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5-03-02王春梅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王春梅
(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北乡政府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161600)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猪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在猪场常产生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及关节炎,其病原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以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多见败血型、脑膜炎型。
1病因分析
猪苗全靠市场采购,猪苗的免疫接种的质量和可靠性上都不确定,再加上长途贩运等应激因素,仔猪的抵抗力下降,猪苗的发病机会增多。养猪户缺乏消毒意识。链球菌病多发生于仔猪去势时,由于兽医对去势刀具消毒不严,很容易人为造成链球菌病的传播。在猪出栏后未对被污染的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还有部分养猪户在冬季给病猪铺干稻草取暖,病猪会通过尿液排出链球菌,垫草受污染后增加感染。而且病猪与正常猪混群饲养,没有隔离。对猪舍消毒不严,是造成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发病猪排出的分泌物没能够及时处理,让健康的猪接触到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继而发生感染。猪舍防寒保温功能不佳,通风通光效果不良,房舍间距过小,门窗开闭不方便,遇有天气变化不能及时关闭门窗。夏季高温时没有降温装置,致使猪的免疫力下降。舍内空气不流通,新鲜空气少,造成猪舍空气质量差,舍内高温也会加快细菌的增生与病菌的蔓延,致使传染病传播的更快。同时会伴有其他症状的出现,这种情况占夏季病例的50%以上。猪在接种链球菌疫苗后,是不会立即产生抗体的。大约在接种疫苗后10天左右,猪才能产生抗链球菌病的保护性抗体。在克山县调查时其中确诊的猪链球菌病中,有7例发病前未接种过猪链球菌病疫苗,有3例接种疫苗后不久就发病,可见都未掌握好最佳接种时机。
2防治措施
全进全出是猪场饲料管理、控制疾病的核心。要切断猪场的疾病的循环,必须实行全进全出。因为在猪舍内有猪的情况下,始终难以彻底清洁、冲洗和消毒。消毒前最好使用高压水枪将粪便和其他的排泄物彻底冲洗干净。即使当时消毒非常好,但由于病猪或带毒猪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不断向环境中排放病源、污染猪舍、猪栏。下一批进入猪舍后,就可能被这些病原体感染。有些猪场虽然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全进全出设计的,但由于生产方面存在问题,如生长缓慢或有些猪发病,可能在原来的猪舍断续饲养,而病猪或生长缓慢的猪带毒量更高,毒力更强,所以更危险。所以,应该保证猪舍内所有猪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空舍14天至少7天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散养户养猪要坚持自繁自养,猪群的健康会有保障,不会受外来疾病的困扰,获得的利润也比较大。
常用消毒药物有复合酚、碘制剂、氯制剂、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甲醛、酒精、碘酒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猪舍空出时,应进行全面打扫,并用高压水枪或火焰喷射器对猪舍进行冲刷或火焰灭菌,然后用消毒剂喷洒或熏蒸,密闭1~2天。清洗猪舍后用49%菌毒敌配成1:100溶液喷洒猪舍及用具,每3 天 1次,连用4次。也可用菌苗进行免疫预防。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经常进行带猪消毒,水应保持清洁,垫草经常更换,仔猪去势时应注意防止感染,注意去势用品的消毒,还应注意防疫鼠害。
免疫注射时,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由于链球菌繁殖速度快,治疗时应坚持每日2次用药,药量足,切不可打两针见体温正常就停药。目前我国生产的疫苗有猪链球菌苗,其用法是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猪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5mL(浓缩苗为3mL),免疫期4~6个月,采用此方菌株制成多价灭活菌苗,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效果更好。猪链球菌苗每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长时间低剂量摄入抗生素,可以削弱胃肠内有害微生物,抑制、杀死致病菌,增强抗病能力,可以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从而加快增重速率。为此,一些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可能在饲料中添抗生素。研究表明,对猪长期使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将会加速耐药细菌出现,会使猪的抵抗力变差,细菌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时加大用药剂量,抗生素残留也更多,形成恶性循环。