[6] 王传芬.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探究[J].编辑之友,2013,(8):77-79.
[7] 周 菁,聂君如.直视·剖白·超越——当代中国女性自拍摄影实践的梳理与思考[J].前沿,2013,(2):169-171.
(责任编辑:韩大强)
2014-12-20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4BF058)
祝静思(1984-),女,河南商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摄影艺术研究。
G122
A
1003-0964(2015)02-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