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音教学的新“乐”子

2015-03-02江苏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215518张晓丹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1期
关键词:动动韵母声母

江苏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215518) 张晓丹

拼音教学的新“乐”子

江苏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215518) 张晓丹

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能让教师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得到精神的满足。因此,在充分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与创新,寻求各种“以动找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以此来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

寓教于乐 积极性 主动性 参与性

汉语拼音是学生迈向知识大门的第一道坎,又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要让这群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一年级学生喜欢上这一串枯燥的字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知识的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奋程度。”所以,在拼音教学中,我除了采用常用的儿歌、故事、情境等形式寓教于乐以外,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动”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以“乐”来增强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使学生爱上拼音课,也让我的拼音课堂更为高效。

一、单韵母教学——动动小嘴,拷贝字母的样

单韵母是汉语拼音教学的开始,也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我在教学6个单韵母时,利用文本插图设置情境,编读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儿歌,如:“张大嘴巴ɑɑɑ,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学生边读儿歌边识记单韵母,学习兴趣是浓烈的。但在巩固复习环节,我把它们掺杂在一起抽读时,碰到这样的情形:学习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不能快速、准确地读。他们站起来对着单韵母发愣,或者嘴巴一会儿张一会儿合,不知道这个单韵母从何读起,该怎样读准。

字母儿歌虽然明确告诉了学生单韵母的发音要领,抽读结果却明显表明对中等以及偏下的学生来说,唱儿歌是一回事,读单韵母又是一回事,他们不能灵活运用儿歌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看到单韵母,嘴巴不能马上定型,还在大脑中搜索到底用哪句儿歌,心里默默地背到那首儿歌才能读出单韵母,这远远没达到能马上直呼单韵母的学习要求。

我反思着,儿歌形式下的单韵母教学为什么不能得到普遍性的应用,不能使学生高效掌握单韵母的发音呢?看来这单一的儿歌教学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话:“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那么,这类学生应该选择哪种学习方式呢?低年段学生对记忆材料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以看来进行记忆。于是,我调整教学方式,在这单韵母的复习环节,让学生甩开儿歌的文字表述,直接教学生依着单韵母的形状动动小嘴,用口型拷贝出字母的样子,再根据单韵母的发音特点进行平缓的发音。比如,看见ɑ就要先把嘴巴张大摆成ɑ的样子,看见o就要先把嘴巴摆成圆圆的o的形状再开始发音,看见e就要先把嘴巴摆成扁形再开始发音……动动小嘴拷贝字母再开始发音,学生的嘴型标准了,发音更快,更准,也更熟练了。这种简单快捷的发音方法使单韵母发音教学走向了高效。

二、声母教学——动动身体,搭起字母的形

搭,顾名思义,动起手来搭一搭。与搭积木类似的活动,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玩了,而且是人人都喜欢的一项活动。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副精神地做事情,学与乐不可分。”

根据幼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如果课堂中不让学生动起来,他们会对拼音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式教学,把“搭”引入声母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动动身体,动动脑,找到学习声母的乐趣,增强记忆效果。

教学声母“n”时,我先请两个小朋友来合作摆个pose,一个小朋友立正站直,另一个小朋友伸出双手,手臂稍微有点弧度地搭在他的肩上。我说:“瞧,这像什么呀?”小朋友们马上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说:“像个门洞。”我接着描述:“两个小朋友用身体搭出了一个门洞,这就像声母‘n’(拿出声母卡片)。大家一起读‘n像个门洞nnn。’然后请几位学生走上前来钻门洞演示读“n钻个门洞nnn”。学生在用身体搭字母的活动以及儿歌的朗读中形象地记住了“n”的形状和发音。

有些新旧知识前后有一定的联系,就如声母“m、n”在字形上就有联系,我顺便用新知复习了一下旧知。我请来一个小朋友,让她伸出带有弧度的手臂继续搭在第二个小朋友的肩上:“现在有两个门洞了,这就像声母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m。”形象读:“mm两个门洞mmm。”演示读:“mm钻两个门洞mmm。”这一续搭活动,使前一课声母“m”的学习得到了巩固。

动动身体搭一搭,开启学生人体“搭声母”的智慧大门,给予了学生亲身体验的活动机会,使抽象、单调的声母学习在活动中变得形象而生动,让学生觉得拼音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学习拼音字母的热情高涨。

三、复韵母教学——动动小手,找到字母的朋友

复韵母学习是整个汉语拼音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复韵母的含义,按照教材的解释是“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这一概念是必须要让学生知道的,但倘若在复韵母教学的起始阶段就硬生生地把这么抽象的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反复跟读了几遍也没记住,下一次再问什么是复韵母,还是有学生不会用这概念来解释,所以一年级的学生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洛克曾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做的事情变成一种游戏。”为了巩固复韵母这个知识难点,我把这样轻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游戏歌曲选进了复韵母复习的课堂环节。

游戏设计如下:请6个小朋友分别带上6个单韵母(ɑ、o、e、i、u、ü)的头饰转一圈找朋友,其他学生为他们共唱歌曲《找朋友》,两个单韵母好朋友紧握小手站一起,不能做朋友的两个单韵母仍分开站。歌曲结束后请结对的好朋友出列,老师问:“谁和谁,握握手,变成复韵母?读什么?”学生答:“ɑ和o,握握手,变成复韵母ɑo,ɑo,ɑo。”

游戏中,台上的学生利用所学的复韵母知识争着找朋友,台下的学生抢着发言练读复韵母,完全正确的可以奖励贴纸一枚。台上台下,其乐融融。这就是游戏的魅力,它使课堂充满韵律和节奏,更使一个粗糙的复习环节变得沸腾起来。在游戏中,学生具体地形象地感知了复韵母的组成规律,教师乘机总结归纳复韵母的意义,学生定会印象深刻,易于表达。同时,游戏让学生学以致用,更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了拼音字母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尽兴地玩老师提议的游戏。游戏成为学生努力学好复韵母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复韵母的组成和发音,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鼻韵母教学——动动脑筋,猜猜字母的前缀

前鼻韵母的组成和复韵母的组成有些相似,都是由两个拼音字母组成,我担心学生在两者都学完之后混淆,因此我采用先入为主的记忆方式,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首因效应,让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的认知产生作用,使新认知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上课伊始,我板贴5个前鼻韵母,学生跟读记忆名称;板贴两张空白方块纸片,告诉学生前鼻韵母也是由两个拼音字母组成的,不过这5个前鼻韵母有一个共同点(翻转第二张纸片显示“n”),它们后面都带有一个声母“n”,所以它们尾音都有“n”的音。

做好以上铺垫工作,我就开始猜字母前缀的教学活动了。我只出示天安门的图片,不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口头跟读“ɑn,ɑn天安门的ɑn”,然后提问:“谁来根据自己的发音体会和观察老师的嘴型在单韵母中挑出‘ɑn’的前面的一个字母?”聪慧的学生热情高涨,举手表示自己能猜。我请一位学生从6个单韵母卡片中抽,他抽对了,是“ɑ”,并把卡片贴在“n”的前面,再领读“ɑ和n在一起,ɑn,ɑn,ɑn”。我用同样的方式教完“en、in”。

直接的视觉刺激,让学生先将以“n”为后缀的前鼻韵母的特点深刻记忆在脑海,再结合自己朗读“ɑn”的体会观察口型猜前缀。学生在猜一猜的琢磨中掌握了“ɑn”发音的嘴型变化,再次遇见“ɑn”时就比较容易定好嘴型发准音。这种教学方式比插图儿歌教学更有效果,它能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旧知来学习新知。在新知识的学习中给学生展示自己小本事的平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参与会更加积极。

五、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动动小脚,字母跳起圆圈舞

整体认读音节也是学生拼音学习中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整体认读音节这个概念,即使教过了,下次碰到,有的学生还会犯拼读的错误。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对整体认读音节的理解和记忆,我采用跳圆圈舞的方式来吸引他们。

室内情景演绎:“今天的天气非常好,两个分别带上头饰yu和ɑn的学生来操场上玩。广播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小yu邀请小ɑn挑起了圆圈舞,转着转着,他们粘在了一起,拆也拆不开了,因为他们成了一个新的整体认读音节yuɑn。”教师领着学生再接上一句朗朗上口的自编儿歌:“小yu和小ɑn,跳起舞来粘成yuɑn。”

学生继续利用头饰跳起圆圈舞演一演其他整体认读音节。

最后归类记一记:“zh、ch、sh、r、z、c、s,找来舞伴小阿i,跳起舞来粘成zhi、chi、shi、ri、zi、ci、si。韵母宝宝i、ü、ie、üe、in、ün、inɡ也喜欢跳舞,可是他们没有舞伴,找谁呢?找大y。”学生带着字母头饰一边跳着圆圈舞一边读儿歌:“大y拉着i的手,跳起舞来粘成yi;大y拉着ü的手,摘下墨镜跳起舞来粘成yu……”跳一跳圆圈舞的活动,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配合儿歌读一读,在跳跳读读中,学生记住了这些整体认读音节的直呼特点,还增加了同学间的情谊,使认知和情感得到了发展。

以上几点拼音教学的新“乐”子,我使用于拼音的新授或者复习环节,根据学生的喜好与兴趣以及在学习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动动嘴、动动手、动动脑、动动身体的过程中,学生全身high起来,寓教于乐,在活泼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拼音字母知识,视拼音字母为一串快乐的音符,让这一串音符跳动在心弦,一起弹奏出拼音学习的动人乐章,也为下一阶段的识字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石。

(责编 莫彩凤)

G623.2

A

1007-9068(2015)31-090

猜你喜欢

动动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身体动动,头脑动动,你准备好了吗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单韵母扛声调
动动小手和小脑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图形变变变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