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2015-03-02李斌
李 斌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教务处 ,广西 桂林 541004)
·教育研究·
哲学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李 斌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教务处 ,广西 桂林 541004)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奉行学术至上的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逐渐向价值论转变,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合多样性与合需要性的统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必须为政治服务,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规定性的教育质量观。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质量观;认识论;价值论
教育与哲学有着密切关联,哲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教育哲学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它必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高等教育哲学亦是伴随着教育哲学历史演进的逻辑而逐渐显现。从历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不同认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同期许,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也代表了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思想。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哲学视野的转换而变迁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和变化都与同时期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密切相关。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如何认识自身以及如何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的视野,用思辨的方法去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从历史逻辑的角度揭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同时从哲学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考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提供思路和方向。
一、认识论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纵观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认识论教育哲学对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奉行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追寻高深学问和客观真理,将探究知识和真理作为唯一的内在价值。以纽曼、洪堡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思想家成为认识论教育哲学的代言人。理性主义是以理性为核心的一种思潮,它把理性作为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来看待,试图把理性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一切事物。在理性主义教育家眼里,人永远是教育的对象,人的个性发展和传播理性知识成为大学存在的最高追求。例如,纽曼的教育名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洪堡主张大学是“纯科学”研究的场所,探索纯粹的学问、探求真理。在大学理想上,他们共同强调对真理和学术的追求,甚至为了保持其纯洁性,强调知识应与市场、社会和政治场所相分离,把大学变成“象牙塔”。“大学是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有着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同时,在这种研究性的大学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学生的培养问题,学生本身也是研究者,并在研究过程中完善其修养”[1]35。有学者把这种高等教育质量观称为古典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认为其质量是以单一的知识性和学术性为标准的,可以说是一种学术至上的质量观。“他们认为,高等教育只应当确立一种理想而崇高的目标——学术。这种主张充分表达了他们古典的英才教育质量观”[2]。与此相应,这一阶段只有少数“精英”才能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本身就成为一种“高质量”人士的集合体,质量的保障更多是靠高校自身的理性自觉来维护。“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机制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在这套机制中,人的品质和工作的质量直接产生联系:学生要具备必要的资格才能进入高等学府,乃至最终取得学位;教职员工要具备必要的资格才能上岗,乃至获得提升,直至升至教授”[3]26。大学通过学者行会及大学内部自身认可的一套标准来保障大学的高质量和追求卓越。这套标准在内容上强调学术至上,在形式上主张精英教育,在价值观上奉行的是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由此可知,以认识论教育哲学为基础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质量标准的确定,还是教育质量的监控,都是在封闭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进行的。
二、价值论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9世纪后半叶,认识论哲学式微,价值论哲学兴起。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根源和评价的哲学理论,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事物、现象、行为对个人、阶级和社会的意义[4]。20世纪的前几十年是自由的现代性走向消亡的时代,大学被纳入到工业社会之中,大学日益从保守的“象牙塔”中走向现代社会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大学不再是社会边缘化的机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的中心。二战后,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彰显,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誉为“服务站”。从这时起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们也越来越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个人为生活及为某种职业或专业做好准备的一种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高等教育也不再是“精英者们”享有的特权。所以,高等教育不再是卓越和高深学问的唯一代言者,它也开始像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质量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带来最深刻的影响在于它的多样性,古典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无法涵盖高等教育的全部特征,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标准也不再明确和唯一,其质量标准开始多样化,开始依不同目标和不同需求而定。高等教育质量观开始由以精英阶段的“以学术为志业”转向关注服务社会的现实需要,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与精英教育时代的质量观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质量标准多元化,用不同标准评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后者用统一尺度去测评所有院校,各校之间有水平差异,没有质量差异,所有院校都须培养合格毕业生”[5]。这种变化不仅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自身演进逻辑的内在要求,更为根本的则是受到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型的深刻影响。以价值论教育哲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出现了如下变化:一方面,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在社会需求的影响,高等教育更加关心其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大众化阶段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优劣的主体不再是高校自身,而是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同样必须以高等教育的高度多样化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要求发展多种教育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因此,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能否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多样化价值诉求,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由此可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基于价值论哲学而出发的,是满足需要性与合多样性的统一。
三、政治论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的矛盾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当追求纯粹知识的大学与政治相结合,知识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客观性和独立性,而由政治控制的价值判断合法地迁移到知识当中,知识也就无法纯粹。“当高等学府卷入日常生活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确定目标和如何行使权力来实现这些目标的争论。而这些争论自然具有政治性。对高等教育在政治上的合法地位用不着大惊小怪,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都是如此”[6]15。大学也在塑造公民身份、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民主的公共文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事实上已经为民主政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学也越来越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公共事业,是由政府预算和社会公共资金资助的,政府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举办者和承担者,因此高等教育离不开政治权力,且必须为政治服务。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作为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被看作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机构。政治论者认为国家干预高等教育是必需的,大学也离不开政府管理大学的政治权力,“大学政治权力是国家对大学领导权力的一种表现,是为了适应大学的长远发展,国家或社会对大学政治管理上产生的影响力。正是基于大学与国家或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大学里的政治权力才能存在”[7]。因此,政治论者坚持认为,高等教育是作为行政部门的一个延伸机构必须对政府负责,必须满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需要,满足需要的程度也成为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基本上是由国家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或者是由政府的相关权威性评估机构来制定的。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认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和符合特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这是一种合规定性的质量观,即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就是合格产品[8]。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政府高度集权管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奉行这种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典型,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符合特定要求的专门人才,国家所需专门人才的质量规格深刻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其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设以及教材的选用都是由政府或受政府委托的部门或高校制定,体现着鲜明的国家、政治色彩。最后,高校是否按照政府要求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这样一种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材”,而很少关照作为“人”的学生的发展。因此,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是一种政府的教育质量观,即处于客体性教育质量观阶段。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上,由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缺乏,社会力量也很少介入到高等教育事务当中,政府就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行为主体。
四、市场论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程度不一的“市场化”,即政府放松管制、消除垄断,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让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响应市场的需求,以增强弹性、提升效率,进而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已经越来越适用于高等教育,高校只有保持质量上的优势,才能保证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由此,高等教育质量也可以由市场选择来决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路。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表露无遗。实用主义哲学是工具主义的一种范式,实用主义者主张把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并视教育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获得实际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本领,奉行的是“有用的便是真理”的社会意识。这种哲学在美国的影响尤其深刻,因而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首先出现在美国,这也为市场化在美国高等教育界盛行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市场经济理念和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传授学生实用的知识、技能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去,人才培养也是以实用性为主要标准的,学习被视为谋取未来好的职业、好的社会地位和高经济收入的前提和基础。美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实用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从实用价值出发去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的内容,使教育活动所传授的知识和人才培养于市场来说是有用的。“市场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来源,市场不仅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工具,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高等教育存在的方式”[9]。奉行实用主义的市场论者坚持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可以交给市场选择和评判,高校是否按照市场的要求培养专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有用”和“适销对路”也成为衡量其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从20世纪末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看,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促使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市场系统不断得到强化,在市场化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培养目标多样化、学术知识资本化、高校组织企业化等诸多特点,并促使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转变[10]。由于市场化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有用”和“适销对路”,因此企业管理中的产品质量观念开始适用于市场化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从产品理论视角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是指教育产品符合规定和满足不同主体需要的特性的总和。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理论认为,教育就其行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8]。高等教育产品主要包括教育服务和“学生产品”,高等教育的主要“消费者”包括政府、雇主和学生等,而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消费者,学校作为教育产品的供方,提供教育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学生作为消费者去购买教育服务。这样学生就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教育提供的“产品”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学生产品”是教育产品的最终极、最重要的产品。“学生产品”能否在就业市场上获得竞争力,人才培养能否与市场接轨,毕业生是否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并获得雇主的信任,成为市场论主导下高等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高等教育质量的产品质量观认为,高校的产出是人才,高校的产品是学生,它将高校与企业进行比较,认为高校是一所教育工厂,产品是学生,培养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人才是高校求得生存、获得发展的根本”[11]。这样,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学生产品”须符合市场目标、适销对路,即合适应性;另一方面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产品须符合“消费者”需求、令学生满意,即合满意性。可见,高校不仅要注重教育服务的质量,而且要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产品。因此,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面向市场需求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总之,从哲学视野审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伴随着认识论、价值论、政治论和市场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的转换而变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着紧密联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市场化观念逐步渗透到现实的办学过程当中,当代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关照作为“人”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要传授实用知识,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使大部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能“学有所用”,使其在工作收入、社会地位和阶层流动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面向市场办学、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将成为今后大学发展的一种选择。
[1]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车海云.几种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1):14-16.
[3] [美]约翰·布伦南.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M].陆爱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 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 72-78.
[5] 朱镜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6):23-25.
[6]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兰军瑞. 现代大学制度的权力模式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2): 78-81.
[8]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 24-28.
[9] 胡弼成,李 斌.论高等教育质量调节的市场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26-33.
[10] 王海涛.试论市场化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高等理科教育,2010,(3):18-21.
[11] 马万民.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 : 54-58.
(责任编辑:金云波)
Philosophic Reflections on Quality Outlook of Higher Education
LI Bin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arct: The quality outlook of higher edu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problems.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lite education concept, with the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s the foundation, is pursuing an academic quality and the supremacy of the concept. Along 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from epistemology to axiology gradually change, the quality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stage of the concept is the need of unity and unity in diversity. In the long term,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part of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should serve the politics, and higher education pursues a compliance qualitative view of education quality. When out of the "ivory tower" and in the market,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market 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pragmatism should be the unity of the products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view with the features of both being satisfactory and appropriate.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quality outlook of higher education; epistemology; axiology
2014-12-18;收修日期:2015-01-18
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A273)
李 斌(1989-),男,湖南浏阳人,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G640
A
1003-0964(2015)02-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